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與純水的電離相似,液氨中存在著微弱的電離:2NH3?NH4++NH2-,以下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液氨中含有H2O,NH3•H2O,NH3,NH4+,NH2-等微粒
B.液氨中c(NH4+)•c(NH2-)是一個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的常數(shù)
C.液氨的電離達到平衡時c(NH3)=c(NH4+)=c(NH2-
D.任何溫度下,只要不加入其他物質(zhì),液氨中c(NH4+)和c(NH2-)一定相等

分析 A.可逆反應中的各種微粒都共存;
B.液氨中 c(NH4+)與 c(NH2-)的乘積只與溫度有關,電離是吸熱過程;
C.液氨與水的電離相似,為微弱電離,所以液氨中主要存在NH3
D.只要不破壞氨分子的電離平衡,液氨中存在c(NH4+ )=c(NH2-).

解答 解:A.液氨電離中存在電離平衡,所以液氨中含有 NH3、NH4+、NH2-粒子,不含水分子,故A錯誤;
B.液氨中c(NH4+)與c(NH2-)的乘積只與溫度有關,與溶液的濃度無關,所以只要溫度一定,液氨中c(NH4+ )與c(NH2-)的乘積為定值,電離是吸熱過程,升溫平衡正向進行,液氨中c(NH4+)•c(NH2-)是一個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常數(shù),故B錯誤;
C.液氨與水的電離相似,為微弱電離,所以液氨中主要存在NH3,所以液氨的電離達到平衡時,c(NH3)>c(NH4+)=c(NH2-),故C錯誤;
D.根據(jù)2NH3?NH4++NH2-知,液氨電離出NH4+、NH2-的個數(shù)比為1:1,所以只要不加入其它物質(zhì),液氨中c(NH4+)與c(NH2-)總是相等,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為高頻考點,正確理解弱電解質(zhì)電離特點是解本題關鍵,注意液氨中 c (NH4+ )與 c (NH2-  )的乘積只與溫度有關,與溶液的濃度無關,易錯選項是B,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9.四氯化錫是無色液體,熔點-33℃,沸點114℃.氯氣與金屬錫在加熱時反應可以用來制備SnCl4,SnCl4極易水解,在潮濕的空氣中發(fā)煙.實驗室可以通過圖裝置制備少量SnCl4 (夾持裝置略).

(1)儀器C的名稱為:蒸餾燒瓶;
(2)裝置Ⅰ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3)裝置Ⅱ中的最佳試劑為飽和氯化鈉溶液,裝置Ⅶ的作用為防止空氣中水蒸氣進入Ⅵ中,SnCl4水解;
(4)若裝置連接順序為Ⅰ-Ⅱ一Ⅳ一Ⅴ一Ⅵ一Ⅶ,在Ⅳ中除生成SnCl4外,還會生成的含錫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H2SnO3或SnO2,或Sn(OH)4或H4SnO4
(5)Ⅳ中加熱的作用之一是促進氯氣與錫粉反應,加熱的另一作用為加熱促使SnCl4氣化,使SnCl4從反應混合物中分離出去;
(6)若Ⅳ中用去錫粉11.9g,反應后,Ⅵ中錐形瓶里收集到23.8g SnCl4,則SnCl4的產(chǎn)率為9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少量的CO2通入NaClO溶液中發(fā)生反應:NaClO+CO2+H2O=NaHCO3+HClO,說明酸性強弱的順序為H2CO3>HClO>HCO3-
B.金剛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質(zhì),不可能與氧氣發(fā)生反應
C.濃H2SO4具有強氧化性,常溫下就能與金屬Cu發(fā)生劇烈反應
D.NO2與H2O 反應的過程中,被氧化的氮原子與被還原的氮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A.Cu+2HCl═CuCl2+H2B.Al2O3+3H2O═2Al(OH)3
C.Mg(OH)2   $\frac{\underline{\;\;△\;\;}}{\;}$ MgO+H2OD.Ba(OH)2+SO2═Ba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我國古代科技高度發(fā)達,下列有關古代文獻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明朝的《本草綱目》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創(chuàng)始,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指蒸鍋),蒸令氣上,用器承滴露.”該段文字記載了白酒(燒酒)的制造過程中采用了蒸餾的方法來分離和提純
B.漢朝的《淮南萬畢術》、《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白青(堿式碳酸銅)得鐵化為銅”,“石膽…能化鐵為銅”都是指銅可以采用濕法冶煉
C.清初《泉州府志》物產(chǎn)條載:“初,人不知蓋泥法,元時南安有黃長者為宅煮糖,宅垣忽壞,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該段文字記載了蔗糖的分離提純采用了黃泥來吸附紅糖中的色素
D.晉代葛洪的《抱樸子》記載“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成丹砂”,是指加熱時丹砂(HgS)熔融成液態(tài),冷卻時重新結(jié)晶為HgS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在體積都為0.1L,c(H+)為0.01mol•L-1的鹽酸和醋酸溶液中,各投入0.65g鋅粒,則如圖所示比較符合客觀事實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下列反應為吸熱反應的有①④⑥.
①CaCO3分解 ②鈉與水反應 ③硫在O2中燃燒 ④CO2+C$\frac{\underline{\;\;△\;\;}}{\;}$2CO  ⑤CaO+H2O═Ca(OH)2⑥C+H2O(g)$\frac{\underline{\;高溫\;}}{\;}$CO+H2  ⑦N2與H2合成NH3  ⑧NaOH和CH3COOH的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乙酸異戊酯是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實驗室制備乙酸異戊酯的反應、裝置示意圖如圖1,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


