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某同學用中和滴定法測定某燒堿樣品的純度,實驗步驟如下:
用中和滴定法測定某燒堿樣品的純度.有以下步驟:
Ⅰ、配制待測液:用托盤天平稱量5.00g燒堿樣品(雜質(zhì)不與鹽酸反應),配成1000mL溶液;
Ⅱ、滴定:取20.00mL所配待測液,用0.1mol.L-1的鹽酸標準溶液進行滴定,達到滴定終點后,重復此操作兩次;
Ⅲ、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
測定序號待測溶液體積
(mL)
所耗鹽酸標準溶液的體積/mL
滴定前滴定后
120.000.5020.78
220.001.221.32
320.001.321.50
根據(jù)上述實驗回答以下問題:
(1)配制待測液時,除燒杯、玻璃杯、膠頭滴管外,還需要的主要玻璃儀器有1000mL容量瓶
(2)盛裝0.1mol.L-1的鹽酸標準溶液應該使用酸式滴定管,滴定時眼睛應注意觀察: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的變
(3)滴定時如果用甲基橙做指示劑,達到滴定的標志是溶液由黃色變?yōu)槌壬,且半分鐘不變?br />(4)下列操作會造成測定結果偏高的是B(填字母序號)
A.用蒸餾水沖洗錐形瓶;
B.在滴定過程中不慎將數(shù)滴酸液滴在錐形瓶外;
C.讀數(shù)時,滴定前仰視,滴定后俯視.
(5)計算燒堿樣品的純度是80.8%.

分析 (1)根據(jù)配制步驟有計算、稱量、溶解、冷卻、移液、洗滌、定容、搖勻等操作確定需要的儀器;
(2)酸或者強氧化性物質(zhì)要用酸式滴定管盛,堿用堿式滴定管;兩眼注視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的變化,以判定滴定終點;
(3)如溶液顏色變化且半分鐘內(nèi)不變色,可說明達到滴定終點;
(4)根據(jù)c(待測)=$\frac{c(標準)×V(標準)}{V(待測)}$分析不當操作對V(標準)的影響,以此判斷濃度的誤差;
(5)先分析數(shù)據(jù)的有效性,求出消耗鹽酸的平均體積,然后根據(jù)關系式NaOH~HCl求出氫氧化鈉的物質(zhì)的量,再計算燒堿樣品的純度;

解答 解:(1)配制步驟有計算、稱量、溶解、冷卻、移液、洗滌、定容、搖勻等操作,一般用托盤天平稱量,用藥匙取用藥品,在燒杯中溶解,冷卻后轉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當加水至液面距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所以需要的玻璃儀器為:燒杯、玻璃棒、10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
故答案為:1000mL容量瓶;
(2)盛裝0.1mol.L-1的鹽酸標準溶液應該使用酸式滴定管,滴定時眼睛應注意觀察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的變化;
故答案為:酸式;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的變化;
(3)錐形瓶中為堿性溶液加甲基橙為黃色,當達到滴定終點時,溶液由黃色變?yōu)槌壬,且半分鐘不變色?br />故答案為:溶液由黃色變?yōu)槌壬野敕昼姴蛔兩?br />(4)A.若滴定前用蒸餾水沖洗錐形瓶,待測液的物質(zhì)的量不變,對V(標準)無影響,根據(jù)c(待測)=$\frac{c(標準)×V(標準)}{V(待測)}$分析,可知c(待測)無影響,故A錯誤;
B.若在滴定過程中不慎將數(shù)滴酸液滴在錐形瓶外,造成V(標準)偏大,根據(jù)c(待測)=$\frac{c(標準)×V(標準)}{V(待測)}$分析,知c(待測)偏大,故B正確;
.讀數(shù)時,若滴定前仰視,滴定后俯視,造成V(標準)偏小,根據(jù)c(待測)=$\frac{c(標準)×V(標準)}{V(待測)}$分析,可知c(待測)偏小,故C錯誤;
故選B;
(5)三次消耗鹽酸體積分別為:20.78ml-0.50ml=20.28ml、21.32ml-1.20ml=20.12ml;21.50ml-1.3ml=20.2ml,三次數(shù)據(jù)均有效,鹽酸的平均體積為20.20mL,原溶液n(NaOH)=50×n(HCl)=50×0.10 mol/L×20.20mL×10-3=0.101mol,所以燒堿的純度為$\frac{40×0.101}{5}$×100%=80.8%;
故答案為:80.8%.

