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題.

如下3個圖形中,長方形的長都為4cm,寬都為2cm.先通過計算,然后判斷3個圖形中灰色部分面積的大小有什么關(guān)系(p 取3.14)?

答案:相等
解析:

三個圖形灰色部分的面積相等,都為1.72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50、統(tǒng)計解答題:
(Ⅰ)為了了解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情況,學校對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diào)查,其中一個問題是“你平均每天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是多少”,共有4個選項:
A、1.5小時以上;B、1~1.5小時;C、0.5-1小時;D、0.5小時以下.
圖1、2是根據(jù)調(diào)查結(jié)果繪制的兩幅不完整的統(tǒng)計圖,請你根據(jù)統(tǒng)計圖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問題:
(1)本次一共調(diào)查了多少名學生?
(2)在圖1中將選項B的部分補充完整;
(3)若該校有3000名學生,你估計全?赡苡卸嗌倜麑W生平均每天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在0.5小時以下.

(Ⅱ)某城市開設了“百姓熱線電話”,已知該城市在一周內(nèi)接到的熱線電話記錄如下:百姓菜籃子問題15%,道路交通問題20%,環(huán)境保護問題35%,建議與表揚15%,機關(guān)作風投訴10%,其它問題5%.
(1)請你設計一張表格,簡明地表達上面的信息;
(2)請你把上述信息繪制成一個統(tǒng)計圖;
(3)通過各類電話的比較,簡單說說你對該城市的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并解決后面的問題:

   ★ 閱讀材料:

   (1) 等高線概念:在地圖上,我們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點連成的閉合曲線叫等高線。

     例如,如圖1,把海拔高度是50米、100米、150米的點分別連接起來,就分別形成50米、100米、150米三條等高線。

   (2) 利用等高線地形圖求坡度的步驟如下:(如圖2)

 步驟一:根據(jù)兩點A、B所在的等高線地形圖,分別讀出點A、B的高度;A、B兩點

     的鉛直距離=點A、B的高度差;

 步驟二:量出AB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的距離為d個單位,若等高線地形圖的比例尺為

     1:n,則A、B兩點的水平距離=dn;

  步驟三:AB的坡度==;

   ★請按照下列求解過程完成填空,并把所得結(jié)果直接寫在答題卡上。

某中學學生小明和小丁生活在山城,如圖3(示意圖),小明每天上學從家A經(jīng)過B沿著公路AB、BP到學校P,小丁每天上學從家C沿著公路CP到學校P。該山城等高線地形圖的比例尺為1:50000,在等高線地形圖上量得AB=1.8厘米,BP=3.6厘米,CP=4.2厘米。

 (1) 分別求出AB、BP、CP的坡度(同一段路中間坡度的微小變化忽略不計);

 (2) 若他們早晨7點同時步行從家出發(fā),中途不停留,誰先到學校?(假設當坡度在之間時,小明和小丁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約為1.3米/秒;當坡度在之間時,小明和小丁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約為1米/秒)

 解:(1) AB的水平距離=1.8´50000=90000(厘米)=900(米),AB的坡度==;

      BP的水平距離=3.6´50000=180000(厘米)=1800(米),BP的坡度==;

            CP的水平距離=4.2´50000=210000(厘米)=2100(米),CP的坡度=   j   ;

 (2) 因為<<,所以小明在路段AB、BP上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約為1.3米/秒。 因為  k   ,所以小丁在路段CP上步行的平均速度約為   l   米/秒,斜坡 AB的距離=»906(米),斜坡BP的距離=»1811(米),斜 坡CP的距離=»2121(米),所以小明從家到學校的時間==2090(秒)。

小丁從家到學校的時間約為  m   秒。因此,   n   先到學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并解決后面的問題:
★閱讀材料:
(1) 等高線概念:在地圖上,我們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點連成的閉合曲線叫等高線。
例如,如圖1,把海拔高度是50米、100米、150米的點分別連接起來,就分別形成50米、100米、150米三條等高線。
(2) 利用等高線地形圖求坡度的步驟如下:(如圖2)
步驟一:根據(jù)兩點A、B所在的等高線地形圖,分別讀出點A、B的高度;A、B兩點
的鉛直距離=點A、B的高度差;
步驟二:量出AB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的距離為d個單位,若等高線地形圖的比例尺為
1:n,則A、B兩點的水平距離=dn;
步驟三:AB的坡度==;

★請按照下列求解過程完成填空,并把所得結(jié)果直接寫在答題卡上。
某中學學生小明和小丁生活在山城,如圖3(示意圖),小明每天上學從家A經(jīng)過B沿著公路AB、BP到學校P,小丁每天上學從家C沿著公路CP到學校P。該山城等高線地形圖的比例尺為1:50000,在等高線地形圖上量得AB=1.8厘米,BP=3.6厘米,CP=4.2厘米。
(1) 分別求出AB、BP、CP的坡度(同一段路中間坡度的微小變化忽略不計);
(2) 若他們早晨7點同時步行從家出發(fā),中途不停留,誰先到學校?(假設當坡度在之間時,小明和小丁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約為1.3米/秒;當坡度在之間時,小明和小丁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約為1米/秒)
解:(1) AB的水平距離=1.8´50000=90000(厘米)=900(米),AB的坡度==;
BP的水平距離=3.6´50000=180000(厘米)=1800(米),BP的坡度==;
CP的水平距離=4.2´50000=210000(厘米)=2100(米),CP的坡度="  " j  ;
(2) 因為<<,所以小明在路段AB、BP上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約為1.3米/秒。 因為 k  ,所以小丁在路段CP上步行的平均速度約為  l  米/秒,斜坡 AB的距離=»906(米),斜坡BP的距離=»1811(米),斜 坡CP的距離=»2121(米),所以小明從家到學校的時間==2090(秒)。
小丁從家到學校的時間約為  m  秒。因此,  n  先到學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高級中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數(shù)學卷(湖北荊州) 題型:解答題

