精英家教網 > 初中數學 > 題目詳情
如圖,已知矩形,在BC上取兩點E,F(E在F左邊),以EF為邊作等邊三角形PEF,使頂點P在AD上,PE,PF分別交AC于點G,H.
(1)求△PEF的邊長;
(2)在不添加輔助線的情況下,當F與C不重合時,先直接判斷△APH與△CFH是如下關系中的哪一種:然后證明你的判斷.
①△APH與△CFH全等;
②△APH與△CFH相似;
③△APH與△CFH成中心對稱;
④△APH與△CFH成軸對稱;
(3)若△PEF的邊EF在線段BC上移動.試猜想:PH與BE有何數量關系?并證明你猜想的結論.

【答案】分析:(1)△PEF的高等于矩形的長,過P作PQ⊥BC于Q,利用三角函數即可求解;
(2)根據AD∥BC即可證明兩個三角形相似;
(3)根據等角對等邊即可證明FC=FH,根據PH+FH=2,BE+EF+FC=3即可求解.
解答:解:(1)過P作PQ⊥BC于Q
∵矩形ABCD∴∠B=90°,即AB⊥BC,又AD∥BC∴
∵△PEF是等邊三角形∴∠PFQ=60°在Rt△PQF中,∴PF=2∴△PEF的邊長為2. (4分)

(2)判斷:△APH∽△CFH∵矩形ABCD∴AD∥BC∴∠2=∠1
又∵∠3=∠4,∴△APH∽△CFH (9分)

(3)猜想:PH與BE的數量關系是:PH-BE=1
證法一:在Rt△ABC中,
∴∠1=30°,∵△PEF是等邊三角形,∴∠2=60°,PF=EF=2,∵∠2=∠1+∠3,∴∠3=30°
∴∠1=∠3,∴FC=FH,∵PH+FH=2,BE+EF+FC=3,∴PH-BE=1

證法二:在Rt△ABC中,,∴
∴∠1=30°∵△PEF是等邊三角形,PE=2,∴∠2=∠4=∠5=60°,∴∠6=90°
在Rt△CEG中,∠1=30°,∴,即
在Rt△PGH中,∠7=30°,∴,∴,∴PH-BE=1
證法三:在Rt△ABC中,,∴
AC2=AB2+BC2,∴,∵△PEF是等邊三角形,∴∠4=∠5=60°
∴∠6=∠8=90°,∴△EGC∽△PGH,∴,∴
①∵∠1=∠1,∠B=∠6=90°,∴△CEG∽△CAB,∴,即,∴
②把②代入①得,,∴PH-BE=1 (14分)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等邊三角形的計算,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等腰三角形的計算可以通過作高線轉化為直角三角形的計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矩形ABCD在直線l的上方,BC在直線l上,AB=a,AD=b(a、b為常數),E是BC上精英家教網的一動點(不含端點B、C),以AE為邊在直線l的上方作矩形AEFG,使頂點G恰好落在射線CD上.
(1)求證:△ADG∽△ABE;
(2)過F作FH⊥l,求證:△ADG≌△EHF;
(3)連接FC,判斷當點E由B向C運動時,∠FCH的大小是否總保持不變?若∠FCH的大小不變,請用含a、b的代數式表示tan∠FCH的值;若∠FCH的大小發(fā)生改變,請舉例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已知矩形數學公式,在BC上取兩點E,F(E在F左邊),以EF為邊作等邊三角形PEF,使頂點P在AD上,PE,PF分別交AC于點G,H.
(1)求△PEF的邊長;
(2)求證:數學公式;
(3)若△PEF的邊EF在線段BC上移動.試猜想:PH與BE有何數量關系?并證明你猜想的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已知矩形ABCD在直線l的上方,BC在直線l上,AB=a,AD=b(a、b為常數),E是BC上的一動點(不含端點B、C),以AE為邊在直線l的上方作矩形AEFG,使頂點G恰好落在射線CD上.
(1)求證:△ADG∽△ABE;
(2)過F作FH⊥l,求證:△ADG≌△EHF;
(3)連接FC,判斷當點E由B向C運動時,∠FCH的大小是否總保持不變?若∠FCH的大小不變,請用含a、b的代數式表示tan∠FCH的值;若∠FCH的大小發(fā)生改變,請舉例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十五中中考數學模擬試卷(3月份)(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已知矩形ABCD在直線l的上方,BC在直線l上,AB=a,AD=b(a、b為常數),E是BC上的一動點(不含端點B、C),以AE為邊在直線l的上方作矩形AEFG,使頂點G恰好落在射線CD上.
(1)求證:△ADG∽△ABE;
(2)過F作FH⊥l,求證:△ADG≌△EHF;
(3)連接FC,判斷當點E由B向C運動時,∠FCH的大小是否總保持不變?若∠FCH的大小不變,請用含a、b的代數式表示tan∠FCH的值;若∠FCH的大小發(fā)生改變,請舉例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