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甲、乙兩人都從跑道的一端前往另一端,甲在前一半時間內(nèi)跑,在后一半時間內(nèi)走;乙在前一半路程上跑,在后一半路程上走.若他們跑或走的速度相同,則他們兩人中先到達終點的是( 。
A.B.
C.甲、乙同時到達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

分析 分別設跑的速度為v1,走的速度為v2,甲的運動時間為t,根據(jù)s=vt求出總路程,知道甲、乙兩人通過的總路程相等,
根據(jù)平均速度公式v=$\frac{s}{t}$的變形公式t=$\frac{s}{v}$求出乙運動的時間t′,然后二者作差進行比較即可.

解答 解:設跑的速度為v1,走的速度為v2,甲的運動時間為t,
則甲的前一半時間、后一半時間t1=t2=$\frac{t}{2}$,
由v=$\frac{s}{t}$得,甲在前一半時間內(nèi)跑的路程:
s1=v1t1=v1×$\frac{t}{2}$=$\frac{{v}_{1}t}{2}$,
甲在前一半時間內(nèi)走的路程:
s2=v2t2=v2×$\frac{t}{2}$=$\frac{{v}_{2}t}{2}$,
則總路程s=s1+s2=$\frac{{v}_{1}t}{2}$+$\frac{{v}_{2}t}{2}$=$\frac{{(v}_{1}+{v}_{2})t}{2}$,
所以乙的前一半路程、后一半路程:
s1′=s2′=$\frac{s}{2}$=$\frac{\frac{({v}_{1}+{v}_{2})t}{2}}{2}$=$\frac{({v}_{1}+{v}_{2})t}{4}$,
由v=$\frac{s}{t}$得,乙在前一半路程上跑的時間:
t1′=$\frac{{s}_{1}^{′}}{{v}_{1}}$=$\frac{\frac{({v}_{1}{+}_{2})t}{4}}{{v}_{1}}$=$\frac{({v}_{1}+{v}_{2})t}{4{v}_{1}}$,
乙在后一半路程上走的時間:
t2′=$\frac{{s}_{2}^{′}}{{v}_{2}}$=$\frac{\frac{({v}_{1}+{v}_{2})t}{4}}{{v}_{2}}$=$\frac{({v}_{1}+{v}_{2})t}{4{v}_{2}}$,
則乙的運動時間t′=t1′+t2′=$\frac{({v}_{1}+{v}_{2})t}{4{v}_{1}}$+$\frac{({v}_{1}+{v}_{2})t}{4{v}_{2}}$=$\frac{t({v}_{1}+{v}_{2})^{2}}{4{v}_{1}{v}_{2}}$,
因為t′-t=$\frac{t({v}_{1}+{v}_{2})^{2}}{4{v}_{1}{v}_{2}}$-t=$\frac{t({v}_{1}-{v}_{2})^{2}}{4{v}_{1}{v}_{2}}$>0,
所以t′>t,故他們兩人中先到達終點的是甲.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對平均速度公式的理解和掌握,關鍵是找出時間與路程、速度三者之間的關系,然后將時間作差或作商即可正確解答,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難度較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關于光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河邊的樹木在水中出現(xiàn)了“倒影”,說明平面鏡可以成倒立的虛像
B.照射紫外線對人體是有害的
C.樹蔭下出現(xiàn)圓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現(xiàn)象
D.感應式水龍頭是靠紫外線控制出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自2014年3月8日馬航MH370失聯(lián)以來,各國多艘船艦積極參與搜救.我國共派出18艘船只與軍艦、8架直升機、5架固定翼飛機,協(xié)調(diào)66艘過往中國商船和20艘漁船協(xié)助搜尋,動用21顆衛(wèi)星并協(xié)調(diào)國外16顆衛(wèi)星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全方位開展地面、水面、水下搜尋和掃測.我國海軍井岡山艦艦長210米,寬28米,滿載排水量19000噸,經(jīng)過54個小時、1000多海里的高速航行,于3月11日抵達位于泰國灣南部的馬航失聯(lián)飛機搜救海區(qū),并和綿陽艦組成編隊,沿弓字形航線協(xié)同搜索.如圖甲所示是一艘中方船只正在打撈一沉入海底的物體,乙圖是鋼繩將物體豎直向上勻速提起的簡化示意圖,物體從海底被提升到離開海面一定距離的整個過程中速度恒為1m/s,從提升物體開始經(jīng)過時間120s后物體剛好全部出水,若被打撈物體的體積V=2m3,密度ρ=3×103kg/m3(忽略水的阻力和鋼繩重量,海水的密度取ρ=1.0×103kg/m3,g取10N/kg)求:

