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運動的物體具有動能,被舉高的物體具有重力勢能,二者可以相互轉化;
(2)要使力最小,應該使力臂最大,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豎直作用在杠桿上,力臂最大.根據(jù)阻力阻礙杠桿轉動,動力促使杠桿轉動,判斷動力的方向.
杠桿都在水平位置平衡,當彈簧測力計傾斜拉動杠桿時,力臂變小,力變大.
當阻力臂不變,動力不變時,阻力增大,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動力臂一定增大,來判斷彈簧測力計的拉動方向的變化,來判斷懸點D的變化.
(3)若一個物體能夠對外做功,我們就說該物體具有能量,在實驗中我們一般將物體具有能量的多少轉化為其能對外做功的多少,故此實驗把物體具有動能的大小轉換為木塊被撞擊后運動的距離,距離越遠表明小車的動能越大.在實驗中需讓小車推動同一木塊做功來反映小車動能的大小,同一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相同.
解答 解:(1)圖1的實驗中,滾擺上下運動,其速度和高度在來回變化,可以說明動能和重力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2)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最小,應使力臂最大,力臂在杠桿上,所以彈簧測力計要豎直拉動杠桿.圖中鉤碼使杠桿逆時針轉動,拉力要使杠桿順時針轉動.所以彈簧測力計要豎直向上拉動杠桿.
阻力、阻力臂不變,彈簧測力計傾斜拉動杠桿時,動力臂變小,動力增大,所以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大.
如果此時在A點的鉤碼下方再掛一個鉤碼,為了再次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阻力增大,阻力臂、動力不變,要增大動力臂才能使杠桿再次平衡,所以彈簧測力計傾斜的角度要大一些,所以懸點D要向上移動.
(3)在該實驗中我們用到了轉換的方法,實驗中通過觀察木塊被小球推動的距離的大小,來判斷小車動能的大。
實驗中若不用木塊只是通過小車的運動來反映動能的大小,這樣是不科學的,因為質(zhì)量不同的小車在同一水平面上,由于壓力不同,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故答案為:(1)動能和重力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2)豎直向上;大;向上;
(3)木塊被小車推動的距離;錯誤;不等;不等.
點評 (1)滾擺是研究動能與重力勢能相互轉化的最典型的實驗之一,應熟知;
(2)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操作步驟是大致相同的:首先調(diào)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掛鉤碼,使杠桿重新平衡.探究杠桿平衡時,彈簧測力計傾斜拉動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變小,力變大,是本實驗經(jīng)常考查的內(nèi)容.
(3)動能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在探究過程中要利用控制變量法,實驗中除了要控制小車的速度或質(zhì)量外,還要使小車推動同一木塊做功.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物理量 | 實驗1 | 實驗2 | 實驗3 |
鉤碼重G/N | 3 | 3 | 6 |
鉤碼上升高度h/m | 0.1 | 0.1 | 0.1 |
繩端拉力F/N | 2 | 3 | 2.5 |
繩端移動距離s/M | 0.3 | 0.2 | |
機械效率η/% | 50 | 50 | 80 |
A. | 通過表中數(shù)據(jù)可分析出實驗1是用圖甲做的實驗 | |
B. | 實驗時,應豎直勻速拉動彈射測力計 | |
C. | 表中空白處的繩端移動距離為0.2m | |
D. | 數(shù)據(jù)分析可得出結論:通過增加物重,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拉力F的功率大小為0.1W | B. | 物體A所受的摩擦力1N | ||
C. | 物體A移動5s的距離0.5m | D. | 拉力F在5s內(nèi)所做的功為2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