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腰△ABC中,∠ACB=90°,且AC=1.過點C作直線l∥AB,P為直線l上一點,且AP=AB.則點P到BC所在直線的距離是


  1. A.
    1
  2. B.
    1或數(shù)學公式
  3. C.
    1或數(shù)學公式
  4. D.
    數(shù)學公式數(shù)學公式
D
分析:如圖,延長AC,做PD⊥BC交點為D,PE⊥AC,交點為E,可得四邊形CDPE是正方形,則CD=DP=PE=EC;等腰Rt△ABC中,∠C=90°,AC=1,所以,可求出AC=1,AB=,又AB=AP;所以,在直角△AEP中,可運用勾股定理求得DP的長即為點P到BC的距離.
解答:①如圖,延長AC,做PD⊥BC交點為D,PE⊥AC,交點為E,
∵CP∥AB,
∴∠PCD=∠CBA=45°,
∴四邊形CDPE是正方形,
則CD=DP=PE=EC,
∵在等腰直角△ABC中,AC=BC=1,AB=AP,
∴AB==
∴AP=;
∴在直角△AEP中,(1+EC)2+EP2=AP2
∴(1+DP)2+DP2=(2,
解得,DP=;
②如圖,延長BC,作PD⊥BC,交點為D,延長CA,作PE⊥CA于點E,
同理可證,四邊形CDPE是正方形,
∴CD=DP=PE=EC,
同理可得,在直角△AEP中,(EC-1)2+EP2=AP2,
∴(PD-1)2+PD2=(2,
解得,PD=;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運用,通過添加輔助線,可將問題轉(zhuǎn)化到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解答;考查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8、如圖所示,在等腰△ABC中,點D是BC的中點,DE⊥AB,DF⊥AC,垂足分別為E、F,圖中有幾對全等三角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閘北區(qū)二模)如圖,在等腰△ABC中,底邊BC的中點是點D,底角的正切值是
1
3
,將該等腰三角形繞其腰AC上的中點M旋轉(zhuǎn),使旋轉(zhuǎn)后的點D與A重合,得到△A′B′C′,如果旋轉(zhuǎn)后的底邊B′C′與BC交于點N,那么∠ANB的正切值等于
3
4
3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在等腰△ABC中,AB=AC,∠A=80°,則一腰上的高CD與底邊BC的夾角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等腰△ABC中,AB=AC=10cm,直線DE垂直平分AB,分別交AB、AC于D、E兩點.若BC=8cm,則△BCE的周長是
18
18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等腰△ABC中,∠ABC=90°,D為底邊AC中點,過D點作DE⊥DF,交AB于E,交BC于F.若AE=12,F(xiàn)C=5,
(1)試說明DE=DF;
(2)求EF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