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銅及其化合物在生產(chǎn)生活中有廣泛應用,銅在化合物中的常見化合價有+l、+2。已知Cu2O與稀硫酸反應,溶液呈藍色。
(1)工業(yè)上可用Cu2S+O22Cu+SO2反應制取粗銅,當有32gCu2S消耗時,電子轉(zhuǎn)移數(shù)目是 。
(2)將少量銅絲放入適量的稀硫酸中,溫度控制在50℃,加入H2O2,反應一段時間后,升溫到60℃,再反應一段時間后可制得硫酸銅,溫度控制在50℃-60℃的兩個原因除了加快反應速率外,還有 。在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和NaCl溶液加熱,生成CuCl沉淀,寫出生成CuCl的離子方程式 。
(3)某小組同學在做銅與濃硫酸反應的實驗時,發(fā)現(xiàn)銅片表面有黑色固體生成。
①甲同學猜想:黑色固體是未來得及溶解于酸的CuO, 其猜想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Cu + H2SO4
②乙同學認為:黑色固體除CuO外還可能含有Cu2S和CuS.其理由可能是 (填字母)
a.Cu2S和CuS都是黑色的
b.銅與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反應,還可能放出O2
c.濃硫酸是氧化劑,銅是還原劑,Cu的化合價上升與S的化合價下降有多種可能
(4)現(xiàn)向Cu、Cu2O和CuO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 L 0.6 mol/L HNO3溶液恰好使混合物溶解,同時收集到2240 mL NO氣體(標準狀況)。Cu2O跟稀硝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若將上述混合物用足量的H2加熱還原,所得到固體的質(zhì)量為 g。若混合物中含0.1 mol Cu,將該混合物與稀硫酸充分反應,至少消耗H2SO4的物質(zhì)的量為 。
(1)1.2NA (1分)
(2)同時防止H2O2分解(1分)
Cu2++2Cl-+SO32-+H2O CuCl↓+ SO42-+2H+(2分)
(3)①CuO+SO2↑+H2O (1分) ②ac(2分)
(4)3 Cu2O +14 H+ + 2 NO3- = 6 Cu2+ + 2 NO↑ + 7 H2O (2分)
16(2分) 0.1 mol(2分)
【解析】
試題分析:(1)Cu2S+O22Cu+SO2反應中,Cu的化合價由+1價降為0價,O的化合價由0價降為-2價,S的化合價由-2價升高為+4價, 32gCu2S的物質(zhì)的量是0.2mol,當有0.2molCu2S消耗時,S元素得到的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是0.2mol×(4+2)=1.2mol,所以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為1.2NA;
(2)溫度過高,過氧化氫易分解,所以為了防止過氧化氫分解,將溫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nèi);在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和NaCl溶液加熱,生成CuCl沉淀,Cu的化合價降低,則S的化合價升高,所以產(chǎn)物中有硫酸根離子生成,所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2++2Cl-+SO32-+H2O CuCl↓+ SO42-+2H+;
(3)①Cu + H2SO4反應中有未溶解于酸的CuO生成,則產(chǎn)物是CuO、二氧化硫、水,配平后的產(chǎn)物是CuO+SO2↑+H2O;
②根據(jù)物質(zhì)的性質(zhì),Cu2S和CuS也是黑色的,且濃硫酸是氧化劑,銅是還原劑,Cu的化合價上升與S的化合價下降有多種可能,所以答案選ac;
(4)Cu2O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NO氣體、水,離子方程式為3 Cu2O +14 H+ + 2 NO3- = 6 Cu2+ + 2 NO↑ + 7 H2O;Cu、Cu2O和CuO組成的混合物與稀硝酸反應最終得到的溶液是硝酸銅溶液,2240 mL NO氣體(標準狀況)的物質(zhì)的量是0.1mol,根據(jù)N元素守恒,則Cu(NO3)2的物質(zhì)的量是(1L×0.6mol/L-0.1mol)/2=0.25mol,則用氫氣還原該混合物得到的固體是Cu,所以Cu的物質(zhì)的量是0.25mol,質(zhì)量是16g;由以上計算可知,混合物中Cu元素的物質(zhì)的量是0.25mol,由Cu元素守恒可得:2×n(Cu2O)+n(CuO)+0.1mol=0.25mol,由氧化還原反應得失電子守恒可知:0.1×2+2×n(Cu2O)=0.1mol×3,解之得:n(Cu2O)=0.05mol,n(CuO)=0.05mol,混合物中,0.1mol Cu不與稀H2SO4反應,0.05molCu2O、0.05molCuO與稀H2SO4反應,根據(jù)Cu2O、CuO中氧原子與H2SO4反應結合H+生成H2O,可得n(H2SO4)=0.05mol+0.05mol=0.1mol。
考點:考查混合物的計算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江西省上學期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
A.NaAlO2溶液中通入過量的CO2:2AlO+3H2O+CO2===2Al(OH)3↓+CO
B.明礬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SO完全沉淀:Al3++Ba2++SO+3OH-===BaSO4↓+Al(OH)3↓
