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表示細胞內(nèi)某些有機物的元素組成和功能關(guān)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 X、Y、Z、P分別為構(gòu)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單位,請回答下列問題:

(1)Ⅰ在小麥種子中主要是指______,其基本單位X是______。

(2)A代表的元素是____,Ⅱ是____,Ⅲ是RNA,Z是_____

(3)Ⅳ一定含有的元素有______。P的結(jié)構(gòu)通式是______,圖中由P形成Ⅳ的反應方式稱為____,Ⅳ的特定功能的發(fā)揮與其_____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若P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r,由多個P形成m條肽鏈,經(jīng)盤曲折疊形成了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e的Ⅳ,則Ⅳ分子中肽鍵的數(shù)目是__________。

【答案】淀粉葡萄糖N、PDNA核糖核苷酸CHON脫水縮合空間結(jié)構(gòu)e-rm/r-18

【解析】

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A代表N、P元素,B代表N元素、X為葡萄糖、Y為脫氧核苷酸、Z為核糖核苷酸、P為氨基酸;表示糖類、表示DNA、表示RNA、表示蛋白質(zhì)。

(1)Ⅰ代表的是多糖,在小麥種子中主要指的是淀粉,淀粉是由葡萄糖脫水縮合而成,故基本單位為葡萄糖。

(2)組成核酸的組成元素是C、H、O、N、P,故A代表的元素是N、P,Ⅱ攜帶遺傳信息主要分布在細胞核則為DNA,RNA的基本單位是核糖核苷酸。

(3)Ⅳ是生命活動的承擔著即蛋白質(zhì),蛋白質(zhì)的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C、H、O、N,其基本單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的方式形成多肽,折疊形成具有空間結(jié)構(gòu)的蛋白質(zhì),設總共有氨基酸x個,則氨基酸的總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rx,由脫水縮合形成m條肽鏈可知,失去的水分子數(shù)為x-m,則失去的水分子的相對分子量為18(x-m),蛋白質(zhì)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總的氨基酸總相對分子量-失去的水分子相對分子質(zhì)量即:e=rx-18(x-m) 得:x=(e-18m)/(r-18),又由于:失去的水分子數(shù)=肽鍵數(shù) 得:x-m=(e-rm)/(r-18)。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大氣細顆粒物吸附的水分中NO2SO2的化學反應是當前霧霾期間硫酸鹽的主要生成路徑。某實驗小組對霧霾的成分進行了驗證,并測定空氣中SO2的含量及探究H2SO3的部分性質(zhì)。

回答下列問題

1硫酸銨是某地PM2.5霧霾的主要成分,收集一定量的霧霾固體進行驗證。

取一定量的霧霾固體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水溶解,把溶液分成兩份盛于試管中:

操作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結(jié)論

向其中一份__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

證明霧霾固體中含有SO42-

向另一份中_____,用鑷子夾持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試管口

試管中有氣泡產(chǎn)生,___________________

證明霧霾固體中含有NH4+。綜合上面實驗,初步說明霧霾固休顆粒中含有(NH4)2SO4

2用如圖所示簡易裝置測定空氣中SO2的含量。

測定原理SO2通入碘的淀粉溶液中,使溶液由藍色變?yōu)闊o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測定方法在某監(jiān)測點,量取5.0mL5.0×10-4mol/L的碘溶液,注入圖中的試管中,加2-3滴淀粉指示劑,此時溶液呈藍色,按圖中裝置連接好儀器,利用止水夾控制,進行抽氣,取下注射器排氣,重復操作直到溶液的藍色全部褪盡為止,共抽取空氣8000.0mL則測得該監(jiān)測點空氣中SO2的含量為_____mg/L。

3探究H2SO3的部分性質(zhì)。

選用下面的裝置和藥品探究H2SO3HClO的酸性強弱

①甲同學認為按照A→C→F→尾氣處理的順序連接裝置,可以證明H2SO3HClO的酸性強弱,乙同學認為該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②丙同學采用間接法證明,實驗方案為按照A→C____(其字母) →尾氣處理順序連接裝置,其中裝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證明H2SO3的酸性強于HClO的酸性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有機物的研究過程中,能測出有機物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儀器是( 。

