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下表中列出了幾種限制酶識別序列及其切割位點,圖l、圖2中箭頭表示相關限制酶的切割位點。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一個圖1所示的質粒分子經SmaⅠ切割前后,分別含有______________個游離的磷酸基團。

(2)用圖中的質粒和外源DNA構建重組質粒,不能使用Sma Ⅰ切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與只使用EcoR Ⅰ相比較,使用BamH Ⅰ和Hind Ⅲ兩種限制酶同時處理質粒、外源DNA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了獲取重組質粒,將切割后的質粒與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酶。

(5)重組質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體細胞內含有抑制癌癥發(fā)生的某基因,生物技術可對此類基因的變化進行檢測。該基因含有800對堿基對(bp),用BamHⅠ切割得到的400bp、200bp、200bp;用EcoRⅠ再次切割得到100bp、300bp、150bp、50bp、200bp。從患者體內獲取的這段基因,用BamHⅠ切割得到的區(qū)段變?yōu)?00bp、400bp,用EcoRⅠ再次切割得到100bp、300bp、150bp、250bp。在正常人體內該基因中BamHⅠ和EcoRⅠ識別序列分別有____________個和____________個,患者體內發(fā)生了基因突變。

【答案】02SmaⅠ會破壞質粒的抗性基因和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防止質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環(huán)化DNA連接鑒別和篩選含有目的基因的細胞22

【解析】

本題以圖文結合的形式,綜合考查學生對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等相關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以及識圖分析能力。

(1) 圖1所示的質粒分子為環(huán)狀的DNA分子,在沒有經過SmaⅠ切割前,不含游離的磷酸基團;當被SmaⅠ酶切割后變成一條鏈狀的DNA分子,含有兩條脫氧核苷酸鏈,而每條鏈含有一個游離的磷酸基團?梢姡粋圖1所示的質粒分子經SmaⅠ切割前后,分別含有0和2個游離的磷酸基團。

(2) 題圖顯示:質粒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和目的基因中均存在SmaⅠ的識別位點。若使用Sma Ⅰ切割質粒和外源DNA,則會破壞質粒的抗性基因及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因此構建重組質粒時不能使用SmaⅠ切割。

(3) 與只使用EcoRⅠ相比較,使用BamH Ⅰ和Hind Ⅲ兩種限制酶同時處理質粒、外源DNA可獲得不同的黏性末端,其優(yōu)點是防止質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環(huán)化,使目的基因定向連接到載體上。

(4) 將切割后的質粒與目的基因片段混合,以構建重組質粒,需要使用DNA連接酶。

(5) 重組質粒中含有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屬于基因工程中的標記基因,其作用在于鑒別和篩選含有目的基因的細胞。

(6)含有800對堿基對(bp)的某基因,用BamHⅠ切割得到的400bp、200bp、200bp,說明該基因中有2個BamHⅠ的切割位點;用EcoRⅠ再次切割得到100bp、300bp、150bp、50bp、200bp,說明原400bp區(qū)段內有1個EcoRⅠ的切割位點,原2個200bp區(qū)段中只有1個200bp區(qū)段內含有1個EcoRⅠ的切割位點;可見,正常人體內的該基因含有2個BamHⅠ的識別序列和2個EcoRⅠ的識別序列。從患者體內獲取的這段基因,用BamHⅠ切割得到的區(qū)段變?yōu)?00bp、400bp,用EcoRⅠ再次切割得到100bp、300bp、150bp、250bp,說明患者體內該基因的序列與正常人體內的不同,即患者體內發(fā)生了基因突變。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顯示某一規(guī)模農場自1917年第一次使用化肥后100年中物種豐富度變化的數據。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注:縱坐標為單一物種總干重所占百分比,橫坐標為物種豐富度。

