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6.已知可逆反應:N(g)+M(g)?P(g)+Q(g)△H>0,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要增大M的轉化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可以采取的措施為BC(填字母).
A.加入一定量M              B.加入一定量N

溫度/℃600700
平衡常數K1K2
C.將生成的氣體P液化分離
D.縮小反應容器的體積
(2)不同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如下:則K1< (填“>”或“<”)K2
(3)某溫度下,反應物的起始濃度[M]=1.0mol•L-1,[N]=2.4mol•L-1,達到平衡后,M的轉化率為60%,此時N的轉化率為25%,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c=0.5.

分析 (1)若要增大M的轉化率,需要平衡正向進行,兩種反應物增加一種會提高另一種物質的轉化率,結合平衡移動原理分析選項;
(2)反應是吸熱反應,升溫平衡正向進行,平衡常數增大;
(3)依據平衡三行計算列式計算,
                N(g)+M(g)?P(g)+Q(g)
起始量(mol/L)  2.4     1.0    0     0
變化量(mol/L)  0.6     0.6    0.6    0.6
平衡量(mol/L)  1.8     0.4    0.6    0.6
轉化率=$\frac{消耗量}{起始量}$×100%,
平衡常數K=$\frac{生成物平衡濃度冪次方乘積}{反應物平衡濃度冪次方乘積}$.

解答 解:(1)N(g)+M(g)?P(g)+Q(g)△H>0,反應是氣體體積不變的吸熱反應,
A.加入一定量M平衡正向進行,但M的轉化率減小,故A錯誤;
B.加入一定量N會提高M的轉化率,故B正確;
C.將生成的氣體P液化分離,平衡正向進行,可以提高M的轉化率,故C正確;
D.縮小反應容器的體積,體系壓強增大,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平衡不變,故D錯誤;
故答案為:BC;
(2)N(g)+M(g)?P(g)+Q(g)△H>0,反應是氣體體積不變的吸熱反應,升溫平衡正向進行,平衡常數增大,則K1<K2,
故答案為:<;
(3)依據平衡三行計算列式計算,
               N(g)+M(g)?P(g)+Q(g)
起始量(mol/L) 2.4     1.0    0     0
變化量(mol/L) 0.6    0.6    0.6   0.6
平衡量(mol/L) 1.8    0.4    0.6   0.6
N的轉化率=$\frac{消耗量}{起始量}$×100%=$\frac{0.6mol/L}{2.4mol/L}$×100%=25%,
平衡常數K=$\frac{生成物平衡濃度冪次方乘積}{反應物平衡濃度冪次方乘積}$=$\frac{0.6×0.6}{1.8×0.4}$=0.5,
故答案為:25%,0.5.

點評 本題考查了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平衡常數隨溫度變化、平衡計算應用,掌握基礎是解題關鍵,題目較簡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為了測定含氰廢水中CN-的含量,某化學小組利用圖1裝置進行實驗.關閉活塞a,將100ml含氰廢水與過量NaClO溶液置于裝置B的圓底燒瓶中充分反應,打開活塞b,滴入稀硫酸溶液,然后關閉活塞b.

已知裝置B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為:
CN-+ClO-=CNO-+Cl-
2CNO-+2H++3ClO-=N2↑+2CO2↑+3Cl-+H2O
副反應為:Cl-+ClO-+2H+=Cl2↑+H2O
(1)裝置D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CO2和水蒸氣進入C裝置.
(2)反應過程中,裝置C中的實驗現象為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的紅色逐漸褪色.
(3)待裝置B中反應結束后,打開活塞a,緩慢通入一段時間的空氣,目的是將反應產生的CO2全部排入C裝置并被Ba(OH)2完全吸收
(4)反應結束后,裝置C中生成39.4mg沉淀,則廢水中C(CN-)=0.002mol.L-1
(5)對上述實驗裝置進行合理改進,可通過直接測量裝置C反應前后的質量變化,測定廢水中CN-的含量.設計合理實驗方案在裝置B、C之間依次連接盛有CCl4、濃硫酸的洗氣瓶.
儀器自選.供選擇的試劑:濃硫酸、NaOH溶液、飽和食鹽水、飽和NaHCO3溶液、CCl4
(6)利用如圖2所示裝置可以除去廢水中的CN-.控制溶液PH為5.2--6.8時,CN-轉化為C2O42-和NH4+
①氣體a的化學式為H2
 ②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CN-+4H2O-2e-=C2O42-+2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已知醛和醛之間可發(fā)生加成反應,下列物質不是醛加成產物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2Na2CO3•3H2O2是一種新型的氧系漂白劑.某實驗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Ⅰ.實驗制備
實驗原理:2Na2CO3+3H2O2=2Na2CO3•3H2O2
實驗步驟:取3.5g Na2CO3溶于10mL H2O,加入0.1g穩(wěn)定劑,用磁力攪拌器攪拌完全溶解后,將6.0mL 30%H2O2在15min內緩慢加入到三頸燒瓶中,實驗裝置如圖.
反應1小時后,加入1g氯化鈉后,靜置結晶,然后抽濾,干燥一周后,稱重.
(1)裝置中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
(2)使用冷水浴的作用是防止溫度過高,H2O2分解.
(3)加入適量NaCl固體的原因是:降低產品的溶解度(鹽析作用)或便于析出晶體.
(4)2Na2CO3•3H2O2極易分解,其反應方程式可表示為2(2Na2CO3•3H2O2)═4Na2CO3+6H2O+3O2↑.
Ⅱ.活性氧含量測定
準確稱取試樣0.2000g,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100mL濃度為6%的硫酸溶液,用0.0200mol/L高錳酸鉀標準溶液滴定,記錄高錳酸鉀標準溶液消耗的體積為32.70mL.
活性氧含量計算公式:Q%=(40cV/m)×100%[c-KMnO4標準溶液濃度(mol/L);V-消耗的KMnO4標準溶液體積(L);m-試樣質量(g)]
(5)滴定終點的判斷依據為溶液由無色呈紫色且30s內不褪色.
(6)滴定過程中涉及的化學方程式5(2Na2CO3•3H2O2)+6KMnO4+19H2SO4=3K2SO4+6MnSO4+10Na2SO4+10CO2↑+15O2↑+34H2O.
(7)活性氧含量為13.08%.
Ⅲ.產品純度的測定
(8)為了測定產品中2Na2CO3•3H2O2的質量分數,設計了幾種方案,涉及不同的反應原理.
方案一  將試樣與MnO2混合均勻,向混合物中滴加水,測生成氣體的體積,進而進行計算.
方案二將試樣與足量的氯化鋇(或氯化鈣等)溶液反應后,過濾,干燥所得沉淀,稱量沉淀的質量(或試樣與足量稀硫酸反應后,經除雜干燥后,測二氧化碳的體積,進行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運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元素的化學性質隨著相對原子質量的遞增而呈周期性變化
B.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價
C.原子序數越大,原子半徑越大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周期性變化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鋁是一種重要的金屬,在生產、生活中具有許多重要的用途,如下框圖是從鋁土礦中制備鋁的工藝流程:

