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11692  111700  111706  111710  111716  111718  111722  111728  111730  111736  111742  111746  111748  111752  111758  111760  111766  111770  111772  111776  111778  111782  111784  111786  111787  111788  111790  111791  111792  111794  111796  111800  111802  111806  111808  111812  111818  111820  111826  111830  111832  111836  111842  111848  111850  111856  111860  111862  111868  111872  111878  111886  366461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在 Rt△ABC中,∠ACB=90°,D是AB 邊上的一點,以BD為直徑的⊙O與邊 AC 相切于點E,連接DE并延長,與BC的延長線交于點 F .

【小題1】求證: DE=FE
【小題2】若 BC=3,AD=2,求 BF 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2年3月1日,張老師就本班學生對心理健康知識的了解程度進行了一次調查統(tǒng)計,下圖是他采集數據后繪制的兩幅不完整的統(tǒng)計圖(A:不了解,B:一般了解,C:了解較多,D:熟悉).請你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問題:

【小題1】求該班共有多少名學生;
【小題2】在條形統(tǒng)計圖中,將表示“一般了解”的部分補充完整;
【小題3】在扇形統(tǒng)計圖中,計算出“了解較多”部分所對應的圓心角的度數;
【小題4】從該班中任選一人,其對心理健康知識的了解程度為“了解較多”或者“熟悉”的概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ABC的頂點坐標分別為A(3,6)、B(1,3) 、C(4,2).

【小題1】直接寫出點B關于x 軸對稱的點B1的坐標是        
【小題2】直接寫出以A、B、C為頂點的平行四邊形ABCD的第四個頂點D的坐標是      ;
【小題3】將△ABC繞C點順時針旋轉90°,得△A1B2C,在圖上畫出△A1B2C,并標出頂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已知矩形紙片ABCD中,AB=2,BC=3.
操作:將矩形紙片沿EF折疊,使點B落在邊CD上.
【小題1】如圖1,若點B與點D重合,你認為△EDA1和△FDC全等嗎?如果全等,請給出證明,如果不全等,請說明理由
【小題2】如圖2,若點B與CD的中點重合,請你判斷△FCB1、△B1DG和△EA1G之間的關系,如果全等,只需寫出結果,如果相似,請寫出結果和相應的相似比
【小題3】如圖2,請你探索,當點B落在CD邊上何處,即B1C的長度為多少時,△FCB1與△B1DG全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已知拋物線y=ax2+bx+c經過O(0,0),A(4,0),B(3,3)三點,連接AB,過點B作BC∥軸交拋物線于點C.動點E、F分別從O、A兩點同時出發(fā),其中點E沿線段OA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A點運動,點F沿折線A→B→C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C點運動,動點E、F有一個點到達目的點即停止全部運動.設動點運動的時間為t(秒).

【小題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
【小題2】記△EFA的面積為S,求S關于t的函數關系式,并求S的最大值;
【小題3】是否存在這樣的t值,使△EFA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此時點E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計算錯誤的是(   )
A.2m + 3n=5mn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是一個由多個相同小正方體堆積而成的幾何體的俯視圖.圖中所示數字為該位置小正方體的個數,則這個幾何體的主視圖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比較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
(甲)
順昌好為德于鄉(xiāng),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輒為所司陳說;以故士民德順昌甚。及聞逮者至,眾咸憤怒,號冤者塞道。至開讀日,不期而集者萬人。咸執(zhí)香為周吏部乞命。諸生文震亨、楊廷樞、王節(jié)、劉羽翰等前謁一鷺及巡按御史徐吉,請以民情上聞。旗尉厲聲罵曰:“東廠逮人,鼠輩敢爾!”大呼:“囚安在?”手擲鋃鐺于地,聲瑯然。眾益憤曰:“始吾以為天子命,乃東廠耶!”蜂擁大呼,勢如山崩。旗尉東西竄,眾縱橫毆擊,斃一人,余負重傷,逾垣走。一鷺飛章告變。東廠刺事者言吳人盡反,謀斷水道,劫漕舟。忠賢大懼。已而一鷺言縛得倡亂者顏佩韋、馬杰、沈揚、楊念如、周文元等,亂已定,忠賢乃安。然自是緹騎不出國門矣。 (《明史•周順昌傳》)
(乙)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斂貲財以送其行,哭聲震動天地。緹騎按劍而前,問:“誰為哀者?”眾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毛一鷺,公之逮所由使也。吳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曰顏佩韋、楊念如、馬杰、沈揚、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記》)
