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瘜W小組學生利用如圖所列裝置進行 “鐵與水反應”的實驗,并利用產(chǎn)物進一步制取FeCl3·6H2O晶體。(圖中夾持及尾氣處理裝置均已略去)
(1)裝置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
(2)裝置E中的現(xiàn)象是:__。
(3)停止反應,待B管冷卻后,取其中的固體,加入過量稀鹽酸充分反應,過濾。簡述檢驗濾液中Fe3+的操作方法:__。
(4)該小組學生利用上述濾液制取FeCl3·6H2O晶體,設計流程如下:
步驟I中通入Cl2的作用是__。
【答案】3Fe+4H2O(g)Fe3O4+4H2 黑色固體變?yōu)榧t色,管壁有水珠 取少量濾液,滴入幾滴KSCN溶液,觀察溶液是否變紅色 將濾液中含有的Fe2+氧化成Fe3+
【解析】
A中圓度燒瓶在加熱條件下可提供水蒸氣,B在加熱條件下,鐵與水蒸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氫氣經(jīng)干燥,在C中用向下排空法可收集到氫氣,D為干燥裝置,在加熱條件下氫氣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水,可用KSCN檢驗鐵離子,以此解答該題
(1)鐵與水蒸氣高溫下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據(jù)此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裝置E中紅色的氧化鐵被氫氣還原成黑色的鐵,同時有水珠生成;
(3)B在加熱條件下,鐵與水蒸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停止反應,待B管冷卻后,取其中的固體,固體的成分可能為四氧化三鐵、鐵。在固體中加入過量稀鹽酸就是四氧化三鐵、鐵和鹽酸之間的反應,可用KSCN檢驗鐵離子;
(4)濾液中有,通入氯氣將 氧化成,再將稀溶液進行加熱濃縮、冷卻結晶、過濾即得FeCl3·6H2O晶體;
(1)裝置B中鐵粉與水蒸氣在高溫下發(fā)生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故答案為 ;
(2)裝置B鐵與水蒸氣反應生成的氫氣,經(jīng)堿石灰干燥后加入裝置E,氧化銅與氫氣加熱發(fā)生反應生成了銅和水,所以反應的現(xiàn)象為:黑色的粉末變成紫紅色,管壁產(chǎn)生水珠,故答案為:黑色的粉未變成紫紅色,管 壁產(chǎn)生水珠;
(3) 取少量濾液,滴入幾滴KSCN溶液,觀察溶液是否變紅色。
(4)因為氯氣具有強氧化性,所以能將二價鐵氧化為三價鐵,故答案為將濾液中含有的Fe2+氧化成Fe3+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鈉、鎂、鋁各0.3 mol分別放入100 mL 1 mol·L-1的鹽酸中,同溫同壓下產(chǎn)生的氣體體積比是( )
A.1∶2∶3B.6∶3∶2C.3∶1∶1D.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yè)煉鐵過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反應有:
①
②
③
④
回答下列問題:
(1)________。
(2)時,向容積為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和發(fā)生反應③,5min時達到平衡,平衡時測得混合氣體中的體積分數(shù)為80%,則0~5min內反應的平均速率________,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________,下列選項中能夠說明該反應已經(j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填標號)。
A.固體的物質的量不再變化
B.體系的壓強保持不變
C.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保持不變
D.單位時間內消耗和生成的物質的量相等
(3)一定條件下進行反應③,正向反應速率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時刻改變了一個外界條件,可能是________。
(4)向密閉容器中加入足量的、和一定量的、,在和下,反應③體系中和的分壓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溫度:)
時,隨時間變化關系的曲線是________,時,隨時間變化關系的曲線是________。向時已經(j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反應③體系中再充入一定量的,再次達到平衡時,與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CH4-CO2催化重整不僅可以得到合成氣(CO和H2),還對溫室氣體的減排具有重要意義;卮鹣铝袉栴}:
(1)CH4-CO2催化重整反應為:CH4(g)+CO2(g)=2CO(g)+2H2(g)。
已知:C(s)+2H2(g)=CH4(g) ΔH=-75 kJ·mol1
C(s)+O2(g)=CO2(g) ΔH=-394 kJ·mol1
C(s)+1/2O2(g)=CO(g) ΔH=-111 kJ·mol1
該催化重整反應的ΔH==______ kJ·mol1。有利于提高CH4平衡轉化率的條件是____(填標號)。
A.高溫低壓 B.低溫高壓 C.高溫高壓 D.低溫低壓
某溫度下,在體積為2 L的容器中加入2 mol CH4、1 mol CO2以及催化劑進行重整反應,達到平衡時CO2的轉化率是50%,其平衡常數(shù)為_______mol2·L2。
(2)反應中催化劑活性會因積碳反應而降低,同時存在的消碳反應則使積碳量減少。
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