(1)搜救過程中衛(wèi)星提供的數(shù)據(jù)是通過電磁波傳到我們的搜救指揮中心的?
(2)駛往泰國灣南部的馬航失聯(lián)飛機搜救海區(qū)的平均速度為多少海里/小時?
(3)井岡山艦滿載時所受到的浮力為多少牛?
(4)物體浸沒在水中的上升過程中,鋼繩提升物體的拉力?
(5)打撈處海水對海底的壓強?
(6)物體出水后鋼繩提升物體的功率為多少k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在“探究實心圓柱體對地面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甲、乙、丙三位同學都認為此壓強跟圓柱體的密度ρ、高度h、圓柱體底面積S是有關的,但有怎樣的關系看法不同,于是,三位同學各自從實驗室里挑選了由不同材料密度的合金制成、高度和橫截面積都不同、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實心圓柱體做實驗,并測出實心圓柱體對水平地面壓強p的大小,表中為甲、乙、丙三位同學的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
同學合金圓柱體密度
ρ(×103千克/米3
實驗
序號
高度
h (米)
圓柱體底面積
S (×10-42
實心圓柱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 (帕)
210.055980
20.151960
30.253920
40.2103920
450.0551960
60.153920
70.257840
680.0552939
90.155879
100.2511759
①甲同學由實驗序號3、4初步判斷:實心圓柱體底面積與本實驗研究結(jié)論的獲得無關(選填“有關”或“無關”).
②各位同學分析了自己的實驗數(shù)據(jù)和相關條件,其中乙同學由實驗序號5、6、7初步得出:當圓柱體的材料密度相同時,實心圓柱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與高度成正比.
③三位同學互動交流,分析了實驗序號1、5、8(或2、6、9或3、7、10)的數(shù)據(jù),初步得出:當實心圓柱體的高度相同時,圓柱體的材料密度越大,實心圓柱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越大.
④丙同學在交流中發(fā)現(xiàn)從自己的數(shù)據(jù)得不出②中乙同學所得出的結(jié)論,于是把表中“2939帕、5879帕、11759帕”分別修改成“2940帕、5880帕、11760帕”,甲同學說他不能這樣做,理由是要實事求是,尊重實驗數(shù)據(jù),不能隨意修改,出現(xiàn)誤差要分析原因.
⑤進一步綜合分析表中甲、乙兩位同學的數(shù)據(jù),經(jīng)運算歸納得出:實心圓柱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與圓柱體材料密度和高度的乘積的比值是一個定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一般照明電路的電壓為220V,只有不高于36V的電壓對人體是安全的.4節(jié)干電池給3只相同的燈泡串聯(lián)而成的電路供電,每只燈泡兩端的電壓為2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某實驗小組在我市九嶷山森林公園山頂做“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中,觀察到水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的上升情況不同,如圖a、b所示.小組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
時間/min45678
溫度/℃9091939797
時間/min910111213
溫度/℃9797979797
(1)圖b是水在沸騰前的情況,圖a是水在沸騰時的情況.
(2)從記錄的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實驗結(jié)論是:此時水沸騰的溫度是97℃.
(3)實驗得到的結(jié)論小于(填“大于”或“小于”)水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其原因可能是海拔較高,氣壓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南京的梅雨季節(jié),濕悶的天氣常使墻面或地面變得很潮濕.在下列現(xiàn)象中具有與此相同的物態(tài)變化是(  )
A.夏天,灑在地面上的水變干了B.冬天,地面上的水結(jié)成了冰
C.夏天,冰箱里拿出的冰棒“出汗”D.冬天,凍干的衣服晾干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課外活動小組要探究“水蒸氣液化放熱”問題.由于水蒸氣的質(zhì)量不易測量,他們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將100℃的水蒸氣通入到保溫杯中,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水會液化(可認為水蒸氣在保溫杯中全部液化).用電子天平測量保溫杯中水質(zhì)量m(保溫杯的質(zhì)量已經(jīng)扣除)以及溫度T,同時記錄時間t(從開始通入水蒸氣時開始計時),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
通入水蒸氣時間t/min05
電子天平示數(shù)m/g10001100
溫度計的示數(shù)T/℃2070
(1)從0min到第5min這段時間原保溫杯中的水吸收了多少熱量?
(2)從0min到第5min通入的水蒸氣液化放出了多少熱量?(過程中不計熱損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所示的圖象中,能正確反映重力和質(zhì)量關系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