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在某無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離子組是( 。
A.Na+K+ SO42-  HCO3-B.Cu2+  K+ SO42-  NO3-
C.Na+  K+  Cl-    NO3-D.Al3+  K+ SO42-OH-

分析 酸性溶液中含大量的氫離子,根據(jù)離子之間不能結(jié)合生成沉淀、氣體、水等,不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等,則離子大量共存,以此來解答.

解答 解:A.酸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HCO3-,故A不選;
B.Cu2+為藍色,與無色不符,故B不選;
C.該組離子之間吧不反應,可大量共存,且離子均為無色,故C選;
D.酸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OH-,且OH-、Al3+不能共存,故D不選;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離子的共存,為高頻考點,把握常見離子之間的反應為解答關(guān)鍵,側(cè)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復分解反應的判斷,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Ⅰ.高爐煉鐵是冶煉鐵的主要方法,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為
Fe2O3(s)+3CO(g)?2Fe(s)+3CO2(g)△H
(1)已知:Fe2O3(s)+3C(石墨,s)=2Fe(s)+3CO(g)△H1
C(石墨,s)+CO2(g)=2CO(g)△H2
則△H=△H1-3△H2(用含△H1、△H2代數(shù)式表示)
(2)在T℃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64,在2L恒容密閉容器甲和乙中,分別按表所示加入物質(zhì),反應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
Fe2O3COFeCO2
甲/mol1.01.01.01.0
乙/mol1.01.51.01.0
①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轉(zhuǎn)化率為60%.
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填字母).
A.若容器壓強恒定,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B.若容器內(nèi)氣體密度恒定,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C.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大于乙的
D.增加Fe2O3就能提高CO的轉(zhuǎn)化率
II.利用空氣催化氧化法制取聯(lián)氨,其有關(guān)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如圖1所示(R1、R2代表烴基).
①在圖1示的轉(zhuǎn)化中,化合價不變的一種元素是氫或H.
②反應中當有1mol NH3轉(zhuǎn)化為N2H4時,保持溶液中酮的物質(zhì)的量不變,需要消耗O2的物質(zhì)的量為0.25mol.
③在溫度一定和不補加溶液的條件下,緩慢通入NH3、O2混合氣體,并充分攪拌.欲使生成的N2H4中不含NH3,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大混合氣體中氧氣的含量.
        
Ⅲ.采用一種新型的催化劑(主要成分是Cu-Mn的合金),利用CO和H2制備二甲醚(DME).觀察如圖2回答問題:催化劑中$\frac{n(Mn)}{n(Cu)}$約為2.0時最有利于二甲醚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烷烴分子中,一氯取代產(chǎn)物最多的是(  )
A.B.
C.CH3CH2CH2CH2CH2CH3D.CH3CH2CH2CH2CH2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某反應為: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用單線橋表示出該反應中電子轉(zhuǎn)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在答題卡上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事實中不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是( 。
A.密閉、低溫是存放氨水的必要條件
B.實驗室常用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氯氣
C.打開汽水瓶時,有大量氣泡冒出
D.已知合成氨的反應為N2(g)+3H2(g)?2NH3(g)△H=-92.4 kJ/mol,工業(yè)上采用較高溫度和使用催化劑以提高氨氣的產(chǎn)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以下實驗裝置一般不用于物質(zhì)分離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B.淀粉和纖維素C.核糖和脫氧核糖D.丙氨酸、甘氨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實驗操作和數(shù)據(jù)記錄都正確的是( 。
A.用25mL堿式滴定管量取高錳酸鉀溶液,體積為16.60mL
B.用標準Na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鹽酸,用去NaOH溶液20.50mL
C.用10mL量筒量取8.25mL鹽酸
D.用普通pH試紙測得某溶液pH為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4.丙烷制備丙烯已成為制備丙烯的重要方法之一.
方法 I:丙烷脫氫制丙烯:
①C3H8(g)$?_{△}^{催化劑}$  C3H6(g)+H2(g)△H1
方法 II:丙烷氧化脫氫制丙烯:(投料為C3H8和CO2
②C3H8(g)+CO2(g) $?_{△}^{催化劑}$   C3H6(g)+CO(g)+H2O(g)△H2=165kJ•mol-1
③CO2(g)+H2(g) $?_{△}^{催化劑}$  CO(g)+H2O(g)△H3=41kJ•mol-1
已知:
化學鍵C-HC-CC═CH-H
鍵能/kJ•mol-1412348612436
(1)計算△H1=124kJ•mol-1
(2)模擬方法 I制丙烯,在體積可變的反應器中,恒溫,維持體系總壓強恒定為0.1MPa,加入1mol C3H8(g)時體積為50L,再加入8.5mol水蒸汽作為稀釋劑,反應t分鐘達到平衡,測得丙烷0.5mol,已知:分壓=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總壓強.
①計算該溫度下反應I的平衡常數(shù)K=0.005MPa(KP)或0.001(KC).
②常壓下,溫度為600K~1000K,水烴比M=10(水烴比是指投料中水蒸汽和丙烷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時丙烷脫氫平衡轉(zhuǎn)化率與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1,在圖1中畫出水烴比M=8時的曲線.
(3)模擬方法 II制丙烯,在恒溫恒容條件下充入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的丙烷和二氧化碳氣體,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則下列可以判斷容器內(nèi)反應體系達到平衡的是AB.
A.v(C3H8)=v(C3H6)    B.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再變化
C.氣體密度不再變化               D.丙烷和二氧化碳的物質(zhì)的量比值不再變化
(4)在相同條件下模擬方法 I與方法 II,測得丙烷的平衡轉(zhuǎn)化率與溫度的關(guān)系如圖2所示,圖2中方法 II對應的曲線是M(填“M”或“N”),從化學平衡的角度解釋丙烷平衡轉(zhuǎn)化率M高于N的原因方法 II 可看成是發(fā)生反應①和反應③,由于反應③會消耗氫氣,使得反應①的化學平衡向右移動.

(5)恒溫,密閉容器中投入丙烷發(fā)生反應①,某壓強下反應t時刻后測得丙烷的轉(zhuǎn)化率,然后保持其它初始實驗條件不變,分別在不同壓強下,重復上述實驗,經(jīng)過相同時間測得丙烷的轉(zhuǎn)化率隨壓強變化趨勢圖可能圖3中的是A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