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5.在10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A(g)和B(g),發(fā)生反應A(g)+B(g)?2C(g)+D(s),所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實驗編號溫度/℃起始時物質的量/mol平衡時物質的量/mol
n(A)n(B)n(C)
7004.01.01.80
8001.04.01.60
8002.02.0a
9001.01.0b
A.實驗①中,若10min達到平衡,則v(D)=9.0×10-2mol/(L•min)
B.實驗②中,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3.2
C.實驗③中,達到平衡時A的轉化率為60%
D.實驗④中,達到平衡時,b<1.0

分析 A.達到平衡狀態(tài)生成C物質的量為1.8mol,依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得到生成D為0.9mol,反應速率=$\frac{△c}{△t}$;
B.依據(jù)化學平衡三行計算列式計算平衡濃度,平衡常數(shù)等于生成物平衡濃度冪次方乘積除以反應物平衡濃度冪次方乘積得到;
C.實驗②③是同溫度下進行的反應,平衡常數(shù)不變,結合三行計算列式計算轉化率;
D.①②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溫度升高C物質的量減小,說明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逆向進行,若投入量在800°C進行計算得到b,然后升溫平衡移動判斷.

解答 解:A.達到平衡狀態(tài)生成C物質的量為1.8mol,依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得到生成D為0.9mol,反應速率=$\frac{△c}{△t}$=$\frac{\frac{1.80mol}{10L}}{10min}$=0.018mol/L•min,故A錯誤;
B.依據(jù)化學平衡三行計算列式計算平衡濃度,
                A(g)+B(g)?2C(g)+D(s)
起始量(mol/L) 0.1    0.4      0       0
變化量(mol/L) 0.08   0.08     0.16   0.08
平衡量(mol/L) 0.02    0.32    0.16   0.08
K=$\frac{0.1{6}^{2}}{0.02×0.32}$=4,故B錯誤;
C.實驗②③是同溫度下進行的反應,平衡常數(shù)不變,依據(jù)化學平衡三行計算列式計算平衡濃度,
                      A(g)+B(g)?2C(g)+D(s)
起始量(mol/L)    0.2       0.2        0     
變化量(mol/L)    0.05a    0.05a       0.1a
平衡量(mol/L) 0.2-0.05a   0.2-0.05a  0.1a
K=$\frac{(0.1a)^{2}}{(0.2-0.05a)^{2}}$
a=2mol,實驗③中,達到平衡時A的轉化率=$\frac{0.05×2mol/L}{0.2mol/L}$=50%,
故C錯誤;
D.實驗④中起始量和反應③比較減少了一倍,若在800°C,生成C的物質的量b=1mol,①②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溫度升高C物質的量減小,說明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實驗④中溫度升高平衡逆向進行,達到平衡時,b<1.0,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因素、化學平衡計算、數(shù)據(jù)分析判斷等知識,掌握基礎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較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部分弱酸的電離常數(shù)如下表:
弱酸HCOOHHClOH2CO3H2SO3
電離常數(shù)
(25℃)
Ki=1.77×10-4Kii=2.98×10-6K1Ki1=4.3×10-7
Ki2=5.6×10-11
Ki1=1.54×10-2
Ki2=5.6×10-7
(1)同溫同物質的量濃度的HCOONa(aq)與NaClO(aq)中pH大的是NaClO(aq).
(2)1molCl2與2molNa2CO3(aq)反應除生成NaCl外還有NaHCO3、NaClO(填化學式).
(3)向一定量的NaHCO3(aq)中通入少量的SO2(g),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CO3-+SO2→HSO3-+CO2↑.
亞硒酸(H2SeO3)也是一種二元弱酸,常溫下是一種無色固體,易溶于水,有較強的氧化性.
(4)將亞硒酸與高錳酸鉀共熱可制得硒酸(H2SeO4),配平該反應方程式,并標出電子轉移
的方向和數(shù)目.
5H2SeO3+2KMnO4→1K2SeO4+2MnSeO4+2H2SeO4+3H2O
(5)與硫同族的元素Te,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碲酸(H6TeO6)的酸性比H2SO4弱(選填“強”或“弱”),其氧化性比硫酸強.向碲酸中通入SO2氣體,若反應中生成的TeO2與Te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5SO2+3H6TeO6→2TeO2+Te+5H2SO4+4H2O.當6mol碲酸與一定量SO2恰好完全反應,所得溶液體積為20L,則所得溶液的pH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我國支持“人文奧運”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是堅決反對運動員服用興奮劑.某種興奮劑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有關該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該物質屬于芳香族化合物
B.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C15H18O3
C.遇FeCl3溶液呈紫色,因為該物質與苯酚屬于同系物
D.1mol該化合物最多可與含3molBr2的溴水發(fā)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某實驗小組用下列裝置進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實驗.