點評 本題考查酸堿中和滴定實驗,題目難度不大,注意把握實驗的原理、步驟、方法以及注意事項,把握實驗基本操作.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隨著大氣污染的日趨嚴重,國家擬于“十二五”期間,將二氧化硫(SO2)排放量減少8%,氮氧化物(NOx)排放量減少10%.目前,消除大氣污染有多種方法.
(1)處理NOx的一種方法是利用甲烷催化還原NOx.已知:
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
則甲烷直接將NO2還原為N2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kJ•mol-1
(2)全釩氧化還原液流電池,是目前發(fā)展勢頭強勁的優(yōu)秀綠色環(huán)保儲能電池.其電池總反應為:V3++VO2++H2O$?_{放電}^{充電}$VO2++2H++V2+.充電過程中,H+向陰極區(qū)遷移(填“陰極區(qū)”或“陽極區(qū)”).充電時陰極反應式為V3++e-=V2+
(3)降低汽車尾氣的方法之一是在排氣管上安裝催化轉化器,發(fā)生如下反應:2NO(g)+2CO(g)?N2(g)+2CO2(g);△H<0.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frac{c({N}_{2})•{c}^{2}(C{O}_{2})}{{c}^{2}(NO)•{c}^{2}(CO)}$.若在一定
溫度下,將2molNO、1molCO充入1L固定容積的容器中,反應過程中各物質(zhì)的濃度變化如右圖所示.若保持溫度不變,20min時再向容器中充入CO、N2各0.6mol,平衡將不移動(填“向左”、“向右”或“不”).20min時,若改變反應條件,導致N2濃度發(fā)生如圖所示的變化,則改變的條件可能是B(填序號).
①加入催化劑   ②降低溫度   ③縮小容器體積   ④增加CO2的量
(4)利用Fe2+、Fe3+的催化作用,常溫下將SO2轉化為SO42-而實現(xiàn)SO2的處理(總反應為2SO2+O2+2H2O═2H2SO4).已知,含SO2的廢氣通入含F(xiàn)e2+、Fe3+的溶液時,其中一個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4Fe2++O2+4H+═4Fe3++2H2O,則另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SO2+2H2O=2Fe2++SO42-+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某;瘜W興趣小組采用酸堿中和滴定法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待測鹽酸溶液,試回答下面的問題:
(1)用酚酞作指示劑,滴定到達終點時,溶液由無色變?yōu)闇\紅色.
(2)滴定時,眼睛注視錐形瓶內(nèi)溶液顏色變化.
(3)有下列操作:
①堿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后,未經(jīng)標準液潤洗就注入標準NaOH溶液
②用酸式滴定管取用待測液前,尖嘴部位有氣泡,取用過程中氣泡消失
③滴定前,讀堿式滴定管液體體積時仰視液面,滴定后讀堿液體積時,俯視液面
④錐形瓶未用待測液潤洗
⑤滴定過程中振蕩時有液滴濺出
哪些操作會使鹽酸濃度的測定值偏低?(填寫編號)②③⑤.
(4)若實驗取待測液體積為20.00mL,堿式滴定管初讀數(shù)為0.00mL,達到終點時讀數(shù)如圖1所示.則待測液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02mol/L.
(5)滴定管如圖2所示,用乙滴定管盛裝標準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填“甲”或“乙”).
(6)室溫下,若滴定到終點時不慎多滴了一滴NaOH溶液(假定20滴為1mL),此時溶液體積為50mL,則此時溶液的pH為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圖象正確的是( 。
A.
向Ca(OH)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
B.
向FeCl3溶液中加入鋅粉
C.
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
D.
HCl與Cl2的混合通入NaOH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實驗室用50mL 0.50mol•L-1鹽酸、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和如圖所示裝置,進行測定中和熱的實驗,得到表中的數(shù)據(jù):完成下列問題:
實驗次數(shù)起始溫度t1/℃起始溫度t1/℃終止溫度t2/℃
鹽酸NaOH溶液
120.220.323.7
220.320.523.8
321.521.624.9
(1)實驗時不能用銅絲攪拌棒代替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的理由是Cu傳熱快,熱量損失大.
(2)在操作正確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熱測定準確性的關鍵是提高裝置的保溫效果.
(3)根據(jù)上表中所測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則該實驗測得的中和熱△H=-56.8kJ/mol[鹽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g•cm-3計算,反應后混合溶液的比熱容(c)按4.18J•(g•℃)-1計算].如改用0.6mol/L的鹽酸進行實驗,其他情況不變,則實驗中測得的“中和熱”數(shù)值將不變(填“偏大”、“偏小”、“不變”).其理由是放出的熱量多,生成的水也多,但中和熱不變.
