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組同學為了“探究導體中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按如圖所示正確連接電路,將不同的導體甲、乙、丙分別接入電路的M、N兩端后,改變導體兩端的電壓進行實驗,并記錄有關數(shù)據(jù)在表一、表二、表三中。


①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3(或4、5、6,或7、8、9)中的電流與電壓的變化情況,由此可以歸納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
②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二、三中的數(shù)據(jù),可歸納得出的結論是:
(a)分析比較表一、表二或表三的數(shù)據(jù)可知                              。
(b)分析比較表一、表二和表三的數(shù)據(jù)可知                          。
該小組同學又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發(fā)現(xiàn):當        相同時,電壓與電流的比值越大的導體,通過該導體的電流就越小,電壓與電流的比值反映了      。

同一導體,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同一導體,導體兩端的電壓與通過這段導體電流的比值是個定值;
不同導體,導體兩端電壓與通過這段導體電流的比值不同。
1、4(或2、5、7或3、6)。 電壓   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解析試題分析:如圖所示,比較實驗數(shù)據(jù)1、2、3,通過導體甲的電流和導體甲兩端的電壓成正比,所以得到結論是:同一導體,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進一步比較表一、表二、表三的數(shù)據(jù)可知,同一導體,導體兩端的電壓與通過這段導體電流的比值是個定值;分析比較表一、表二和表三的數(shù)據(jù)可知,不同導體,導體兩端電壓與通過這段導體電流的比值不同;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4(或2、5、7或3、6)發(fā)現(xiàn):當電壓相同時,電壓與電流的比值越大的導體,通過該導體的電流就越小,電壓與電流的比值反映了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考點:電壓與電流的關系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鍵是熟知電壓與電流的關系,知道控制變量法在該實驗中的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0?楊浦區(qū)一模)某小組同學為了“探究導體中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按圖正確連接電路,將不同的導體甲、乙、丙分別接入電路的M、N兩端后,改變導體兩端的電壓進行實驗,并記錄有關數(shù)據(jù)在表一、二、三中.
表一:導體甲                 表二:導體乙                 表三:導體丙
實驗
序號
電壓(伏) 電流(安)   實驗
序號
電壓(伏) 電流(安)   實驗
序號
電壓(伏) 電流(安)
 1 2.0 0.40  4 2.0 0.20  7 3.0 0.20
 2 3.0 0.60  5 3.0 0.30  8 4.5 0.30
 3 4.0 0.80  6 4.0 0.40  9 6.0 0.40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3(或4、5、6,或7、8、9)中的電流與電壓的變化情況,發(fā)現(xiàn)它們滿足
正比例
正比例
的關系,由此可以歸納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同一導體,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同一導體,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2)小華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4(或2、5、7或3、6),可初步得出的結論是:當電壓相同時,通過不同導體中的電流不同.你認為他的結論
合理且完整
合理且完整
(選填“合理且完整”、“合理不完整”或“錯誤”)
(3)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二、三中的數(shù)據(jù),可歸納得出的結論是:
①分析比較表一、二或三,
同一導體,導體兩端的電壓與通過這段導體的電流的比值是一個定值
同一導體,導體兩端的電壓與通過這段導體的電流的比值是一個定值