C.200 mL 2 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11.2 L標準狀況下的氯氣:
4Fe2++6Br-+5Cl2=4Fe3++3Br2+10Cl-
D.在強堿溶液中次氯酸鈉與Fe(OH)3反應生成Na2FeO4:
3ClO-+2Fe(OH)3===2FeO+3Cl-+H2O+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江西省新余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M是苯的同系物,其結構為,則M的結構式共有
A.16 種 B.12 種 C.8種 D.10 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江西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銻(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我國銻的蘊藏量為世界第一,從硫化物中提取單質(zhì)銻一般是先在高溫下將硫化物轉(zhuǎn)化為氧化物,再用碳還原:
①2Sb2S3+3O2+6FeSb4O6+6FeS②Sb4O6+6C4Sb+6CO↑,關于反應①、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反應①②中的氧化劑分別是、
B.反應②說明高溫下C的還原性比Sb強
C.反應①中每生成1mol FeS時,共轉(zhuǎn)移3mol電子
D. 每生成4mol Sb時,反應①與反應②中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江西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屑,反應完全后將固體濾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若濾出的固體中只有銅,則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陽離子是Fe2+,一定不含Cu2+
B.若濾出的固體中只有銅,則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陽離子是Fe2+,可能含Cu2+和Fe3+
C.若濾出的固體中含有鐵和銅,則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陽離子是Fe2+,一定不含Cu2+和Fe3+
D.若濾出的固體中只有銅,則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陽離子是Fe3+和Fe2+,一定不含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江西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鋰離子電池已經(jīng)成為應用最廣泛的可充電電池。某種鋰離子電池的結構示意圖如圖,其中兩極區(qū)間的隔膜只允許Li+通過。電池充電時的總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LiCoO2===Li1-xCoO2+xLi。關于該電池的推論錯誤的是( )。
A.放電時,Li+主要從負極區(qū)通過隔膜移向正極區(qū)
B.放電時,負極反應xLi-xe-===xLi+
C.充電時,將電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
D.充電時,負極(C)上鋰元素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江西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25℃時,1.0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數(shù)目為0.2NA
B.標準狀況下,2.24L Cl2與過量稀NaOH溶液反應,轉(zhuǎn)移的電子總數(shù)為0.2NA
C.室溫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碳原子數(shù)目為1.5NA
D.標準狀況下,22.4L 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為1.0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江西省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取8.34 g FeSO4·7H2O樣品加熱,其受熱脫水過程的熱重曲線(樣品質(zhì)量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則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溫度為78℃時固體物質(zhì)M的化學式為FeSO4?4H2O
B.溫度為l59℃時固體物質(zhì)N的化學式為FeSO4?H2O
C.在隔絕空氣條件下,N得到P的化學方程式為:FeSO4 FeO+SO3↑
D.固體P隔絕空氣加熱至650℃,得到一種固體物質(zhì)Q,同時有三種無色氣體生成,Q的化學式為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同步]2015年課時練(魯科版必修2)課時16苯的結構和性質(zhì)(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等體積的苯、汽油和水在試管中充分混合后靜置。下列圖示現(xiàn)象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