閱讀下列材料,并解決后面的問題:
★閱讀材料:
(1) 等高線概念:在地圖上,我們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點連成的閉合曲線叫等高線。
例如,如圖1,把海拔高度是50米、100米、150米的點分別連接起來,就分別形成50米、100米、150米三條等高線。
(2) 利用等高線地形圖求坡度的步驟如下:(如圖2)
步驟一:根據(jù)兩點A、B所在的等高線地形圖,分別讀出點A、B的高度;A、B兩點
的鉛直距離=點A、B的高度差;
步驟二:量出AB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的距離為d個單位,若等高線地形圖的比例尺為
1:n,則A、B兩點的水平距離=dn;
步驟三:AB的坡度==;

★請按照下列求解過程完成填空,并把所得結(jié)果直接寫在答題卡上。
某中學學生小明和小丁生活在山城,如圖3(示意圖),小明每天上學從家A經(jīng)過B沿著公路AB、BP到學校P,小丁每天上學從家C沿著公路CP到學校P。該山城等高線地形圖的比例尺為1:50000,在等高線地形圖上量得AB=1.8厘米,BP=3.6厘米,CP=4.2厘米。
(1) 分別求出AB、BP、CP的坡度(同一段路中間坡度的微小變化忽略不計);
(2) 若他們早晨7點同時步行從家出發(fā),中途不停留,誰先到學校?(假設當坡度在之間時,小明和小丁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約為1.3米/秒;當坡度在之間時,小明和小丁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約為1米/秒)
解:(1) AB的水平距離=1.8´50000=90000(厘米)=900(米),AB的坡度==
BP的水平距離=3.6´50000=180000(厘米)=1800(米),BP的坡度==;
CP的水平距離=4.2´50000=210000(厘米)=2100(米),CP的坡度="  " j  ;
(2) 因為<<,所以小明在路段AB、BP上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約為1.3米/秒。 因為 k  ,所以小丁在路段CP上步行的平均速度約為  l  米/秒,斜坡 AB的距離=»906(米),斜坡BP的距離=»1811(米),斜 坡CP的距離=»2121(米),所以小明從家到學校的時間==2090(秒)。
小丁從家到學校的時間約為  m  秒。因此,  n  先到學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高級中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數(shù)學卷(湖北荊州) 題型:解答題

閱讀下列材料,并解決后面的問題:

   ★ 閱讀材料:

   (1) 等高線概念:在地圖上,我們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點連成的閉合曲線叫等高線。

      例如,如圖1,把海拔高度是50米、100米、150米的點分別連接起來,就分別形成50米、100米、150米三條等高線。

   (2) 利用等高線地形圖求坡度的步驟如下:(如圖2)

 步驟一:根據(jù)兩點A、B所在的等高線地形圖,分別讀出點A、B的高度;A、B兩點

      的鉛直距離=點A、B的高度差;

 步驟二:量出AB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的距離為d個單位,若等高線地形圖的比例尺為

      1:n,則A、B兩點的水平距離=dn;

  步驟三:AB的坡度==;

   ★請按照下列求解過程完成填空,并把所得結(jié)果直接寫在答題卡上。

某中學學生小明和小丁生活在山城,如圖3(示意圖),小明每天上學從家A經(jīng)過B沿著公路AB、BP到學校P,小丁每天上學從家C沿著公路CP到學校P。該山城等高線地形圖的比例尺為1:50000,在等高線地形圖上量得AB=1.8厘米,BP=3.6厘米,CP=4.2厘米。

 (1) 分別求出AB、BP、CP的坡度(同一段路中間坡度的微小變化忽略不計);

 (2) 若他們早晨7點同時步行從家出發(fā),中途不停留,誰先到學校?(假設當坡度在之間時,小明和小丁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約為1.3米/秒;當坡度在之間時,小明和小丁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約為1米/秒)

 解:(1) AB的水平距離=1.8´50000=90000(厘米)=900(米),AB的坡度==

       BP的水平距離=3.6´50000=180000(厘米)=1800(米),BP的坡度==;

             CP的水平距離=4.2´50000=210000(厘米)=2100(米),CP的坡度=   j   ;

 (2) 因為<<,所以小明在路段AB、BP上步行的平均速度均約為1.3米/秒。 因為  k   ,所以小丁在路段CP上步行的平均速度約為   l   米/秒,斜坡 AB的距離=»906(米),斜坡BP的距離=»1811(米),斜 坡CP的距離=»2121(米),所以小明從家到學校的時間==2090(秒)。

小丁從家到學校的時間約為   m   秒。因此,   n   先到學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