積碳反應 CH4(g)=C(s)+2H2(g) | 消碳反應 CO2(g)+C(s)=2CO(g) | ||
ΔH/(kJ·mol1) | 75 | 172 | |
活化能/ (kJ·mol1) | 催化劑X | 33 | 91 |
催化劑Y | 43 | 72 |
①由上表判斷,催化劑X____Y(填“優(yōu)于”或“劣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在反應進料氣組成、壓強及反應時間相同的情況下,某催化劑表面的積碳量隨溫度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升高溫度時,下列關于積碳反應、消碳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和速率(v)的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填標號)。
A.K積、K消均增加 B.v積減小,v消增加
C.K積減小,K消增加 D.v消增加的倍數(shù)比v積增加的倍數(shù)大
②在一定溫度下,測得某催化劑上沉積碳的生成速率方程為v=k·p(CH4)·[p(CO2)]-0.5(k為速率常數(shù))。在p(CH4)一定時,不同p(CO2)下積碳量隨時間的變化趨勢如圖所示,則pa(CO2)、pb(CO2)、pc(CO2)從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A~H均為中學化學中常見的物質,A、B、H為氣體,反應①是重要的工業(yè)反應,它們之間有如下轉化關系(反應中生成的水已略去)。
請回答以下問題:
(1)B是_____,D是_____,G是_____,H是_____(填化學式)。
(2)工業(yè)上常利用反應①制取漂白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氣中的CO2作用,即產(chǎn)生有漂白、殺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
(3)A中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
(4)F在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為_________。
(5)上述反應中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_______(填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是單質,其中A是金屬,各種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如圖:
根據(jù)圖示轉化關系回答: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
A___,B___,乙___,丁___。
(2)寫出下列變化的化學方程式。
①A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
②甲與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NA表示阿伏德羅常數(shù),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標準狀況下,22.4L H2O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 NA
B. 通常狀況下,NA 個CO2分子占有的體積為22.4L
C. 物質的量濃度為1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個數(shù)為2NA
D. 常溫常壓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離子數(shù)為0.02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丁苯酞(J)是治療輕、中度急性腦缺血的藥物,合成J的一種路線如下:
已知:①R-Br
②E的核磁共振氫譜只有一組峰;
③C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④J是一種酯,分子中除苯環(huán)外還含有一個五元環(huán)。
回答下列問題:
(1)由A生成B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其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
(2)D的化學名稱是__________,由D生成E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3)J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
(4)G的同分異構體中核磁共振氫譜有4組峰且能與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寫出一種即可);
(5)由甲醛和化合物A經(jīng)下列步驟可得到2—苯基乙醇:A KL。反應條件1為__________;反應條件2所選擇的試劑為__________;L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化學反應方程式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CuCO3+2NaOH=Cu(OH)2↓+Na2CO3 Cu2++2OH-=Cu(OH)2↓
B.Ba(OH)2+H2SO4=BaSO4↓+2H2O Ba2++SO=BaSO4↓
C.AgNO3+NaCl=AgCl↓+NaNO3 Ag++Cl-=AgCl↓
D.Cu(OH)2+H2SO4=CuSO4+2H2O OH-+H+=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