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某興趣小組為探究溫度、壓強對可逆反應A(g)+B(g)?C(g)+D(s)的影響,進行了如下實驗:恒溫條件下,往一個容積為10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A和1molB,反應達平衡時測得容器中各物質的濃度為[濃度1].然后改變外界條件又做了兩組實驗:①只升高溫度;②只改變體系壓強;分別測得新平衡時容器中各成分的濃度為[濃度2]、[濃度3].
請找
ABC
濃度10.05mol•L-1amol•L-10.05mol•L-1
濃度20.078mol•L-10.078mol•L-10.122mol•L-1
濃度30.06mol•L-10.06mol•L-10.04mol•L-1
濃度40.07mol•L-10.07mol•L-10.098mol•L-1
出實驗操作①②與實驗數(shù)據(jù)[濃度2]、[濃度3]的對應關系,并分析下列結論,其中錯誤的是( 。
A.由[濃度3]與[濃度1]的比較,可判斷出正反應是放熱反應
B.由[濃度2]與[濃度1]的比較,可判斷平衡移動的原因是升高溫度
C.[濃度1]中a=0.05mol•L-1
D.該組某學生在實驗①過程中,測得各物質在某一時刻的濃度為[濃度4].與[濃度1]比較,可發(fā)現(xiàn)該同學在測定[濃度4]這組數(shù)據(jù)時出現(xiàn)了很大的誤差

分析 A、根據(jù)[濃度2]與[濃度1]中的濃度變化判斷正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反應;
B、根據(jù)[濃度3]與[濃度1]中反應物、生成物濃度變化分析是增大壓強還是減小壓強;
C、根據(jù)反應的方程式A(g)+B(g)?C(g)+D(s)來判斷,在恒溫條件下往一個容積為10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A和1molB,反應達平衡時,第Ⅰ組消耗的B的物質的量與A的物質的量相等;
D、根據(jù)等效平衡和極性轉化法進行判斷.