A. 紅外光譜儀

B. 元素分析儀

C. 質(zhì)譜儀

D. 核磁共振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圖表示細胞四種有機物的組成。依據(jù)生物功能,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A是指________;E在動物細胞內(nèi)是指________,在植物細胞內(nèi)主要是指________。

(2)F是指________;它是由B(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除此之外,脂質(zhì)還包括________________。

(3)C是指________通式是________;C形成G過程的反應叫________

(4)D是指________,H是指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恒溫條件下,欲使CH3COONa的稀溶液中c(CH3COO)/c(Na)比值增大,可在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質(zhì)中的(   )

①固體NaOH ②固體KOH ③固體NaHSO4 ④固體CH3COONa ⑤冰醋酸

A. 只有②⑤ B. 只有①②⑤

C. 只有①② D. 只有②④⑤

【答案】D

【解析】加入固體NaOH,溶液中c(Na)明顯增大,雖然氫氧根離子會抑制醋酸根離子的水解,但是c(CH3COO)的增大一定不明顯,所以c(CH3COO)/c(Na)比值減小,①錯誤。加入固體KOH,氫氧根離子會抑制CH3COONa的水解,c(CH3COO)增大,c(CH3COO)/c(Na)比值增大,②正確。加入固體NaHSO4溶液中c(Na)明顯增大,同時電離出的氫離子會促進CH3COONa的水解,c(CH3COO)減小,c(CH3COO)/c(Na)比值減小,③錯誤。加入固體CH3COONa,增大了溶液中的CH3COONa濃度,濃度越大CH3COONa的水解成都越小,所以c(CH3COO)/c(Na)比值越大,④正確加入冰醋酸,醋酸電離會增大c(CH3COO),c(CH3COO)/c(Na)比值增大,⑤正確。所以正確的是②④⑤,選項D正確。

型】單選題
結(jié)束】
16

【題目】40℃時,在氨水體系中不斷通入CO2,各種離子的變化趨勢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pH9.0時,c(NH4+)>c(HCO3)>c(NH2COO)>c(CO32

B. 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關(guān)系:c(NH4+)c(H+)=2c(CO32)+c(HCO3)+c(NH2COO)+c(OH)

C. 在溶液中pH不斷降低的過程中,有含NH2COOˉ的中間產(chǎn)物生成

D. 隨著CO2的通入,不斷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當光束通過下列分散系:①塵埃的空氣 ②稀硫酸 ③蒸餾水 ④墨水,能觀察到有丁達爾現(xiàn)象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物質(zhì)結(jié)構(gòu)與性質(zhì)】許多過渡元素(如錳、釩、鉻、鐵、銅等)的化合物對化學反應具有良好的催化性;卮鹣铝袉栴}:

(1)基態(tài)鉻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Mn2+的穩(wěn)定性強于Mn3+,其原因是_______。

(2)已知常溫下,H2CrO4的K1=4.1、K2=1×10-5,從結(jié)構(gòu)的角度上看,K2<<K1的原因是_________。已知Cr2(SO4)3的熔點為100℃、沸點為330℃,則Cr2(SO4)3晶體中微粒間的相互作用力是__________。

(3)SO2與氧氣在V2O5催化作用下反應可轉(zhuǎn)化為SO3,則轉(zhuǎn)化過程中_____(填字母)沒有發(fā)生變化。

a.中心原子軌道雜化類型 b.鍵角 c.分子的極性

(4)+5價釩能形成多種含氧酸根鹽,其中某種鈉鹽的酸根離子是一種具有無限鏈狀結(jié)構(gòu)的離子(見下圖),則該酸根離子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

(5)CuSO4溶液中Cu2+是以[Cu(H2O)4]2+形式存在的,向CuSO4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后會得到[Cu(NH3)4]2+,則上述兩種配離子中穩(wěn)定性較強的是_________,N、O、S、Cu四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0.5mol Al2(SO43中含有Al3+的數(shù)目約( )個.
A.3.01×1023
B.6.02×1023
C.0.5
D.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溫度下, 溶液發(fā)生催化分解。不同時刻測得生成的體積(已折算為標準狀況)如下表。

t/min

0

2

4

6

8

10

0.0

9.9

17.2

22.4

26.5

29.9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A. 的平均反應速率:

B. 的平均反應速率:

C. 反應到時,

D. 反應到時, 分解了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