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圖1為某植物所在密閉大棚內(nèi)一晝夜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圖2表示該植物在溫度為A時光照強度分別為a、b、c、d時單位時間內(nèi)氣體的變化情況。圖3為25℃時,a、b兩種植物CO2吸收量隨光照強度的變化曲線;卮鹣铝袉栴}:
(1)圖1乙丙段植物葉肉細胞中合成ATP的場所有______________,甲、乙、丙、丁中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是________,對應圖2中的________(用a、b、c、d表示)點。光照強度為d時,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從外界吸收________個單位CO2。
(2)圖3中,對于b植物,假如白天和黑夜各12小時,平均光照強度在________klx以上植物才能生長。對于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適溫度為25℃和30℃。若使溫度提高到30℃(其他條件不變),圖中P點向________方向移動,M點向________方向移動。
【答案】(1)細胞質(zhì)基質(zhì)、線粒體、葉綠體
乙、丙 c 2
(2)X 右移 左下移
【解析】(1)在圖1中乙和丙點處于拐點,代表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強度相等,產(chǎn)生ATP的場所有氧呼吸作用的細胞質(zhì)基質(zhì)、線粒體和進行光合作用的葉綠體,在圖2中c點二氧化碳釋放量為0;氧氣的產(chǎn)生總量為6,說明細胞呼吸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都用于了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的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在d點.氧氣的產(chǎn)生總量為8,有氧呼吸產(chǎn)生6個單位二氧化碳,需要從外界吸收2個單位的二氧化碳.
(2)由圖3可知b植物呼吸作用是1,在光照強度等于X時,凈光合作用為1,12小時光照和黑暗,只要光照強度大于X就會有有機物的積累,就能正常生長.P點是a植物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的點,溫度升高到30℃時,光合作用強度下降,呼吸作用增強,因此應向右移動,M是光飽和點,光合作用強度下降,因此M向左下方移動.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的X染色體和Y染色體大小、形態(tài)不完全相同,但存在著同源區(qū)(II)和非同源區(qū)(I、III),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guān)敘述錯誤的是
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區(qū)段III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則患者均為男性
B.若X、Y染色體上存在一對等位基因,則該對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區(qū)(II)上
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區(qū)段I上的顯性基因控制的,則男性患者的兒子一定患病
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區(qū)段I上的隱性基因控制的,則患病女性的兒子一定是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們常見的幾種生物,請認真識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這幾種生物在生命結(jié)構(gòu)層次上的共同點是具有__________層次。
(2)從細胞的結(jié)構(gòu)來認識,它們共同具有的結(jié)構(gòu)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碳循環(huán)中,既能使CO2進入生物群落,又能使CO2釋放到大氣中的生物是( )
A. 綠色植物 B. 植食動物
C. 肉食動物 D. 營腐生生活的真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當你開始冥思苦想這道題,此時直接參與這一活動的最小結(jié)構(gòu)是( )
A. 血液 B. 神經(jīng)細胞 C. 大腦 D. 神經(jīng)系統(tǒ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guān)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薩頓用類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
B.孟德爾用“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闡述了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
C.摩爾根用假說一演繹法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D.一條染色體上有許多基因,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人體生命活動調(diào)節(jié)過程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如果細胞1是垂體細胞,細胞2可以表示甲狀腺細胞
B. 細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質(zhì)類物質(zhì)
C. 如果細胞1是胰島B細胞,則細胞2只能表示肝細胞
D. 該圖可以表示體液調(diào)節(jié)或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