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0.電磁波在現代信息傳遞方式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的基本特征可以用波速、波長、頻率三個物理量來描述.這三個量之間的關系是波速=波長×頻率,電磁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

分析 由公式c=λf可知,電磁波三個量之間的關系.電磁波傳播的速度等于光速.

解答 解:波長、波速及頻率的關系為:波速等于波長與頻率的乘積,即波速=波長×頻率,表達式為c=λf.
光是一種電磁波,電磁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相同,均為3×108m/s.
故答案為:波速=波長×頻率;3×108m/s.

點評 電磁波的種類不同,但是電磁波速是相同的,并且電磁波速=波長×頻率,波長越長,頻率越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在山前用變焦相機照相,由于人多,無法靠近山,在山前固定位置拍了兩張照片(同一景物),一大一小,則放大的照片所用焦距較大,像距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老師在課堂上演示了電磁感應實驗后,小楊同學有了新的想法:如果線圈不動,磁體相對于線圈運動是否也會產生電流?于是他找來線圈、條形磁鐵、靈敏電流計和一些導線開始探究.當他把條形磁鐵插入線圈的瞬間,電流表指針發(fā)生了偏轉(如圖所示),實驗成功了!小楊又想:在這個實驗中,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請你針對小楊的問題提出一個猜想,并設計實驗驗證你的猜想.
(1)針對問題提出猜想:
(2)主要的實驗步驟:
(3)分析論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小明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
(l)將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鏡,得到如圖甲所示的光路圖,則該透鏡的焦距為10cm.
(2)如圖乙是小明“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圖: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請你幫他指出該裝置中的兩處錯誤:①蠟燭與凸透鏡位置放反了;②焰心、光心、屏心不在同一高度.

(3)錯誤改正后,小明將凸透鏡固定在50cm處,小明將點燃的蠟燭放在10cm處,移動光屏,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縮小的實像.
(4)小明繼續(xù)將點燃的蠟燭靠近凸透鏡,當燭焰移至35cm處,移動光屏,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應用這一原理制成.
(5)小明在實驗中發(fā)現:當物距在不斷的減小的過程中,成像性質發(fā)生改變的兩個轉折點是焦點和二倍焦點.
(6)小明仔細觀察光具座,發(fā)現它所標最大刻度是100cm,他手邊現有焦距分別為10cm,30cm,40cm的凸透鏡,你認為選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比較合適.
(7)在做完凸透鏡成像實驗后,小明把圖丙中的凸透鏡看作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是視網膜.給凸透鏡“戴”上近視眼鏡,使燭焰在“視網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視眼鏡,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燭焰和透鏡位置不變的條件下,應將光屏靠近透鏡(選填“遠離”“靠近”).圖丁所示的四幅圖中,表示遠視眼成像情況的圖是B,遠視眼校正后成像情況的圖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把物體放在距凸透鏡10cm時,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等大的像.若將物體放在此透鏡前15cm處,則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 。
A.正立、放大的虛像B.倒立、縮小的實像C.倒立、放大的實像D.正立、縮小的虛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小明、小紅和小剛分別用甲、乙、丙三個不同型號的凸透鏡(如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其余器材相同)
序號焦距
未知
15cm
40cm
(1)小明組裝并調整實驗器材,如圖1,將甲凸透鏡固定在O點,使燭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同一高度.把點燃的蠟燭放在光具座的A點處時,移動光屏到某一位置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像,則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此時光屏應位于圖中D點(填寫圖中字母)的位置.若要模擬放大鏡的原理則蠟燭的位置應位于BO兩點之間(填寫圖中字母),人眼應在凸透鏡的右(左或右)側觀察像,若要放大的效果好些,蠟燭應靠近B點(填寫圖中字母).
(2)小紅用乙凸透鏡做實驗,調整好后,如圖2所示,蠟燭的燭焰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像.這個像是縮。ㄟx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此時將蠟燭向左移動一段距離s,則光屏要向左(左或右)移動距離s′,且s′小于s(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小剛用丙凸透鏡做實驗,正確擺放器材,點燃蠟燭后,發(fā)現無論如何移動蠟燭和凸透鏡,在光屏上總找不到清晰的像,其原因是:凸透鏡的焦距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實驗小組用圖甲所示的電路來做電學實驗,選擇的器材為:電壓恒為4.5V的電源,阻值為10Ω、20Ω、30Ω和未知阻值的定值電阻各一只,“15Ω 1A“的滑動變阻器一只,學生用電流表、電壓表各一只,開關和導線若干.

(1)小明同學想盡可能準確的測定未知阻值的電阻(估計10Ω-15Ω之間),請你幫助她按照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圖乙)實物圖的連接.(友情提醒:電表指針偏轉不小于刻度盤的三分之一時,誤差較。
(2)小華同學準備先后分別將10Ω、20Ω、30Ω的電阻替換電路中的R,并通過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來控制電阻兩端的電壓為2V,并讀取與該電阻對應的電流值.他這樣做是為了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當他把20Ω的電阻接入電路實驗時發(fā)現,無論怎樣移動滑片,電壓表的示數都調不到2V,原因是變阻器的變阻范圍不夠.
(3)小紅同學想測量出自身的電阻大。s2kΩ左右),在現有器材的基礎上增加一個變阻箱(阻值:0-3kΩ),小明和小華各設計了一種方案如圖所示.你認為小華同學設計的方案更好,理由是測量的更準(誤差更。;小紅同學電阻的表達式R小紅=R=$\frac{{U}_{人}}{{U}_{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關于溫度、比熱容、熱量、內能,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一塊0℃的冰沒有內能,它的分子不會運動
B.一個物體吸收了熱量,它的溫度一定會升高
C.內能多的物體可以從內能少的物體吸收熱量
D.沙漠的溫差較大,其主要原因是沙的比熱容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某同學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勻速提起重物,并做了如下實驗記錄:
         實驗次數
物理量
l23
鉤碼重 G/N446
鉤碼上升高度 h/m0.10.10.1
繩端拉力 F/N1.81.42.4
繩端移動距離s/m0.30.50.3
機械效率 η74%57%83%
(1)通過表中數據可分析出實驗1是用甲圖做的實驗,實驗2是用乙圖做的實驗.
(2)通過實驗1和實驗2的數據分析可得出結論: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動滑輪的個數越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低.
(3)比較實驗1和實驗3可得結論:使用同一滑輪組,增加重物的重力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