(4)若某同學利用上述裝置做實驗,有些操作不規(guī)范,造成測得中和熱的數(shù)值偏低,請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ABDF.
A.測量鹽酸的溫度后,溫度計沒有用水沖洗干凈
B.把量筒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倒入小燒杯時動作遲緩
C.做本實驗的當天室溫較低
D.將50mL0.55mol/L氫氧化鈉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的氨水
E.在量取鹽酸時仰視計數(shù)
F.大燒杯的蓋板中間小孔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反應時環(huán)己烷-乙醇-水會形成“共沸物”(沸點62.6℃)蒸餾出來.在反應過程中,通過分水器下部的旋塞分出生成的水肉桂酸乙酯是一種常用的食用香精.實驗室制備肉桂酸乙酯的反應.有關數(shù)據(jù)和裝置示意圖如下:
已知:


 名稱相對分子質(zhì)量 原色,狀態(tài) 沸點(℃)  密度(g•cm-3
 肉桂酸 148 白色晶體 300 1.2475
 肉桂酸乙酯 176 無色油狀液體 271.5 1.0491
 乙醇 46 無色澄清液體 78.3 0.7893
 環(huán)己烷 84 無色澄清液體 80.8 0.7318
實驗步驟:
①在圓底燒瓶中加入14.80g肉桂酸,25mL95%的乙醇,20mL環(huán)己烷和4mL濃硫酸,混合均勻并加入沙粒,加熱回流2h,至分水器中水層不再明顯增加,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
②將燒瓶內(nèi)反應液倒入盛有適量水的燒杯中,加入Na2CO3,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機層,水層用25mL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至有機層,加入少量無水MgSO4固體,靜置,過濾,對濾液進行蒸餾,低溫蒸出乙醇、乙醚和環(huán)已烷后,繼續(xù)升溫,接收271~273℃的餾分.
③檢驗合格后,測得產(chǎn)品質(zhì)量為13.60g.
回答下列問題:
(1)在該實驗中,圓底燒瓶的容積最合適的是C(填入正確選項前的字母)
A.25mL     B.50mL      C.100mL     D.250mL
(2)步驟①中控制加熱回流溫度的范圍A(填入正確選項前的字母)
A.65~70℃B.78.3~80.8℃C.80.8~271.5℃D.271.5~300℃
(3)步驟②中加入NaCO3的作用是除去過量的硫酸和肉桂酸,加入無水MgSO4固體的作用是除去產(chǎn)品中微量的水.
(4)關于該實驗的操作敘述正確的是B.
A.冷凝管中的冷卻水從上口進下口出,與管內(nèi)蒸氣形成逆流
B.使用分水器時,先加水接近支管口,隨著加熱回流,及時打開活塞放出少量的水
C.萃取操作時,振蕩過程中需要放氣,放氣是通過打開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進行的
D.靜置分層后,打開活塞,先放出有機層,再棄去水層
(5)檢驗產(chǎn)品中是否含有肉桂酸的方法取少量粗產(chǎn)品固體溶于水,測溶于的pH.
(6)計算肉桂酸乙酯的產(chǎn)率77.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4.向Cl-和l-均為0.010mol/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哪一種主離子先沉淀?第一種離子沉淀到什么程度,第二種離子才開始沉淀?[Ksp(AgCl)═1.77×10-10,Ksp(Agl)═8.52×10-17]、Ksp(Ag2CrO4)═1.12×10-12]已知:假設[N-]≤1×10-8mol/L為沉淀完全,若將“l(fā)-”改為“CrO42-”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2.24L戊烷中存在的共價鍵總數(shù)為1.6NA
B.23gNO2與N2O4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氮原子數(shù)為0.5NA
C.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時,生成0.1mol氧氣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4NA
D.1L0.1mol•L-1的NaH2PO4溶液中H2PO4-、HPO42-和PO43-離子數(shù)之和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元素M的最高價氧化物為MO2,在其簡單氫化物中M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0.75.
(1)M的摩爾質(zhì)量12g/mol.
(2)已知M的原子核內(nèi)質(zhì)子數(shù)與中子數(shù)相等,則元素M的最高價氧化物為酸性(填“酸性”“堿性”或“兩性”)氧化物,寫出MO2與過量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O2+2OH-=CO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