②分析比較表一、二和三,
不同導體,導體兩端的電壓與通過這段導體的電流的比值是不同
不同導體,導體兩端的電壓與通過這段導體的電流的比值是不同

小華又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1、4(2、5、7或3、6)
1、4(2、5、7或3、6)
發(fā)現(xiàn):當
電壓
電壓
相同時,電壓與電流的比值越大的導體,通過該導體的電流就越小,電壓與電流的比值反映了
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9?嘉定區(qū)一模)某小組同學為了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他們用相同形狀的長方體A、B以不同方式放在同一水平沙面上,進行了三次實驗.長方體A、B的重力大小不同,各側面的面積分別為5厘米2、10厘米2、20厘米2.實驗中,他們在長方體A、B上表面的中央放置若干個重力大小均為1牛的物體,作為施加的力F.實驗數(shù)據(jù)分別如表一、表二所示.實驗中,他們仔細觀察沙面的凹陷程度,發(fā)現(xiàn)放同一長方體的沙面凹陷程度相同,而放不同長方體的沙面凹陷程度卻不相同,且第一組凹陷程度較小,第二組凹陷程度較大.
表一(第一組)
實驗序號 A重力G(牛) 力F(牛) 壓力(牛) 受力面積(厘米2
1 1 1 2 5
2 1 3 4 10
3 1 7 8 20
表二(第二組)
實驗序號 B重力G(牛) 力F(牛) 壓力(牛) 受力面積(厘米2
4 2 2 4 5
5 2 6 8 10
6 2 14 16 20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與4(或2與5;或3與6)的后2列數(shù)據(jù)和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
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2與4(或3與5)
2與4(或3與5)
的后2列數(shù)據(jù)和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
(3)請進一步綜合分析表一、表二中的數(shù)據(jù)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并歸納得出結論.
(a)分析比較表一或表二中的數(shù)據(jù)和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得出的結論是:
當壓力與受力面積的比值相同時,壓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當壓力與受力面積的比值相同時,壓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b)分析比較表一和表二中的數(shù)據(jù)和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得出的結論是:
當壓力與受力面積比值不同時,壓力的作用效果不同,且比值大的,作用效果顯著
當壓力與受力面積比值不同時,壓力的作用效果不同,且比值大的,作用效果顯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8?松江區(qū)一模)某小組同學為了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他們用若干個長方體、細沙等器材進行實驗.所用的長方體的重力G大小不同,各側面的面積均為5厘米2、10厘米2和20厘米2.實驗中他們先用相同形狀的長方體以不同的方式放在同一細沙面上,進行了兩組實驗.然后他們又進行了第三組實驗:在長方體表面的中央放置若干個重力大小均為1牛的物體,作為施加的力F.三組實驗數(shù)據(jù)分別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實驗時他們仔細觀察沙面的凹陷程度,發(fā)現(xiàn)每一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組卻不同,第一組凹陷程度最小,第二組凹陷程度其次,第三組凹陷程度最大.
表一(第一組) 表二(第二組) 表三(第三組)
實驗序號 1 2 3
長方體的重力G/牛 2 4 8
受力面積/厘米2 5 10 20
實驗序號 4 5 6
長方體的重力G/牛 4 8 16
受力面積/厘米2 5 10 20
實驗序號 7 8 9
長方體的重力G/牛 2 2 2
豎直方向力F/牛 3 8 18
受力面積/厘米2 5 10 20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與4(或2 與5或3與6)的數(shù)據(jù)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在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
在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

(2)分析實驗序號
2、4或3、5
2、4或3、5
的數(shù)據(jù)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顯著.
(3)甲、乙、丙三位同學一起分析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數(shù)據(jù)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甲同學分析比較了表三中長方體的重力G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壓力的作用效果由長方體的重力G決定,與受力面積的大小無關;乙同學分析表三中力F與受力面積,得出的結論: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力F、受力面積無關,力F與受力面積不同,壓力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丙同學分析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數(shù)據(jù)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壓力有時是由兩個力合成的,壓力與受力面積的比值相同,壓力作用效果相同;壓力與受力面積的比值不同,壓力作用效果不同.請判斷甲同學的分析
錯誤
錯誤
,乙同學的分析
錯誤
錯誤
,丙同學的分析
合理但結論不完整
合理但結論不完整
.(均選填“錯誤”、“合理但結論不完整”、“合理且結論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奉賢區(qū)二模)某小組同學為了“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按圖正確連接電路,用不同的導體甲、乙、丙分別替換電路中的電阻R,共做了三組實驗,并記錄有關數(shù)據(jù)見表一、表二、表三.
表一:
實驗序號 電壓(伏) 電阻(歐) 電流(安)
1 2.0 10 0.20
2 3.0 10 0.30
3 4.0 10 0.40
表二:
實驗序號 電壓(伏) 電阻(歐) 電流(安)
4 2.0 20 0.10
5 3.0 20 0.15
6 4.0 20 0.20
表三:
實驗序號 電壓(伏) 電阻(歐) 電流(安)
7 6.0 10 0.60
8 6.0 20 0.30
9 6.0 30 0.20
(1)每組實驗過程中都移動過滑動變阻器,第三組實驗(對應表三)移動滑片的最終目的是
控制導體兩端的電壓不變
控制導體兩端的電壓不變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3、或4、5、6的電流與電壓變化的關系,可獲得的初步結論是
同一導體,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同一導體,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3)分析比較實驗序號7、8、9的有關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論是
當導體兩端的電壓相同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當導體兩端的電壓相同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4)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中的數(shù)據(jù)還可得出的結論是:
分析比較表一或表二可得:
同一導體,兩端電壓與通過電流的比值相同
同一導體,兩端電壓與通過電流的比值相同

分析比較表一和表二可得:
不同導體,兩端電壓與通過電流的比值是不同的,且比值越大電阻越大
不同導體,兩端電壓與通過電流的比值是不同的,且比值越大電阻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小組同學為了探究“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與受力情況之間的關系”,他們用小車、彈簧測力計等器材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摩擦忽略不計),做了如圖(a)、(b)、(c)所示的三次實驗.為了進一步探究,小組同學在第三次實驗[如圖(c)]的過程中,突然改變其中一個力的大小,又分別做了如圖(d)、(e)所示的兩次實驗.請根據(jù)圖中的實驗現(xiàn)象及相關條件,歸納得出初步的結論.
(1)由圖(a)、(b)、(c)可初步得出:當物體受到的力平衡時,
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不會發(fā)生改變.
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不會發(fā)生改變.

(2)由圖(c)與(d)[或(c)與(e)]可初步得出
當物體受到的力不平衡時,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會發(fā)生改變
當物體受到的力不平衡時,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會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