(1)實驗過程中在不斷鼓入空氣的情況下,熄滅酒精燈,反應仍能繼續(xù)進行,說明該乙醇催化反應是放熱反應.
(2)甲和乙兩個水浴作用不相同.
甲的作用是加熱;乙的作用是冷卻.
(3)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干燥試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質,它們是乙醛、乙醇、水.集氣瓶中收集到的氣體的主要成分是氮氣.
(4)若試管a中收集到的液體用紫色石蕊試紙檢驗,試紙顯紅色,說明液體中還含有乙酸.要除去該物質,可現(xiàn)在混合液中加入c(填寫字母),然后,再通過蒸餾即可得到乙醛.
a.氯化鈉溶液  b.苯  c.碳酸氫鈉溶液  d.四氯化碳
(5)圖中丙處導管應傾斜的原因是使冷凝的乙醇蒸汽易于回流.
(6)本實驗中若不鼓入空氣,其他操作不變,乙處試管內也得到了乙醛,則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H2OH$\stackrel{△}{→}$CH3CH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1)HNO3與金屬反應情況多種多樣.為探究HNO3性質,某興趣小組作如下探究:用濃硝酸和水按照不同體積比配成不同濃度的硝酸溶液,各取10mL硝酸溶液分別與銅片反應,實驗記錄如下:
序號濃硝酸與水的體積比實 驗 現(xiàn) 象
1﹕1反應速率快,溶液很快變成藍色,銅絲表面有大量氣泡冒出,氣體呈紅棕色
1﹕3反應速率較快,溶液變成藍色,銅絲表面有大量氣泡冒出,氣體無色
1﹕5反應速率慢,微熱后速率加快,溶液變成藍色,銅絲表面有氣泡冒出,氣體無色
制備NO氣體最適宜的是:實驗Ⅱ,理由是:產物是NO,反應速率較快(不用加熱).
(2)興趣小組以木炭和濃硝酸為起始原料,探究一氧化氮與過氧化鈉反應制備亞硝酸鈉.設計裝置如下(忽略裝置中空氣的影響),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組裝好儀器后,必須進行的一項操作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推測B中可以觀察到的主要現(xiàn)象是:銅片逐漸溶解,溶液逐漸變藍,產生無色氣泡;C裝置的作用是:除去NO中混有的CO2
③裝置D中除生成NaNO2外,還有另一種固態(tài)物質Y,Y的化學式是:NaOH.可以通過適當改進,不產生Y物質,請你提出改進方法:用裝有堿石灰的干燥管代替C裝置.
④E裝置的實驗目的是:尾氣處理,防止有害氣體對大氣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某同學設計實驗以探究元素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實驗Ⅰ:根據(jù)元素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強弱探究元素非金屬性遞變規(guī)律.利用上述裝置圖1一次性完成Cl、C、Si三種非金屬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比較的實驗研究
(1)實驗中選用的物質名稱為:A高氯酸,B碳酸鈣或碳酸鋇或碳酸鈉.
(2)C處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iO32-+CO2+H2O=H2SiO3↓+CO32-(或SiO32-+2CO2+2H2O=H2SiO3↓+2HCO3-).
(3)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推知,可得出碳、硅、氯三種元素非金屬性的強弱順序是Cl>C>Si.
實驗Ⅱ:已知常溫下高錳酸鉀與濃鹽酸混合可產生氯氣和Mn2+,利用上述裝置圖2探究鹵族元素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A、B、C三處分別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濕潤的淀粉KI試紙、濕潤紅紙.
(4)寫出圓底燒瓶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5)B處的實驗現(xiàn)象為試紙變藍.
(6)根據(jù)A、B兩處的實驗現(xiàn)象能否推出非金屬性Cl>Br>I,否(填“能”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在以離子鍵為主的化學鍵中常含有共價鍵的成分,兩種元素的電負性差異越小,其共價鍵成分越大.下列各對原子形成的化學鍵中共價鍵成分最多的是(  )
A.K與FB.Na與ClC.Al與SD.Mg與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完成以下實驗:①用圖1所示的裝置制取溴乙烷;②進行溴乙烷的性質實驗.在試管I中依次加入2mL 蒸餾水、4mL濃硫酸、2mL 95%的乙醇和3g溴化鈉粉末,在試管Ⅱ中注入蒸餾水,在燒杯中注入自來水.加熱試管I至微沸狀態(tài)數(shù)分鐘后,冷卻.試回答下列問題:

(1)試管I中濃硫酸與溴化鈉加熱反應生成氫溴酸,寫出氫溴酸與乙醇在加熱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HBr+C2H5OH$\stackrel{△}{→}$C2H5Br+H2O
(2)溴乙烷的沸點較低,易揮發(fā),為了使溴乙烷冷凝在試管Ⅱ中,減少揮發(fā),圖1中采取的措施有試管Ⅱ塞上帶有導管的塞子并在其中加水、把試管Ⅱ放入盛有冷水的燒杯中
(3)在進行溴乙烷與NaOH乙醇溶液共熱的性質實驗時,把生成的氣體通過圖2所示的裝置.用如圖2裝置進行實驗的目的是驗證生成的氣體是乙烯(或驗證溴乙烷與NaOH發(fā)生消去反應的產物);圖中右邊試管中的現(xiàn)象是高錳酸鉀溶液的紫紅色褪去;水的作用是除去氣體中混有的少量乙醇等雜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合成氨反應為:N2(g)+3H2(g)?2NH3(g).圖1表示在一定的溫度下此反應過程中的能量的變化,圖2表示在2L的密閉容器中反應時N2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圖3表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改變起始物氫氣的物質的量對此反應平衡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圖1可知2NH3(g)?N2(g)+3H2(g)△H=-92kJ•mol-1
B.圖2中0~10min內該反應的平均速率v(H2)=0.045mol•L-1•min-1,從11min起其它條件不變,壓縮容器的體積為1L,則n(N2)的變化曲線為d
C.圖3中a、b、c三點所處的平衡狀態(tài)中,反應物N2的轉化率最高的是b點
D.圖3中T1和T2表示溫度,對應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為K1、K2,則:T1>T2,K1>K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