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如圖所示,一輛車開進了泥潭中,司機取來一個動滑輪欲將汽車從泥潭中拉出,若汽車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為1000N,則司機至少用500N的拉力才能將汽車拉出,該力作用下,若汽車被勻速拉動1m,則繩子移動的距離為2m,司機所做的功是1000J.

分析 動滑輪繩子的有效股數(shù)為2,不計動滑輪和繩子的重力以及摩擦時拉力最小,根據(jù)F=$\frac{1}{n}$f求出最小拉力;若汽車被勻速拉動1m,根據(jù)s=ns′求出繩子移動的距離,根據(jù)W=Fs求出司機所做的功.

解答 解:動滑輪繩子的有效股數(shù)n=2,不計動滑輪和繩子的重力以及摩擦時拉力最小,
則司機能將汽車拉出的最小拉力:
F=$\frac{1}{n}$f=$\frac{1}{2}$×1000N=500N,
若汽車被勻速拉動1m,則繩子移動的距離:
s′=ns=2×1m=2m,
司機所做的功:
W=Fs′=500N×2m=1000J.
故答案為:500;2;1000.

點評 本題考查了動滑輪繩子拉力的計算和繩端移動距離、功的計算,要明確動滑輪繩子的有效股數(shù)為2.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某小組正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接觸面濕度是否有關(guān)”.他們選擇了一塊各側(cè)面粗糙程度相同并帶有掛鉤的長方體物塊作為研究對象.
序號接觸面積S接觸面的干濕程度滑動摩擦力f/N
10.5
20.5
30.5
4較濕0.6
5很濕0.8
(1)該實驗所用到的測量工具是彈簧測力計;
(2)上表是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通過分析表中序號為1、2、3的實驗記錄,可得到的初步結(jié)論是: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guān);表中序號為3、4、5的實驗記錄,則可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濕度有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小剛小組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哪些因素有關(guān)實驗.

(1)他們將一塊長木板的一端墊高,構(gòu)成長度一定、高度可調(diào)的斜面,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同一木塊沿不同的斜面勻速向上運動,如圖所示.下表是他們實驗記錄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
實驗
次數(shù)
斜面
傾角
斜面
材料
物重
G/N
斜面高
度h/m
沿斜面
拉力F/N
斜面長
s/m
有用功
W/J
總功
W/J
機械效率η
130°玻璃70.54.913.54.971.4%
230°木板70.56.013.5
330°毛巾70.56.513.56.553.8%
420°木板70.344.912.384.948.6%
515°毛巾70.265.111.825.135.7%
(2)在第1、2、3次實驗中,選用玻璃、木板、毛巾作為斜面表面的材料,是為了改變斜面的粗糙程度.
(3)在第2次實驗中,拉力做的總功是6J,斜面的機械效率是58.3%.
(4)分析第1、2、3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當其他條件一定時,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機械效率越低.
(5)若通過分析第1、4、5次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斜面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機械效率越大.你認為存在的問題是:沒有控制斜面粗糙程度相同.
(6)實驗中還發(fā)現(xiàn),斜面材料相同時,斜面傾角越小,越省力(選填“省力”或“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事例中不屬于利用慣性的是( 。
A.錘頭松了,把錘柄一端在硬地上撞擊幾下
B.跳遠運動員快速助跑
C.騎自行車上坡前加速蹬幾下踏板
D.客車的駕駛員必須使用安全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要控制小車從同一斜面、同一高度滑下來,目的是為了使小車在水平面的速度相同,由實驗可以看出,小車在木板上運動的距離比小車在棉布上運動的距離要遠(選填“遠”或“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9.盛有水的杯子靜止在斜面上,水中懸浮著一個小球,請畫出小球受到的浮力和杯子對斜面的壓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如圖所示,下列有關(guān)慣性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甲圖,錘頭由于受到慣性作用繼續(xù)向下運動,這樣就會緊緊地套在錘柄上
B.乙圖,做慣性實驗時,用質(zhì)量較大的鐵球比質(zhì)量較小的塑料球效果好
C.丙圖,在冰壺運動中,用刷子刷冰面,可減小摩擦,從而增大冰壺的慣性
D.丁圖,駕駛員用安全帶和胸前用氣囊,主要是為了防止突發(fā)事件時,由于慣性作用對人體造成傷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杠桿的平衡狀態(tài)是指杠桿處于靜止或勻速轉(zhuǎn)動狀態(tài).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其主要目的是便于測量力臂.
(2)實驗中,用裝置A的方式懸掛鉤碼,杠桿也能水平平衡(杠桿上每格等距),但老師建議同學不宜采用這種方式,該種方式的不足主要是因為C
A.一個人無法獨立操作            B.力臂與杠桿不重合
C.力和力臂數(shù)目過多,不易得出結(jié)論    D.杠桿受力不平衡
(3)若用裝置B進行實驗,則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1.8 N;將彈簧測力計沿虛線方向拉,仍然使杠桿在原來的位置平衡,此時拉力的力臂將變小,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變大 (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一平底圓柱形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的底面積為50cm2,裝滿水后杯子和水的總質(zhì)量是0.6kg,把一質(zhì)量為30g、體積為20cm3的實心球輕輕放入杯子中.靜止后小球應沉入水底(選填“漂浮在水面上”或“沉入水底”).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為0.2N,杯子對桌面的壓強增加了20Pa.(杯壁的厚度忽略不計、g取10N/kg,ρ=1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