A. 1942年比1917年植物種類增多,群落結構趨于簡單

B. 2017年時,農場中的生物群落比以前有明顯的分層現象

C. 從圖中信息反映出人類的干擾會影響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D. 1917~2017年間該農場種群類型數量和各種群密度均不斷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的過程,錯誤的是

A. A細胞和B細胞誘導融合前要先去除細胞壁,可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處理

B. AB細胞到C細胞的過程中,常用離心、振動、電刺激或用聚乙二醇(PEG)作為誘導劑

C. AB細胞融合完成的標志是再生出新的細胞壁

D. 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的目的是獲得雜種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哪項是有細胞結構的生物的遺傳物質

A. DNARNAB. DNAC. RNAD. 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蛋白質的肽鏈結構示意圖(圖1,其中數字為氨基酸序號)及部分肽鏈放大圖(圖2),請據圖判斷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 該蛋白質中含有2條肽鏈,52個肽鍵

B. 從圖1、圖2中可知,該蛋白質至少含有54個氧原子

C. 從圖2可推知該蛋白質至少含有3個游離的氨基

D. 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28,則該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為56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基因工程的步驟中,不發(fā)生堿基互補配對的是

A. 獲取目的基因 B. 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

C. 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 D. 目的基因的檢測與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胃壁細胞內的囊泡膜上鑲嵌有H+載體,當某種信號物質與胃壁細胞膜上受體結合后,囊泡膜上H+載體轉移到細胞膜上,且由無活性狀態(tài)轉變?yōu)橛谢钚誀顟B(tài),持續(xù)向胃內分泌H+,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H+載體由囊泡膜向細胞膜的轉移過程體現了生物膜的功能特點

B. H+載體向胃內分泌H+的過程不消耗ATP

C. 圖示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控制物質進出和信息交流的功能

D. 圖示H+的產生和分泌過程,會導致胃壁細胞內的pH有所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是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①—③表示構成細胞膜的物質,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③構成了細胞膜的基本支架

B. 構成該結構的大多數蛋白質和磷脂分子是可以運動的

C. 細胞間進行信息交流必須依賴細胞膜上的①

D. 適宜條件下用胰蛋白酶處理該膜,則會影響K+的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高山姬鼠是棲息于橫斷山區(qū)的重要小型哺乳動物,為了解高山姬鼠在橫斷山區(qū)的低溫脅迫下的適應性生存策略,科研人員開展相關研究。

(1)選取12只非繁殖期的成年個體,隨機分為兩組,分別處于25℃和5℃環(huán)境下正常飼喂28天,進行相關指標檢測,結果如下:

平均體重(g)

平均體脂(g)

平均攝食量(g)

0天

28天

28天

0天

28天

對照組

36.0

36.1

5.9

6.1

6.0

實驗組

37.0

30.2

3.1

5.8

8.1

①根據實驗結果分析,高山姬鼠通過減輕體脂、_____________適應低溫環(huán)境。

②高山姬鼠在低溫脅迫下,下丘腦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增多,通過垂體促進甲狀腺的分泌活動,導致________________增強,彌補了低溫條件下因散熱__________而導致的機體能量消耗的增加;

(2)科研小組繼續(xù)檢測了實驗鼠瘦素含量和下丘腦神經肽基因的表達量,結果如下:

①下丘腦的某些神經元合成的瘦素受體依次由___________(填細胞器)加工、分類和包裝并運送到相應部位,與瘦素結合后導致相關基因表達發(fā)生變化。

②瘦素是一類激素,有兩方面作用,一方面是抑制下丘腦某些神經元合成促進食欲的神經肽NPY、AgRP;另一方面是促進下丘腦另一些神經元合成抑制食欲的神經肽POMC、CART,從而調節(jié)動物的食欲。在低溫脅迫下,高山姬鼠體內瘦素的含量___________(增加/不變/減少),而攝食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綜上分析,高山姬鼠通過__________________調節(jié),實現體重、攝食量等指標的生理變化,維持了內環(huán)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終適應了低溫環(huán)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