【小題1】下列各項中能表現(xiàn)“士民德順昌甚”的一組是(3分)
①眾咸憤怒,號冤者塞道       ②咸執(zhí)香為周吏部乞命 ③請以民情上聞 
④始吾以為天子命,乃東廠耶!  ⑤謀斷水道,劫漕舟   ⑥斂貲財以送其行
A.①②④B.②③⑥
C.①③⑤D.④⑤⑥
【小題2】對上面兩段文字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甲文從“士民德順昌甚”的角度,詳細地寫出蘇州市民斗爭的全過程,如“眾咸憤怒”,“咸執(zhí)香為周吏部乞命”,“眾益憤”,“眾縱橫歐擊”等,而乙文只寫“眾不能堪”。
B.甲文著力渲染市民抗暴的聲威,如“蜂擁大呼,勢如山崩”,旗尉在群眾歐擊下,“東西竄”、“斃一人”,“余負重傷,逾垣走”,而乙文只寫“抶而仆之”,“噪而相逐”。
C.兩文詳略的不同是因為一為傳記,為周順昌立傳,突出周順昌的品德及蘇州市民對周順昌的感戴;一為碑記,為五義士樹碑立傳,突出五人死義的經過。
D.兩段文字都運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例如甲文中“旗尉東西竄”“逾垣走”“自是緹騎不出國門”和乙文中“中丞匿于溷藩以免”等都側面表現(xiàn)了閹黨及其走狗的色厲內荏。
【小題3】.翻譯下列文言句子(12分)
(1)及聞逮者至,眾咸憤怒,號冤者塞道。(3分)
(2)旗尉東西竄,眾縱橫毆擊,斃一人,余負重傷,逾垣走。(3分)
(3)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斂貲財以送其行。(3分)
(4)吳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張克戩,字德祥,侍中耆曾孫也。第進士,歷河間令,知吳縣。吳為浙劇邑,民喜爭,大姓怙勢持官府。為令者踵故抑首,務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藨煲徊靡苑ǎ榛翚。使者以狀聞,召拜衛(wèi)尉丞。初,克戩從弟克公為御史,劾蔡京。京再輔政,修怨于張氏,以微事黜克戩。
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十二月,金兵犯河東,圍太原。太原距汾二百里,遣將銀朱孛堇來攻,縱兵四掠?藨飚吜从。燕人先內附在城下者數十,陰結黨欲為內應,悉收斬之。數選勁卒撓敵營,出不意焚其柵,敵懼引去。論功加直秘閣。
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復逼城。戍將麻世堅中夜斬關出,通判韓琥相繼亡,克戩召令兵民曰:“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然義不忍負國家、辱父祖,愿與此城終始以明吾節(jié),諸君其自為謀!苯云荒苎鲆暎o而對曰:“公父母也,愿盡死聽命。”乃益厲兵儆守。賊至,身帥將士披甲登陴(陴:城墻),雖屢卻敵而援師訖不至。金兵破平遙,平遙為汾大邑,久與賊抗,既先陷,又脅降介休、孝義諸縣,據州南二十村,作攻城器具。兩遣使持書諭克戩,焚不啟。具述危苦之狀,募士間道言之朝,不報。十月朔,金益萬騎來攻愈急。有十人唱為降語,斬以徇。諸酋列城下,克戩臨罵極口,炮中一酋,立斃。度不得免,手草遺表及與妻子遺書,縋州兵持抵京師。明日,金兵從西北隅入,殺都監(jiān)賈亶,克戩猶帥眾巷戰(zhàn)。金人募生致之。克戩歸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決,一家死者八人。金將奉其尸禮葬于后園,羅拜設祭,為立廟。事聞,詔贈延康殿學士,贈銀三百兩、絹五百匹,表揭閭里。紹興中,謚忠確。
(選自《宋史》)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大姓勢持官府怙:依仗、憑借
B.結黨欲為內應陰:陰謀
C.愿與此城終始以明吾節(jié)終始:偏義復詞,到最后
D.焚香向拜舞南向:面對南方
【小題2】下列句子分編為四組,全都從正面說明張克戩為人剛直、視死如歸品質的一組是(    )
①克戩一裁以法,奸猾屏氣。     ②克戩從弟克公為御史,劾蔡京。  
③義不忍負國家、辱父祖。        ④皆泣不能仰視。
⑤克戩歸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決。⑥葬于后園,羅拜設祭,為立廟。
A.①③⑤B.②④⑥C.④⑤⑥D.①②③
【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張克戩擔任吳縣縣令期間,一改過去縣令明哲保身的為官之道,依靠法律制裁了向來飛揚跋扈的當地大姓豪富,得到朝廷認可,被授予衛(wèi)尉丞官職。
B.張克戩知汾州期間,金兵包圍了太原,并派將領銀朱孛堇來攻打汾州。張克戩盡全力抵御敵人,先殺了城里的內應;然后出奇兵擾亂敵人,燒毀敵人營寨的柵欄,敵人畏懼退去。
C.在太原被圍、汾州危急的情況下,張克戩身先士卒,拼死抵抗,金兵暗中派遣使臣送勸降書,張克戩看都沒看,就焚燒了書信。
D.張克戩在保城無望的情況下,給朝廷寫了上表給家人留了遺書,城破后穿朝服自殺身亡。張克戩死后,金人很佩服他,將他禮葬于后園,并拜祭致禮,為他立廟。
【小題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京再輔政,修怨于張氏,以微事黜克戩。(3分)
(2)賊至,身帥將士披甲登陴,雖屢卻敵而援師訖不至。(3分)
(3)度不得免,手草遺表及與妻子遺書,縋州兵持抵京師。(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19分)
張南垣傳   【清】吳偉業(yè)
張南垣名漣,南垣其字,華亭人,徙秀州,又為秀州人。少學畫,好寫人像,兼通山水,遂以其意壘石,故他藝不甚著,其壘石最工,在他人為之莫能及也。
君為人肥而短黑,性滑稽,好舉里巷諧媟為撫掌之資;蜿愓Z舊聞,反以此受人啁弄,亦不顧也。與人交,好談人之善,不擇高下,能安異同,以此游于江南諸郡者五十余年。自華亭、秀州外,于白門、于金沙、于海虞、于婁東、于鹿城,所過必數月。其所為園,則李工部之橫云、虞觀察之予園、王奉常之樂郊、錢宗伯之拂水、吳吏部之竹亭為最著。經營粉本,高下濃淡,早有成法。初立土山,樹石未添,巖壑已具,隨皴隨改,煙云渲染,補入無痕。即一花一竹,疏密欹斜,妙得俯仰。山未成,先思著屋,屋未就,又思其中之所施設,窗欞幾榻,不事雕飾,雅合自然。主人解事者,君不受促迫,次第結構,其或任情自用,不得已骫骳曲折,后有過者,輒嘆息曰:“此必非南垣意也!