解答 解:A、升高溫度后,反應物A、B的濃度增大,C的濃度減小,說明化學平衡向著逆向移動,可判斷出正反應是放熱反應,故A正確;
B、由于D是固體,該反應在正反應是體積縮小的反應,由[濃度3]與[濃度1]的比較,[濃度3]反應物濃度增加、生成物濃度減小,平衡向著逆向移動,說明是減小了壓強,故B錯誤;
C、反應A(g)+B(g)?C(g)+D(s)中,A和B加入的物質的量相等,化學計量數(shù)相等,所以反應達平衡時,第Ⅰ組消耗的B的物質的量與A的物質的量相等,故a=0.05,故C正確;
D、將C的濃度完全轉化成A、B的濃度,A、B的濃度都為0.168mol/L,物質的量為1.68mol,最初加入的A、B的物質的量均為1mol,顯然在測定過程中出現(xiàn)了很大誤差,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題目難度中等,充分考查了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靈活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醇脫水是合成烯烴的常用方法,實驗室合成環(huán)己烯的反應如圖1和實驗裝置如圖2:可能用到的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
相對分
子質量
密度
(g•cm-3
沸點
溶解性
環(huán)己1000.9618161微溶于水
環(huán)己烯820.810283難溶于水
合成反應:在a中加入20g環(huán)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卻攪動下慢慢加入1mL濃硫酸,b中通入冷卻水后,開始緩慢加熱a,控制餾出物的溫度不超過90℃.
分離提純:反應粗產(chǎn)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別用少量5%碳酸鈉溶液和水洗滌,分離后加入無水氯化鈣顆粒,靜置一段時間后棄去氯化鈣,最終通過蒸餾得到純凈環(huán)己烯10g.
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b的名稱是直形冷凝器.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如果加熱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忘記加瓷片,應該采取的正確操作是D(填正確答案標號).
A.立即補加B.重新配料C.不需補加 D.冷卻后補加
(3)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須清洗干凈并檢漏;在本實驗分離過程中,產(chǎn)物應該從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填“上口倒出”或“下口倒出”).
(4)分離提純過程中加入無水氯化鈣的目的是干燥.
(5)在環(huán)己烯粗產(chǎn)物蒸餾過程中,不可能用到的儀器有C(填正確答案標號).
A.蒸餾燒瓶B.溫度計C.分液漏斗D.冷凝管E.接收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各組中的兩種物質相互反應時,無論哪種過量,都可用同一個離子方程式表示的是:①氯氣與鐵粉反應  ②碳酸鈉溶液與鹽酸  ③硫酸鋁溶液與氨水  ④偏鋁酸鈉溶液與鹽酸  ⑤碘化亞鐵溶液與氯水  ⑥碳酸氫鈣溶液與澄清石灰水( 。
A.②③⑥B.③⑥C.①②④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化學在環(huán)境保護、資源利用等與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密切相關的領域發(fā)揮著積極作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PEC藍”是2014年新的網(wǎng)絡詞匯,形容2014年APEC會議期間北京藍藍的天空.說明京津冀實施道路限行和污染企業(yè)停工等措施,對減輕霧霾、保證空氣質量是有效的
B.“地溝油”經(jīng)過加工處理后,可以用來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C.生石灰、鐵粉、硅膠是食品包裝中常用的干燥劑
D.有機垃圾發(fā)酵生產(chǎn)沼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在一定條件下,將1.00molN2(g)與3.00molH2(g)混合于一個10.0L密閉容器中,在不同溫度下達到平衡時NH3(g)的平衡濃度如圖所示.其中溫度為T1時平衡混合氣體中氨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25.0%.
(1)當溫度由T1變化到T2時,平衡常數(shù)關系K1>K2(填“>”,“<”或“=”),焓變△H<0.(填“>”或“<”)
(2)該反應在T1溫度下5.0min達到平衡,這段時間內(nèi)N2的化學反應速率為0.008mol/(L.min).N2的轉化率40%
(3)T1溫度下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1=18.3.
(4)T1溫度時,若測得高爐中c(N2)=0.5mol/L,c(H2)=0.5mol/L,c(NH3)=0.5mol/L在這種情況下,該反應是否處于平衡狀態(tài)否(填是或否),此時反應速率是v正>v逆(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將反應Cu(s)+2Ag+(aq)═Cu2+(aq)+2Ag(s)設計成原電池,某一時刻的電子流向及電流計(G)指針偏轉方向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KNO3鹽橋中的K+移向Cu(NO32溶液
B.Cu作負極,發(fā)生還原反應
C.電子由AgNO3溶液通過鹽橋移向Cu(NO32溶液
D.工作一段時間后,AgNO3溶液中c(Ag+)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寫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稱或結構簡式:
①2.4-二甲基-3-乙基戊烷.
②2,5二甲基 2,4己二醇的結構簡式:HO-C(CH32-CH2-CH(OH)-CH(CH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①標準狀況下,22.4L CH4;②1.5mol NH3;③1.806×1024個H2O;④標準狀況下,73g HCl.所含H原子個數(shù)由多到少的順序是(填寫編號)③>②>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強弱,設計了如下實驗:

(1)檢查氣體發(fā)生裝置A的氣密性的操作是關閉止水夾b,打開活塞a,向分液漏斗中注水,若水不能順利流下,則氣密性良好.
(2)實驗過程如下: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結論
打開活塞a,向圓底燒瓶中滴入適量濃鹽酸;然后關閉活塞a,點燃酒精燈D裝置中:溶液變紅色;E裝置中:水層溶液變黃色,振蕩后CCl4層無明顯變化Cl2、Br2、Fe3+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Cl2>Br2>Fe3+
(3)因忙于觀察和記錄,沒有及時停止反應,D裝置中又有新的變化:紅色慢慢褪去.
①為了探究溶液“紅色慢慢褪去”的原因,進行如下實驗.
取D中溶液于試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紅褐色沉淀生成,則溶液中一定存在Fe3+.取D中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KSCN溶液,最終得到紅色溶液.實驗證明“紅色慢慢褪去”的原因是過量氯氣和SCN-反應2SCN-+Cl2=2Cl-+(SCN)2,使SCN-濃度減小,則使Fe3++3SCN-?Fe(SCN)3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而褪色.
②猜測SCN-可能被Cl2氧化了,又進行了如下研究.
資料顯示:
SCN-的電子式為,認為SCN-中碳元素沒有被氧化,理由是SCN-中碳元素是最高價態(tài)+4價.取D中溶液于試管中,加入用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由此證明SCN-中被氧化的元素是硫元素.通過實驗證明了SCN-中氮元素轉化為NO3-,若SCN-與Cl2反應生成1mol CO2,則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是16mol.
(4)整套實驗裝置存在一處明顯不足,請在下面的方框內(nèi)畫出相應的改進裝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