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與有機物結構、性質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甲烷和氯氣反應生成一氯甲烷,與苯和硝酸反應生成硝基苯的反應類型相同
B、蛋白質、乙酸和葡萄糖均屬電解質
C、用高錳酸鉀酸性溶液可區(qū)分乙烷和乙烯
D、蔗糖、麥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
考點: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
分析:A.甲烷中H、苯中的H均可發(fā)生取代反應;
B.蛋白質、葡萄糖為非電解質;
C.乙烯可被高錳酸鉀氧化,乙烷不能;
D.蔗糖、麥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但結構不同.
解答: 解:A.甲烷中H、苯中的H均可發(fā)生取代反應,烷和氯氣反應生成一氯甲烷,與苯和硝酸反應生成硝基苯,反應類型均為取代反應,類型相同,故A正確;
B.蛋白質、葡萄糖為非電解質,而乙酸為電解質,故B錯誤;
C.乙烯可被高錳酸鉀氧化,乙烷不能,則用高錳酸鉀酸性溶液可區(qū)分乙烷和乙烯,故C正確;
D.蔗糖、麥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但結構不同,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為高頻考點,把握常見物質的結構、官能團與性質的關系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反應類型、物質鑒別及相關概念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中學化學實驗室中,可通過圖1的方法制得一種常見的有毒氣體Z.X是黑色粉末,W是白色固體(焰色反應透過藍色鈷玻璃呈紫色,可用于制備火柴),且都是常見的氧化劑.
(1)寫出X與W的濃溶液共熱生成Z的離子方程式
 

(2)X與Y混合后共熱可產(chǎn)生一種無毒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圖2是實驗室常見的氣體發(fā)生裝置,此反應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字母編號).實驗過程中,檢驗氣密性之后(氣密性良好),向該裝置中加入粉末狀固體的操作是
 

(3)Z與乙烯加成可得一種有機物,為驗證該有機物中含有與Z相同的元素,請選擇合適的試劑
 
(用字母編號回答).
a.稀鹽酸      b.稀硝酸     c.稀硫酸    d.氫氧化鈉溶液
e.硝酸銀溶液  f.淀粉溶液    g.碘化鉀溶液  h.品紅溶液
(4)在實驗室中制取氣體Z時,通?捎门拍撤N溶液的方法收集Z,則該溶液是
 
;也可用排空氣集氣法收集Z,若用圖3裝置(不能改變瓶口朝向),則氣體應該從
 
(填“m”或“n”)口進.
(5)有人設想利用原電池原理以Z和氫氣制備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同時獲取電能.假設這種想法可行,用石墨作電極材料,用稀鹽酸作電解質溶液,則通入Z的電極為原電池的
 
極,其電極反應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中學化學常見物質A~J之間的轉化關系如下,其中反應①、②、③是工業(yè)上制備I的主要反應原理.已知A~J中除物質C外均含甲元素,A為淡黃色粉末,C由兩種元素組成,其原子個數(shù)比為1:2,D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種鹽.

(1)甲元素的名稱是
 
,工業(yè)上制備I的方法叫做
 

(2)固態(tài)G屬于
 
晶體,C中含有的化學鍵為
 

(3)D與J的溶液混合后的現(xiàn)象是
 

(4)F與碘化氫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5)反應①中有11gC完全反應時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
 
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M是由X、Y兩種位于同周期的元素組成的離子化合物,且X+與氖原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Y元素的最高正價與它的負價代數(shù)和為6.M與相關物質的轉化關系如圖(部分產(chǎn)物已略去):
請回答下列問題:
(1)Y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用惰性電極電解M溶液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2)若A元素是與X位于同一周期的金屬元素,則A的單質與B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若A是一種常見酸性氧化物,且可用于制造玻璃和光導纖維,則A屬于
 
晶體,E溶液與F的水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4)若A與C為同種物質,往足量的E溶液中滴加少量的Na2S溶液,振蕩后無明顯現(xiàn)象,再加入用鹽酸酸化后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E與Na2S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合物A、B、C、D各由兩種元素組成,甲、乙、丙是三種單質.這些常見的化合物與單質之間存在如下關系(已知化合物C是一種有機物),以下結論不正確的是( 。
A、如圖所示的五個轉化關系中,有三個是化合反應
B、上述轉化關系所涉及的化合物中有一種是電解質
C、甲、乙、丙三種單質的晶體不一定均是分子晶體
D、如圖所示的五個轉化關系中,均為放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D、E五種物質有如下轉換關系:
(1)若E是酸酐,且常溫下為易揮發(fā)的固體,則D的化學式為:
 
,在一定溫度、壓強和催化劑作用下提高D轉化為E的措施是
 
;
(2)若組成A的元素均處在短周期,且B和C均為易溶于水的氣體,B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則A的化學式為:
 
;B轉變?yōu)镈的方程式:
 
;
(3)若C是可用作自來水消毒的氣體,D、E是氧化物,D轉變?yōu)镋時增加氧的質量約為D的總質量的25.8%,則A的化學式為:
 
,E的電子式:
 
;
(4)若C是水,B是有機化合物且是同系物中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物質,B和O2反應生成D是優(yōu)點顯著的D的工業(yè)制備方法,E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則A的結構簡式為:
 
;D轉變?yōu)镋的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993年一位農(nóng)民偶然發(fā)現(xiàn)他的一頭小母牛食用腐敗草料后,血液不會凝固.一位化學家由此得到啟發(fā),從腐敗草料中提取出結構簡式為(如圖)的雙香豆素.關于雙香豆素的下列推論中錯誤是( 。
A、有望將它發(fā)展制得一種抗凝血藥
B、它無臭并略具芳香味,因而可用來制備致命性出血型的殺鼠藥
C、1mol雙香豆素在堿性條件下水解可消耗NaOH4mol
D、它易溶于水、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判斷中錯誤的是( 。
A、0.1 mol/L的某堿液其pH小于13而大于7,此堿為弱堿
B、pH=1的某酸稀釋10倍后,1<pH<2,此酸為弱酸
C、pH=13的某堿稀釋10倍后,12<pH<13,此堿為弱堿
D、0.1 mol/L的某酸,被NaOH中和至pH=7時,所反應的NaOH物質的量大于該酸物質的量,則此酸為弱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由地殼中含量第一、第二的兩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具有的性質是( 。
A、高溫下可與生石灰發(fā)生化合反應
B、熔點高
C、與水作用生成相應的酸
D、與碳共熱可發(fā)生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