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MΩ=
3×105
Ω,20KΩ=
2×104
Ω=
0.02
分析:本題考查了電阻的單位換算,要知道關系式:1MΩ=1000KΩ,1KΩ=1000Ω.
解答:解:根據(jù)關系式1MΩ=1000KΩ,1KΩ=1000Ω可知:
0.3MΩ=3×105Ω,
20KΩ=2×104Ω=0.02MΩ;
故答案為:3×105,2×104,0.02.
點評:對于這類單位換算問題,要知道各單位間的數(shù)量關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軍體重500N,他的家距離學校2400m,他騎自行車在水平路面上以4m/s的速度勻速直線行駛回校.有關數(shù)據(jù)在下表中列出:
自行車凈重 250N
行駛過程中輪胎與地面總接觸面積 5×10-3 m2
勻速行駛時的總阻力 30N
車輪半徑 0.3m
輪胎承受的最大氣壓 2×105 Pa
求:(1)行駛過程中,車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大?
(2)小軍騎自行車上學一程至少要做多少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新余模擬)在“探究凸透鏡成像大小與焦距的關系”實驗中,對課本的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如圖所示.
(1)他們不用蠟燭,而用由幾個發(fā)光二極管做成“F”字樣的發(fā)光體進行實驗,你認為其好處是
光源穩(wěn)定,便于進行實驗
光源穩(wěn)定,便于進行實驗
.(寫出一點即可)

次 數(shù) 物距u/cm 焦距f/cm 像距v/cm
1 15 5 7.5
2 8 17.5
3 10 29.0
(2)他們用三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進行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上表.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在物距一定時,凸透鏡的焦距越大,所成實像的像距
越大
越大
;根據(jù)你所學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分析,此時所成像的大小
越大
越大
.(均選填“越大”、“越小”或“不變”)
(3)小剛有一架“傻瓜”相機,拍攝時不需要根據(jù)景物的遠近調(diào)節(jié)鏡頭到底片的距離(即不需要“調(diào)焦”).相機的說明書上注明“拍攝時,景物要在3m以外”.
下表是這架相機像距和物距的變化情況(f=35mm).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解釋為什么拍攝時不需要調(diào)焦?
物距在3m外,物距變化時,像距變化很小,可忽略不計
物距在3m外,物距變化時,像距變化很小,可忽略不計

u/m 0.1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v/mm 53.85 37.95 36.27 35.84 35.62 35.50 35.41 35.35 35.31 35.27 35.25 35.2 35.20 35.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華同學用圖所示的水桶提了質量為15kg的水,已知桶自身質量為1kg,桶中水深為0.3m,提水時,手的受力面積為1×10-3m2.(取g=10N/kg)求:
(1)水對桶底的壓強;
(2)水的體積;
(3)人手受到的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實驗表明:密度大于液體的固體球,在液體中開始時是豎直加速下沉,但隨著下沉速度變大,其所受的阻力也變大,到一定深度后開始勻速下沉.下表是某興趣小組在探究“固體球在水中豎直勻速下沉時的速度與哪些量有關”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記錄(水的密度ρ=1.0×103kg/m3).
次序 固體球的半徑
r/(×10-3m)
固體球的密度
ρ/(×103kg?m-3
固體球勻速下沉的速度v/(m?s-1
1 0.5 2.0 0.55
2 1.0 2.0 2.20
3 1.5 2.0 4.95
4 0.5 3.0 1.10
5 1.0 3.0 4.40
6 0.5 4.0 1.65
7 1.0 4.0 6.60
(1)固體球在水中豎直勻速下沉時受到的力
(填“是”或“不是”)平衡力;若固體球的半徑為0.5×10-3m,密度為2.0×103kg/m3,則此球勻速下降時所受到的浮力
F與阻力f的大小關系為F
等于
等于
f(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由第1、2、3三組數(shù)據(jù)可知:密度相同的固體球在水中勻速下沉的速度與固體球的
半徑平方
半徑平方
成正比.
(3)若固體球的半徑為2.0×10-3m,密度為3.0×103kg/m3,則在水中勻速下沉的速度是
17.6
17.6
_m/s.
(4)對于固體球在水中從靜止開始豎直下沉的過程,四位同學描述出了重力對固體球做功的功率與其下落時間關系的P-t圖象如圖所示,其中描述正確的是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時,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掛在較長杠桿下面的鉤碼緩緩上升.
(1)實驗中,將杠桿拉至圖中虛線位置,測力計的示數(shù)F為
 
N,鉤碼總重G為1.0N,鉤碼上升高度h為0.1m,測力計移動距離s為0.3m,則杠桿的機械效率為
 
%.請寫出使用該杠桿做額外功的二個原因:①
 
.②
 

(2)為了進一步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一位同學用該實驗裝置,先后將鉤碼掛在A、B兩點,測量并計算得到下表所示的兩組數(shù)據(jù):請將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填寫完整
次數(shù) 鉤碼
懸掛點
鉤碼總
重G/N
鉤碼移
動距離h/m
拉力
F/N
測力計移
動距離s/m
W有用/J W/J 機械效率
η/%
1 A點 1.5 0.10 0.7 0.30 0.15
 
71.4
2 B點 2.0 0.15 1.2 0.30
 
0.36
 
(3)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能否得出“杠桿的機械效率與所掛鉤碼的重有關,鉤碼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結論?答:
 
;請簡要說明一條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