相對分子質(zhì)量密度/(g•cm-3沸點/℃水中溶解性
異戊醇880.8123131微溶
乙酸601.0492118
乙酸異戊酯1300.8670142難溶
實驗步驟:
在A中加入4.4g的異戊醇、6.0g的乙酸、數(shù)滴濃硫酸和2~3片碎瓷片.開始緩慢加熱A,回流50min.反應液冷至室溫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別用少量水、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和水洗滌;分出的產(chǎn)物加入少量無水MgSO4固體,靜置片刻,過濾除去MgSO4固體,進行蒸餾純化,收集140~143℃餾分,得乙酸異戊酯3.9g.
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B的名稱是球形冷凝管.
(2)在洗滌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洗掉大部分硫酸和醋酸,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洗掉碳酸氫鈉.
(3)在洗滌、分液操作中,應充分振蕩,然后靜置,待分層后d(填標號).
a.直接將乙酸異戊酯從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將乙酸異戊酯從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將水層從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將乙酸異戊酯從下口放出
d.先將水層從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將乙酸異戊酯從上口倒出
(4)本實驗中加入過量乙酸的目的是提高醇的轉(zhuǎn)化率.
(5)實驗中加入少量無水MgSO4的目的是干燥乙酸異戊酯.
(6)在蒸餾操作中,儀器選擇及安裝都正確的是圖2中的b(填標號).
(7)本實驗的產(chǎn)率是c(填標號).
a.30%   b.40%   c.60%   d.90%
(8)在進行蒸餾操作時,若從130℃便開始收集餾分,會使實驗的產(chǎn)率偏高(填“高”或“低”) 原因是會收集少量未反應的異戊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1.圖為工業(yè)合成氨生產(chǎn)簡易流程圖:

回答下列問題:
(1)合成氨所需的氮氣來源于空氣;合成氨所需的原料氣氫氣可由天然氣制備,其主要反應為CH4(g)+H2O(g)=CO(g)+3H2(g);CH4和O2的反應:2CH4(g)+O2(g)=2CO(g)+4H2(g).CH4和H2O(g)及富氧空氣(O2含量較高,不同富氧空氣中氧氣含量不同)混合反應,產(chǎn)物氣體組成如表:
氣體COH2N2O2
體積(L)2560152.5
計算該富氧空氣中O2和N2的體積比V(O2):V(N2)=2:3.
(2)在合成氨的原科氣中混有的雜質(zhì)必須除去的原因是防止催化劑中毒;
上述流程中熱交換器的作用是熱交換器是利用合成氨和氨冷凝放出的熱量來加熱原料氣體或預熱反應混合氣.從合成塔出來的混合氣體,通常僅含有15%(體積分數(shù))的氨.為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將N2,H2循環(huán)利用.
(3)合成氮為放熱反應,但工業(yè)上采用400℃-500℃的溫度,主要原因是:
①該溫度范圍內(nèi)反應速率較快.②該溫度下催化劑的活性較大.
(4)氨可與CO2反應制備尿素(CO(NH22],反應過程分為兩步,試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①氮氣與二氧化碳在加熱加壓條件下化合生成氨基甲酸銨(H2NCOONH4):2NH3+CO2$\stackrel{加熱加壓}{→}$H2NCOONH4
②氨基甲酸銨受熱分解為尿素與水:H2NCOONH4$\stackrel{△}{→}$CO(NH22+H2O.
(5)新法合成氨常采用電解法合成.即常壓下將氫氣和用氫氣稀釋的氮氣分別通入一個加熱到570℃的電解池中,氫氣和氮氣在電極上合成了氨,大大提高了氨的產(chǎn)率.新法合成氨所用的電解質(zhì)能傳導H+,則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N2+6H++6e-═2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