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以下4例遺傳病系譜圖中,能排除紅綠色盲遺傳方式(陰影表示患。┑氖牵ā 。
A.B.C.D.

分析 解答本題最關鍵的是根據(jù)系譜圖判斷其遺傳方式,考生可采用口訣進行判斷:“無中生有為隱性,隱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有中生無為顯性,顯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據(jù)此答題.

解答 解:紅綠色盲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A、根據(jù)A系譜圖不能確定其遺傳方式,有可能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A錯誤;
B、根據(jù)B系譜圖可確定其是隱性遺傳,可能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也可能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B錯誤;
C、根據(jù)C系譜圖可確定其遺傳方式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不可能是紅綠色盲遺傳,C正確;
D、根據(jù)D系譜圖不能確定其遺傳方式,有可能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結(jié)合系譜圖,考查人類遺傳病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幾種常見的人類遺傳病的類型及特點,能運用口訣結(jié)合遺傳病的特點判斷各圖的遺傳方式,再根據(jù)題干要求選出正確的答案.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關于下列科學家的研究和實驗,不正確的是( 。
A.孟德爾運用假說-演繹法揭示出了分離定律
B.薩頓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C.卡爾文利用14CO2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轉(zhuǎn)移途徑
D.摩爾根等利用果蠅做實驗把一個特定的基因和一條特定的染色體聯(lián)系起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下列實例能反映該特點的是( 。
①高爾基體形成的小泡與膜融合    ②巨噬細胞吞噬病菌
③O2和CO2穿過肺泡壁細胞      ④核糖體中合成的蛋白質(zhì)進入細胞核   ⑤變形蟲能伸出偽足.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⑤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各圖表示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的各階段圖解.據(jù)圖分析錯誤的是(  )
A.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的順序為
B.圖D處的雜交瘤細胞即為產(chǎn)生單克隆抗體的細胞群
C.圖B的操作目的是保證圖A中B淋巴細胞的單一性
D.實驗室制備單克隆抗體可用圖E或圖I所示的培養(yǎng)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關于減數(shù)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某生物的精子中DNA含量是a,則其初級精母細胞中的DNA含量是2a
B.一個精原細胞經(jīng)減數(shù)分裂變化到一個次級精母細胞時,核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不變,核中的DNA數(shù)目減半
C.卵細胞與精子細胞形成過程的主要區(qū)別是:一個卵原細胞只形成一個卵細胞,一個精原細胞可形成四個精子
D.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經(jīng)常發(fā)生纏繞,并交換全部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果蠅體細胞有8條染色體,其初級精母細胞和精子內(nèi)染色體數(shù)目之比是( 。
A.2:1B.4:1C.1:1D.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圖①-③分別表示人體細胞中發(fā)生的3種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過程①發(fā)生的時期是有絲分裂的間期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
(2)細胞中過程②發(fā)生的主要場所是細胞核,該過程是在RNA聚合酶酶的作用下,將核糖核苷酸連接在一起形成α鏈,α鏈形成后通過核孔進入到細胞質(zhì)中與核糖體結(jié)合.
(3)已知過程②的α鏈中鳥嘌呤與尿嘧啶之和占堿基總數(shù)的54%,α鏈及其模板鏈對應區(qū)段的堿基中鳥嘌呤分別占30%、20%,則與α鏈對應的DNA區(qū)段中腺嘌呤所占的堿基比例為25%.
(4)圖中y是某種tRNA,它由多個(三個或多個)個核糖核苷酸組成的,其中CAA稱為反密碼子,一種y可以轉(zhuǎn)運一種氨基酸.若合成該蛋白質(zhì)的基因含有600個堿基對,則該蛋白質(zhì)最多由20種氨基酸組成.
(5)若轉(zhuǎn)錄形成α鏈的基因中有一個堿基對發(fā)生了改變,則根據(jù)α鏈翻譯形成的肽鏈中氨基酸的種類和排列順序是否一定發(fā)生變化,為什么?不一定,不同的密碼子可以決定同一種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研究發(fā)現(xiàn),轉(zhuǎn)基因抗蟲植物能殺死昆蟲的原理是該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質(zhì)被昆蟲食用后,在消化道中被蛋白酶水解產(chǎn)生具有毒性的活性肽,與昆蟲腸道細胞上的受體結(jié)合,使細胞滲透壓失衡,最終導致昆蟲死亡.圖1表示從蘇云金桿菌中獲取BT抗蟲基因以培養(yǎng)抗蟲玉米的部分過程.其中①-⑧表示操作流程,a、b表示分子,c-e表示培養(yǎng)過程(其中d過程表示細菌與玉米細胞混合培養(yǎng)).

(1)通過圖示流程①獲取BT抗蟲基因需使用限制酶酶,將其與切割后的質(zhì)粒重組需使用DNA連接酶酶;在流程⑤中,細菌經(jīng)培養(yǎng)不斷分裂產(chǎn)生更多的子代細菌,該步驟的主要目的是擴增目的基因;流程⑦需要運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經(jīng)過脫分化和再分化過程最終形成植株,其依據(jù)的主要原理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2)目前多個國家已批準種植轉(zhuǎn)BT基因抗蟲玉米供人食用,請結(jié)合題意分析其可行的原因是該毒蛋白水解后的有毒性的活性肽,必須與特異性受體結(jié)合才能起作用,人體腸道細胞沒有該受體.
(3)已知BT基因能夠成功整合到玉米染色體上,某玉米植株體細胞中BT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整合情況如圖2所示(黑點表示BT基因的整合位點),該植株進行自交,子一代中具有抗蟲特性的植株所占比例為$\frac{63}{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肇慶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4•海門市)正常生理條件下,紅細胞內(nèi)K+濃度遠高于細胞外,表明K+轉(zhuǎn)運進入紅細胞的方式為( )

A.被動運輸 B.主動運輸 C.協(xié)助擴散 D.自由擴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