君為此技既久,土石草樹,咸能識其性情。每創(chuàng)手之日,亂石林立,或臥或倚,君躊躇四顧,正勢側峰,橫支豎理,皆默識在心,借成眾手。常高坐一室,與客談笑,呼役夫曰:“某樹下某石可置某處!蹦坎晦D視,手不再指,若金在冶,不假斧鑿。甚至施竿結頂,懸而下縋,尺寸勿爽,觀者以此服其能矣。人有學其術者,以為曲折變化,此君生平之所長,盡其心力以求仿佛,初見或似,久觀輒非。而君獨規(guī)模大勢使人于數日之內尋丈之間落落難合及其既就則天墮地出得未曾有。曾于友人齋前作荊、關老筆,對峙平墄(臺階的梯級),已過五尋,不作一折,忽于其顛,將數石盤互得勢,則全體飛動,蒼然不群。所謂他人為之莫能及者,蓋以此也。
君有四子,能傳父術。晚歲辭涿鹿相國之聘,遣其仲子行,退老于鴛湖之側,結廬三楹。余過之謂余曰:“自吾以此術游江以南也,數十年來,名園別墅易其故主者,比比多矣。蕩于兵火,沒于荊榛,奇花異石,他人輦取以去,吾仍為之營置者,輒數見焉。吾懼石之不足留吾名,而欲得子文以傳之也。”余曰:“柳宗元為《梓人傳》,謂有得于經國治民之旨。今觀張君之術,雖庖丁解牛,公輸刻鵠,無以復過,其藝而合于道者歟!君子不作無益,穿池筑臺,《春秋》所戒,而王公貴人,歌舞般樂,侈欲傷財,獨此為耳目之觀,稍有合于清凈。且張君因深就高,合自然,惜人力,此學愚公之術而變焉者也,其可傳也已!弊鳌稄埬显珎鳌。(有刪節(jié))
注:①諧媟(xiè):詼諧不恭敬。②粉本:建筑物的草圖。③皴(cūn):中國畫技法之一,涂出物體紋理或陰陽向背。④骫骳(wěibèi):曲折委婉。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好舉里巷諧媟以為撫掌之資撫掌:拍手,表示高興。
B.經營粉本,高下濃淡經營:經度營造
C.不事雕飾,合自然雅:文雅
D.尺寸勿爽:差錯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盡其心力求仿佛趙王豈一璧之故欺秦邪
B.則李工部橫云二蟲,又何知
C.輒數見吳之民方痛心
D.人交,好談人之善始可言《詩》已矣
【小題3】下列對原文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本文所記述的張南垣尤擅長壘石造山,具有山水畫的意境,構思巧妙,師法自然。
B.本文例舉了張南垣所建造園林的代表作及其建造過程,說明他的建造風格,并指出他的技藝符合園林建造的規(guī)律。
C.本文還描寫了張南垣的外貌性格,因為生得黑而矮胖,又喜歡拿街頭巷尾荒唐不經的傳說作為談笑的資料,所以他自己也常常被人調笑耍弄,但他從不與人計較。
D.全文語言流暢工麗,結構嚴謹,寫人狀物,如在目前。
【小題4】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而 君 獨 規(guī) 模 大 勢 使 人 于 數 日 之 內 尋 丈 之 間 落 落 難 合 及 其 既 就 則 天 墮 地 出 得 未 曾 有
【小題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1)所謂他人為之莫能及者,蓋以此也。(3分)
(2)自吾以此術游江以南也,數十年來,名園別墅易其故主者,比比多矣。(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