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質熔化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
(1)實驗中,在記錄加熱時間的同時還需觀察記錄的現(xiàn)象有_____,_____.
(2)實驗中通過水對試管加熱,而不是直接加熱試管,目的是_____.
(3)實驗中每隔一分鐘記錄一次物質的溫度及對應狀態(tài),并記錄數(shù)據,作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圖像,如圖乙所示.由圖像可知: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_____熱量,溫度_____,該物質是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4)圖丙為探究冰熔化特點的實驗裝置,圖丁為觀察“碘錘”中的物態(tài)變化實驗裝置.已知標準大氣壓下,冰和碘的熔點分別是0℃和113.5℃.對比兩實驗有以下判斷:(1)冰和碘都經歷了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2)冰和碘在物態(tài)變化過程中都需要吸收熱量.這兩個判斷_____.
A.只有(1)正確 B.只有(2)正確 C.都正確 D.都錯誤
【答案】溫度 狀態(tài) 受熱均勻 吸收 不變 晶體 B
【解析】
(1)[1][2]在“探究物質熔化規(guī)律”的實驗中,在記錄加熱時間的同時還需觀察記錄的現(xiàn)象有溫度的變化和狀態(tài)的變化;
(2)[3]將裝有固體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固體受熱比較均勻,并且溫度變化比較慢,便于記錄實驗溫度;
(3)[4][5][6]由圖乙可知,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故該物質是晶體;
(4)[7]丙圖中試管中的冰放在裝水的燒杯中,冰會在試管內吸熱熔化;丁圖中酒精燈給“碘錘”中固態(tài)碘加熱,實驗采用的是水浴加熱的方法,碘的溫度達不到其熔點,所以不存在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但加熱過程中碘也在吸收熱量.故B項符合題意,ACD項不符合題意.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把一塊薄玻璃板按如圖所示方式以球形割面切開,成為2個薄透鏡,然后沿主軸分開一定的距離,如果一束平行光沿主軸投射到1個透鏡上,則( )
A.無論平行光是從哪邊入射,經過2個透鏡折射后仍是平行光
B.平行光從右邊入射,經過2個透鏡折射后一定是會聚光束
C.平行光從右邊入射,經過2個透鏡折射后可能是會聚光束,也可能是發(fā)散光束
D.平行光從左邊入射,經過2個透鏡折射后可能是會聚光束,也可能是發(fā)散光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如甲圖所示,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凸透鏡的焦距f= ____________ cm.
(2)如乙圖所示,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質是倒立 ____________ 的實像.在放大鏡、照相機和投影儀中,成像原理與其相同的是 ____________ ;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為光在光屏上發(fā)生了 ____________ 反射.
(3)小明將點燃的蠟燭放在某處,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中心只能看到一個大小不變的圓形光斑,你認為可能出現(xiàn)的原因應該是 ____________ .
(4)當燭焰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一實像時,小明用不透明的紙擋住透鏡上半部分,則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____________ (完整/不完整)的,像的明暗將 ____________ (變亮/變暗/不變).
(5)如圖丙所示,保持蠟燭的位置不變,移動透鏡至圖丙所示刻度線處,則人眼應該在圖中 ____________ (A/B/C)處且朝著相應方向,才能觀察到燭焰的像.
