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寫出能達到下列目的一種試劑:
①除去CO2中的CO灼熱的氧化銅;
②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溴水;
③除去乙炔中的H2S、PH3CuSO4溶液.

分析 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①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以根據(jù)一氧化碳具有的性質進行,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還原性;
②乙烯含有不飽和鍵,乙烷為飽和烴,乙烯與溴水反應,而乙烷不反應;
③硫化氫和硫酸銅反應生成沉淀,磷化氫具有還原性,能被+2銅氧化.

解答 解:①通過灼熱的氧化銅,一氧化碳可以還原氧化銅生成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不參與反應,可以除去一氧化碳,氣體產(chǎn)物為二氧化碳,不引入新的雜質,
故答案為:灼熱的氧化銅;
②乙烯中含有碳碳雙鍵,乙烯和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液態(tài)的1、2-二溴乙烷,而乙烷不反應,則用溴水除去乙烷中的乙烯,且不會引入新雜質,
故答案為:溴水;
③硫化氫和硫酸銅反應生成沉淀,磷化氫易被硫酸銅氧化除去,反應為:11PH3+24CuSO4 +12H2O=3H3PO4 +24H2SO4+8Cu3P↓或PH3+8CuSO4+4H2O=H3PO4+8H2SO4+8Cu↓,
故答案為:CuSO4溶液.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分離除雜,題目難度不大,注意根據(jù)物質的性質選擇適當?shù)某s劑,注意進行物質除雜時,可以根據(jù)物質的性質,采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除去,要求所選的除雜試劑只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有物質反應,且反應后不能生成新的雜質.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鹵代烴可以與稀堿液發(fā)生水解反應,為了測定RX的相對分子質量,擬定的實驗方案如下:①準確量取該鹵代烴b mL,放入錐形瓶中.②在錐形瓶中加入過量稀NaOH溶液,塞上帶有長玻璃管的塞子,加熱,發(fā)生反應.③反應完全后,冷卻溶液,加稀硝酸酸化,滴加過量AgNO3溶液得到淡黃色沉淀.④過濾、洗滌、干燥后稱量,得固體c g.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中長玻璃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原料利用率;
(2)步驟④中,洗滌的目的是為了除去沉淀上吸附的Ag+、Na+、NO3-離子.
(3)該鹵代烴中所含鹵素的名稱是溴;
(4)如果在步驟③中,加HNO3的量不足,沒有將溶液酸化,則步驟④中測得的c徝A.
A.偏大 B.偏小 C.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關于NH4Fe(SO42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2c(SO42-)+c(OH-)=c(NH4+)+3c(Fe3+)+c(H+B.c(NH4+)=c(Fe3+
C.c(NH4+)=$\frac{1}{2}$c(SO42-D.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各組物質中,化學鍵類型完全相同的是( 。
A.HI和NaIB.H2O2和CO2C.Cl2和CCl4D.MgCl2和Na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現(xiàn)有A、B、C、D四種元素,前三種元素的離子結構都和氖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排布.A沒有正價態(tài)的化合物;B的氫化物分子式為H2B,0.2mol的C原子能從酸中置換產(chǎn)生2.24LH2(標準狀況下).D的原子核中沒有中子.
(1)根據(jù)以上條件,推斷A、B、C、D的元素名稱.A:氟,B:氧,C:鈉,D:氫.
(2)用電子式表示C與B,B與D相互結合成化合物的過程.
C與B:、
B與D:、
(3)寫出C與B所形成的化合物跟D與B所形成的化合物作用的離子方程式Na2O+H2O=2Na++2OH-或2Na2O2+2H2O=4Na++4OH-+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不能自發(fā)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通過電解的原理可以實現(xiàn)
B.電鍍時保持電流恒定,升高溫度不改變電解反應速率
C.電解精煉銅電解槽底部會形成含少量Ag、Fe、Pt等金屬的陽極泥
D.氫氧燃料電池是一種不需要將還原劑和氧化劑全部儲藏在電池內(nèi)的新型發(fā)電裝置
E.MnO2的生產(chǎn)方法之一是以石墨為電極,電解酸化的MnSO4溶液,若電解電路中通過2mol電子,MnO2的理論產(chǎn)量為1mol
F.燃料電池是將燃料燃燒所放出的能量轉化為化學能的裝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某硝酸鹽R(NO32受熱分解為RO、NO2、O2,在標準狀況下,將生成的氣體充滿一燒瓶,并將燒瓶倒置于水中,當燒瓶中液面不再上升時燒瓶內(nèi)溶液濃度是( 。
A.$\frac{4}{5}$mol•L-1B.$\frac{1}{14}$mol•L-1C.$\frac{1}{22.4}$mol•L-1D.$\frac{1}{28}$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己知反應:①PbO2+4HCI═PbCl2+C12↑+2H20,②Cu+2Fe3+═Cu2++2Fe2+,③Cl2+2Fe2+═2Cl-+2Fe3+.則有關物質(離子)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
A.Cl2>Fe3+>Cu2+>PbO2B.PbO2>Cl2>Fe3+>Cu2+
C.Fe3+>Cu2+>PbO2>Cl2D.Cu2+>Fe3+>Cl2>Pb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海洋植物如海帶、海藻中含有豐富的碘元素,主要以碘化物形式存在.有一化學課外小組用海帶為原料制取少量碘單質,他們將海帶灼燒成灰,用水浸泡一段時間(以讓碘化物充分溶解在水中),得到海帶灰懸濁液,然后按圖1實驗流程提取單質碘:

(1)指出上圖中提取碘的過程中有關的實驗操作名稱:①過濾.
(2)操作③中所用的有機試劑可以是苯或四氯化碳(只填一種).
(3)操作過程③可以分解為如下幾步:
A. 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鐵架臺的鐵圈中;
B. 把50ml碘水和15ml有機溶劑(你所選的)加入分液漏斗中,并蓋好玻璃塞;
C. 檢驗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 倒轉漏斗用力振蕩,并不時旋開活塞放氣,最后關閉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 旋開活塞,用燒杯接收溶液;
F. 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層液體;
G. 將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開或使塞上的凹槽與漏斗上口的小孔對準;
H. 靜置、分層.
(a)過程③正確操作步驟的順序是:(填編號字母)CBDAHGEF;
(b)上述G步操作的目的是:使分液漏斗內(nèi)外空氣相通,以保證液體能順利流出;
(c)最后碘的有機溶液是通過漏斗下口(四氯化碳) 獲得(填“漏斗上口”或“漏斗下口”).
(4)從含碘的有機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機試劑,還需要經(jīng)過蒸餾,觀察圖2所示實驗裝置指出其錯誤之處缺石棉網(wǎng)、溫度計的位置應將水銀球置于蒸餾燒瓶支管口處、冷凝水應下進上出、尾接管與錐形瓶之間不應有塞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