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根據(jù)提示回答下列問題
(一)請根據(jù)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最關鍵的設計思路是把DNA和蛋白質(zhì)分開,單獨直接的觀察他們各自的作用.采用的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即用32P標記DNA,用35S標記蛋白質(zhì).
(2)在進行此實驗之前,要使噬菌體標記上32P,應先將(宿主)細菌培養(yǎng)在含有32P的培養(yǎng)基中,使它被32P所標記,然后用噬菌體去侵染32P標記的細菌.
(3)噬菌體和細菌之間的種間關系為寄生關系;噬菌體DNA復制時,由細菌提供的條件是原料、能量和酶
(4)合成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是在細菌體內(nèi)的核糖體上進行的.
(5)此實驗最終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
(二)為了探究DNA的復制、轉(zhuǎn)錄等過程,科學家做了一系列的實驗.
實驗一:將大腸桿菌中提取出的DNA聚合酶加到具有足量的四種脫氧核苷酸的試管中.培養(yǎng)在適宜溫度條件下,一段時間后,測定其中的DNA含量.
實驗二:在上述試管中加入少量單鏈DNA和ATP,其它條件均適宜,一段時間后,測定其中的DNA含量.
實驗三:取四支試管,分別放入等量的四種脫氧核苷酸、等量的ATP和等量的DNA聚合酶,再在各試管中分別放入等量的四種DNA分子,它們分別是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小牛胸腺細胞、T2噬菌體的DNA.在適宜溫度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測定各試管中殘留的脫氧核苷酸中每一種的含量.分析以上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一中不能(能或不能)測定出DNA,原因是缺少DNA模板和ATP.
(2)實驗二中能(能或不能)測定出DNA含量增多,加入ATP的作用是為DNA復制提供能量.
(3)實驗三要探究的是各種不同生物的DNA分子的脫氧核苷酸組成是否相同,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殘留的四種脫氧核苷酸的量不同,則說明不同生物的DNA分子脫氧核苷酸組成不同.
(4)如果要模擬DNA的轉(zhuǎn)錄過程,試管中應加入DNA、足量的四種核糖核苷酸、RNA聚合酶、ATP等.

分析 1、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zhì).該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
2、DNA的復制、轉(zhuǎn)錄過程都需要的四個條件:模板、能量、酶和原料,只有條件滿足才能正常進行.解答相關試題時,要熟悉中心法則各步驟代表的含義,熟悉不同步驟之間的異同.

解答 解:(一)(1)該實驗最關鍵的設計思路是把DNA和蛋白質(zhì)分開,單獨直接的觀察他們各自的作用.采用的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即用32P標記DNA,用35S標記蛋白質(zhì).
(2)在進行此實驗之前,要使噬菌體標記上32P,應先將(宿主)細菌培養(yǎng)在含有32P的培養(yǎng)基中,使它被32P所標記,然后用噬菌體去侵染32P標記的細菌.
(3)噬菌體和細菌之間為寄生關系;噬菌體DNA復制時,由細菌提供的條件是原料、能量和酶.
(4)合成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是在細菌體內(nèi)的核糖體上進行的.
(5)此實驗最終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
(二)(1)DNA復制需模板(DNA),原料(脫氧核苷酸),能量(ATP)和DNA聚合酶等,圖中實驗一加入DNA聚合酶和脫氧核苷酸,但缺少DNA模板和ATP,則不能測出DNA.
(2)實驗二中少量DNA作為模板,ATP用于提供能量,脫氧核苷酸提供原料,DNA聚合酶起到催化作用,因此可以測出DNA.
(3)實驗三中,四支試管中分別放入等量的四種脫氧核苷酸、ATP和DNA聚合酶以及等量的四種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依據(jù)實驗后殘留的四種脫氧核苷酸的量不同,可用來探究四種不同的DNA分子中脫氧核苷酸組成是否相同,則說明不同生物的DNA分子脫氧核苷酸組成不同.
(4)DNA的轉(zhuǎn)錄過程,模板:DNA的一條鏈,原料:足量的四種核糖核苷酸,能量:ATP,酶:RNA聚合酶等.
故答案為:
(一)(1)把DNA和蛋白質(zhì)分開,單獨直接的觀察他們各自的作用       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DNA      蛋白質(zhì)
(2)(宿主)細菌       噬菌體去侵染32P標記的細菌
(3)寄生       原料、能量和酶
(4)細菌     核糖體
(5)DNA是遺傳物質(zhì)
(二)(1)不能      缺少DNA模板和ATP
(2)能      為DNA復制提供能量
(3)各種不同生物的DNA分子的脫氧核苷酸組成是否相同      不同生物的DNA分子脫氧核苷酸組成不同
(4)DNA、足量的四種核糖核苷酸、RNA聚合酶、ATP