(6)圖丁中,點燃蠟燭,經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縮小的實像.然后,在燭焰和凸透鏡之間放一副近視眼鏡,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近視眼鏡的鏡片為 ____________ (凹/凸)透鏡.不改變眼鏡和透鏡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呈現(xiàn)清晰的像,可以進行的操作是:將光屏 ____________ (靠近/遠離)透鏡適當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密封的錘形玻璃泡內裝有少量碘顆粒。為了能很快的觀察到碘的升華現(xiàn)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熱方式合適的是(碘的熔點是113.7℃,酒精燈外焰的溫度約為800℃)
A. 浸入開水中
B. 用酒精燈外焰加熱
C. 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D. 至于常溫下的空氣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將一束太陽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鏡上,在棱鏡后側光屏上的AB范圍內觀察到不同顏色的光,則
A.A處為紅光,自上而下會出現(xiàn)一條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帶
B.將溫度計放到AB范圍A處的外側,溫度計示數(shù)不會變化
C.將涂有熒光物質的紙條放到AB范圍B處的外側,熒光物質發(fā)光
D.如果把一張綠紙貼在白屏上,則在綠紙上看到除綠光外的其他顏色的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學會測量是科學探究的基本技能,下列測量儀器你“會認”、“會讀”嗎?
圖1中物體的長度是______cm.圖2中儀表的示數(shù)為______,圖3中秒表的讀數(shù)為______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觀看交響樂隊演奏的過程中,小華發(fā)現(xiàn)同屬于管樂器的圓號、小號、長號、大號發(fā)出聲音的高低各不相同,他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管樂器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管內空氣柱的長度有關
猜想二:管樂器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管內空氣柱的橫截面積(粗細)有關
小明找來了兩個未使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制成了一些哨子(如下圖所示).注射器的規(guī)格分別為2.5ml和5ml.他一邊吹哨子一邊調整注射器內空氣柱的長度,同時利用專用儀器測出聲音的頻率和響度,詳見下表(表中“ml”表示毫升,“cm”表示厘米)
序號 | A | B | C | D | E | F |
注射器規(guī)格(ml) | 2.5 | 2.5 | 2.5 | 5 | 5 | 5 |
空氣柱長度(cm) | 2 | 1.5 | 1 | 2 | 1.5 | 1 |
頻率(Hz) | 337 | 488 | 562 | 300 | 337 | 488 |
聲強級(dB) | 75 | 75 | 60 | 75 | 6075 |
(1)選用序號為A、B、C的三次實驗做對比,可以得出:在空氣柱的 ______ 相同時,管內空氣柱越短,音調越 ______ .
(2)選用序號為 ______ 的兩次實驗做對比,可以得出:在空氣柱的 _____ 相同時,管內空氣柱橫截面積越大,音調越 ______ .
(3)序號為C、D的兩次實驗中,響度大的是 ______ (選填“C”或“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電壓表內阻較大,在實際電路中也有一定電流通過.紫琪同學為了測量一電壓表的內阻,她找來電源、電流表、定值電阻R0(阻值已知)、滑動變阻器R、開關和導線若干并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電路圖.
(1)將滑動變阻器滑片P移至b端,閉合開關S,當滑片變阻器滑片P由b端向a端移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
A.電流表示數(shù)增大,電壓表示數(shù)增大
B.電流表示數(shù)減小,電壓表示數(shù)減小
C.電壓表示數(shù)與電流表示數(shù)之比為一定值
D.電壓表示數(shù)與電流表示數(shù)之乘積為一定值
(2)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當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U,請寫出該電壓表內阻Rv的表達式__________;
(3)此實驗要多次測量電壓表內阻值,最后求其平均值,其目的是______;
(4)若用此電路去測量某未知電阻R1的阻值,其測量值與真實值的關系是R1測______R1真(選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中,如圖所示,平面鏡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兩塊粘接起來的硬紙板,垂直于鏡面且可繞ON轉動.
(1)如圖(a),當E、F在同一平面上時,讓入射光線AO沿紙板E射向鏡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線OB,測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實驗結論: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認為這樣得出結論_______(選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如圖(b),以法線ON為軸線,把紙板F向后緩慢旋轉,在F上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OB,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次數(shù)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20° | 20° |
2 | 40° | 40° |
3 | 60° | 60° |
(3)實驗中多次改變入射光線AO與ON的夾角進行實驗,測量記錄如上表所示.同組的小東分析數(shù)據得出的結論是:光反射時,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聰認為應是:光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認為_______的結論正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