已知:①鋁土礦的主要成分是Al2O3,此外還含有少量SiO2、Fe2O3等雜質;②溶液中的硅酸鈉與偏鋁酸鈉反應,能生成硅鋁酸鹽沉淀,化學方程式為:2Na2SiO3+2NaAlO2+4H2O═Na2Al2Si2O8↓+2H2O+4NaOH
回答下列問題:
(1)溶解鋁土礦時,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OH-+Al2O3═2AlO2-+H2O、SiO2+2OH-═SiO32-+H2O.
(2)濾渣A的主要成分是Fe2O3、Na2Al2SiO8;硅鋁酸鹽沉淀寫成氧化物的形式是Na2O•Al2O3.•2SiO2
(3)在工藝流程第三步中,選用二氧化碳作酸化劑而不使用鹽酸的原因是鹽酸是強酸,Al(OH)3溶于強酸而不溶于弱酸,通入二氧化碳是為了提高Al2O3的提取率.
(4)若該工廠用mkg鋁土礦共制得nkg Al(假設每步反應進行完全),則鋁土礦中Al2O3的質量分數為5100n/27m%或 1700n/9m%.
(5)若將鋁溶解,下列試劑中最好選用B(填編號).
A.濃硫酸B. 稀硫酸C.稀HNO3   D.濃HNO3
(6)電解冶煉鋁時用Na3AlF6作助熔劑,Na3AlF6是配合物,其中內界是[AlF6]3-,配位數為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用NA為阿伏加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2.24LCHCl3中含有碳氯鍵數目為0.3NA
B.25℃時,0.1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的數目為0.02NA
C.28gN2和CO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分子數為NA
D.1molNa2O和1mol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離子總數為7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某氮鋁化合物X具有耐高溫、抗沖擊、導熱性好等優(yōu)良性質,廣泛用于陶瓷工業(yè)等領域.
(1)基態(tài)氮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3
(2)與N3-互為等電子體的離子有SCN-(任寫一種).工業(yè)上用氧化鋁與氮氣和碳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X和CO,X的晶體結構如圖所示,其化學式為AlN,工業(yè)制備X的化學方程式為Al2O3+N2+3C=2AlN+3CO.
(3)X晶體中包含的化學鍵類型為AB(填字母).
A.共價鍵        B.配位鍵        C.離子鍵       D.金屬鍵
X晶體中氮原子的雜化類型為sp3雜化.
(4)已知氮化硼與X晶體類型相同,且氮化硼的熔點比X高,可能的原因是氮化硼與氮化鋁均為原子晶體,且硼原子半徑小于鋁原子半徑,B-N鍵鍵能大于Al-N鍵鍵能.
(5)若X的密度為ρ g•cm-3,則晶體中最近的兩個Al原子的距離為$\frac{\sqrt{2}}{2}$×$\root{3}{\frac{164}{ρ{N}_{A}}}$ cm.(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用NA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通常情況下,氯化鈉、氯化艷、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晶體結構分別如圖所示:

下列關于這些晶體結構和性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干冰的晶胞中含有6個CO2分子
B.干冰是分子晶體,其中不僅存在分子間作用力,而且也存在共價鍵
C.在二氧化硅晶體中,平均每個Si原子形成4個Si-O共價單鍵
D.同一主族的元素與另一相同元素所形成的化學式相似的物質不一定具有相同的晶體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