點評 本題考查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DNA復制和轉(zhuǎn)錄的相關實驗,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甘肅省高三第四次檢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蠶豆根尖細胞在含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培養(yǎng)基中完成一個細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標記的培養(yǎng)基中繼續(xù)培養(yǎng)至后期,其染色體的放射性標記分布情況是

A.只有1/4的染色體被標記 B.只有1/2染色體被標記

C.每條染色體都被標記 D.每條染色體都不被標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有關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陽光、空氣和水不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生產(chǎn)者、分解者、消費者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營養(yǎng)級
B.一種生物只能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一種生物成分,生產(chǎn)者一定能固定CO2,一定是植物;消費者都是動物,分解者都是微生物
C.專門營腐生生活的細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也可能是生產(chǎn)者或消費者,分解者分解動植物遺體釋放出來的能量,可供生產(chǎn)者再利用
D.分解者將動植物遺體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可以供綠色植物再利用,自養(yǎng)型生物都是生產(chǎn)者,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關于生物大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核酸的主要功能是為細胞提供能量
B.淀粉、糖原、蔗糖都屬于生物大分子
C.核糖核酸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大分子
D.核酸能攜帶遺傳信息、直接控制纖維素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所示為一對同源染色體及其等位基因的圖解,對此理解錯誤的是( 。
A.該對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fā)生了交叉互換
B.基因A與a的分離僅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
C.基因B與b的分離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
D.基因A與a的分離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生物學實驗中,常利用某種試劑對生物體或細胞中成分進行鑒別,針對不同的鑒別對象,采用不同的試劑.下列有關有機物鑒定試劑、材料選擇、實驗現(xiàn)象、結(jié)果等均正確的是(  )       
組別實驗名稱鑒定對象試劑顏色水浴加熱
生物組織中糖類的鑒定淀粉碘液藍色
還原糖斐林試劑磚紅色需要
蛋白質(zhì)的鑒定蛋白質(zhì)雙縮脲試劑紫色需要
脂肪鑒定脂肪蘇丹Ⅲ橘黃色不需要
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有關病毒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病毒沒有細胞結(jié)構(gòu),也不能獨立生活
B.病毒沒有細胞結(jié)構(gòu),所以沒有生命特征
C.病毒必須在活細胞中繁殖
D.病毒一旦離開活細胞,就不再表現(xiàn)出生命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表示生物體內(nèi)的某種物質(zhì),請分析回答:

(1)A包括C、H、O、N、P等元素.
(2)B的名稱叫核苷酸,1分子的B是由五碳糖、含氮堿基、磷酸組成的.
(3)C的名稱叫核酸.
(4)D的中文名稱叫脫氧核糖核酸,簡寫為DNA,E的中文名稱叫核糖核酸,簡寫為RNA.它們可被染料染色,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其分布,物質(zhì)D被甲基綠染成綠色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同一湖泊中的魚和蝦,肉質(zhì)和滋味有明顯差異,直接原因主要是( 。
A.魚和蝦身體構(gòu)造不同B.魚和蝦的攝取食物類別有差異
C.魚和蝦的蛋白質(zhì)結(jié)構(gòu)有差異D.魚和蝦的親緣關系比較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