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如圖(a)所示電路中,當閉合開關后,兩個電壓表指針偏轉(zhuǎn)均如圖b所示,則電阻R1和R2兩端的電壓分別為 、 .
【答案】5.6V;1.4V.
【解析】
試題分析:由圖a可知,電阻R1與R2串聯(lián),電壓表V1測兩電阻串聯(lián)電壓,即電源電壓,電壓表V2測電阻R2兩端電壓,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特點確定電壓表量程與分度值,讀出電壓表示數(shù),然后由串聯(lián)電路特點求出兩電阻兩端的電壓.
解:(1)由電路圖可知,電壓表V1示數(shù)應大于電壓表V2示數(shù),而兩電壓表指針位置相同,則電壓表V1量程是0~15V,分度值是0.5V,電壓表示數(shù)UV1=7V;電壓表V2量程是0~3V,分度值是0.1V,電壓表示數(shù)UV2=1.4V;
(2)電阻R2的電壓U2=UV2=1.4V,電阻R1的電壓U1=UV1﹣U2=7V﹣1.4V=5.6V;
故答案為:5.6V;1.4V.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用杠桿、一盒鉤碼和彈簧測力計等器材,做“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1)實驗開始時,杠桿的位置如圖甲所示.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移動;或?qū)⒆蠖说钠胶饴菽赶?/span> 移動(選填“左”或“右”).
(2)本實驗中,要將杠桿調(diào)到水平位置靜止的目的有兩個,分別是:便于 和避免 .
(3)小明調(diào)節(jié)杠桿水平平衡后,在杠桿左側(cè)掛2個鉤碼,圖乙所示.要使杠桿水平平衡,應在A處掛 個鉤碼.
(4)小明再次在杠桿的兩端掛上鉤碼,杠桿的狀態(tài)如圖丙所示.小明又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杠桿恢復水平平衡.然后記錄下動力、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的數(shù)值.他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時,發(fā)現(xiàn)得不到正確的“杠桿的平衡條件”,其原因是: .
(5)當彈簧測力計由豎直向上拉杠桿變成斜向上拉,如圖丁所示.若杠桿仍在水平位置靜止,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一定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輛總重為1.6×104N的汽車在高速公路上勻速行駛了10km.所受的平均阻力是汽車總重的0.05倍,求:
(1)汽車發(fā)動機的牽引力;
(2)汽車發(fā)動機的牽引力在這段路程內(nèi)所做的功;
(3)若在這段路程內(nèi),若小汽車消耗汽油是0.4kg,已知汽油的熱值q=4.6×107J/kg.求小汽車發(fā)動機的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體積為10﹣3 m3的立方體木塊,在水中靜止時,剛好有四分之一露出水面.求:
(1)木塊受到的浮力;
(2)木塊的質(zhì)量;
(3)木塊的密度;
(4)若用手將木塊緩慢壓入水中,當木塊沒入水中時,手對木塊的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蝙蝠在飛行時發(fā)出超聲波
B.大象的語言對人類來說就是一種次聲波
C.地震、火山噴發(fā)、臺風等都伴有次聲波
D.人們利用次聲波來清洗鐘表等精細的機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低碳環(huán)!笆钱斀袷澜绲闹黝},在煤、石油、太陽能中,有可能成為今后理想能源的是;手機是現(xiàn)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手機之間是利用傳遞信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狗拉雪橇前行,狗對雪橇有拉力作用,同時,雪橇對狗也有拉力作用,這兩個力的三要素( )
A.完全相同
B.大小、作用點相同,方向相反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點都不同
D.大小和方向都不同,作用點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0月17日7點30分28秒,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在對接過程中,地面的工作人員發(fā)出的指令通過傳送給載人飛船,飛船加速追趕天宮二號時,載人飛船的機械能(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當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右移動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 ,電壓表的示數(shù) ,電壓表示數(shù)與電流表示數(shù)的比值 .(填變化情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