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科學家提出兩種不同假說來解釋酶與底物的專一性問題,“鎖鑰”假說和“誘導契合”假說。“鎖鑰”假說認為,底物和酶好似鑰匙和鎖的關系,一把鎖只能被一把鑰匙打開!罢T導契合”假說則認為,底物不能直接與酶很好地結合,與酶接觸后會誘導酶的空間結構發(fā)生一定的改變,結構改變后的酶可以與底物完美結合,這就好像兩個人握手的過程一樣?蒲腥藛T為證明上述兩種假說,設計如下實驗。

在蚯蚓蛋白酶IIEfP-II)反應液中,加入底物CTH,反應生成黃色物質(zhì),檢測黃色物質(zhì)的吸光度(A405),繪制出曲線EfP-II+CTH。待上述反應完成后,再加入底物CU,反應產(chǎn)生同樣的黃色物質(zhì),繼續(xù)檢測吸光度,繪制出曲線EfP-II+CTH+CU。各種不同底物組合的反應曲線,如下圖。

1)蚯蚓蛋白酶II是由蚯蚓細胞________上合成的具有__________作用的一種蛋白質(zhì)。蚯蚓蛋白酶II的酶活性可以用單位質(zhì)量的酶在單位時間內(nèi)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寫出兩個)。

2)在酶反應液中,分別進行

操作①:先加入CTH,250min后再加入CU。結果如圖(a)所示。

操作②:先加入CU250min后再加入CTH。結果如圖(b)所示。

比較操作①與②,加入第二種底物后酶促反應速率變化的差別是_________________

根據(jù)酶與底物專一性的假說,推測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中實驗操作______________的反應速率結果可以支持這一推測。

3)“鎖鑰”學說和“誘導契合”學說的主要分歧在于,酶與底物結合時,______________。

4)綜合以上分析,請在下面選擇你認為本實驗結果支持的假說,并說明理由。如果你認為不支持任何一種假說,請選擇不支持現(xiàn)有假說,并寫出可以解釋實驗結果的假說。

①支持“鎖鑰”假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支持“誘導契合”假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支持現(xiàn)有假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核糖體 催化 催化底物CTH(或CU)生成黃色產(chǎn)物的吸光值變化 溫度、pH、抑制劑 操作②升高幅度顯著高于操作① 酶與CTH結合,空間結構改變,再與CU結合時,結合不好,反應速率較低;酶與CU結合,空間結構改變,再與CTH結合時,依然可以很好地結合,反應速率較高 EfP-II+CTH+CU+CTHEfP-II+CTH+CTH 酶的空間結構是否會發(fā)生改變 支持“鎖鑰”假說:酶與CTH反應后,再與CU反應速率較低,說明空間結構固定不變,結合CU不好 支持“誘導契合”假說:酶可以分別與CTHCU反應,說明空間結構發(fā)生相應改變,適應與不同底物的結合 不支持現(xiàn)有假說:第一種底物與酶結合時,誘導酶空間結構發(fā)生相應改變,之后再與第二、第三種底物結合時,空間結構保持不變

【解析】

酶是活細胞產(chǎn)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shù)酶是蛋白質(zhì)。酶具有高效性、專一性、作用條件較溫和等特性。

1)蚯蚓蛋白酶II的本質(zhì)是蛋白質(zhì),在細胞的核糖體上合成,酶具有催化作用。蚯蚓蛋白酶II,能夠催化底物CTH(CU),反應生成黃色物質(zhì),可以在單位時間內(nèi)檢測黃色物質(zhì)的吸光度(A405)變化來表示酶的活性。影響酶的因素有,溫度、pH值、重金屬離子、抑制劑等。

2)根據(jù)圖示可知,操作①加入第二種底物后反應速率改變不明顯;操作②加入第二種底物后,反應速率明顯升高,且升高幅度顯著高于操作①。根據(jù)酶的專一性假說,操作①中酶首先與CTH結合,空間結構發(fā)生改變,再與CU結合時,結合不好,反應速率較低;而操作②中酶首先與CU結合,空間結構也發(fā)生改變,再與CTH結合時,依然可以很好地結合,反應速率較高。操作①中EfP-II+CTH+CU+CTHEfP-II+CTH+CTH)的結果說明,酶與CTH結合空間結構發(fā)生改變后,雖然與CU結合不好,但仍然可以與CTH很好的結合,進一步證明以上推測。

3)根據(jù)題干對兩種假說的解釋可以看出,“鎖鑰”假說認為一把鎖只能被一把鑰匙打開,“誘導契合”假說認為底物與酶接觸后會誘導酶的空間結構發(fā)生改變,關鍵不同在于酶與底物結合時酶的空間結構是否會發(fā)生改變。

4)①支持“鎖鑰”假說:由操作①可以看出,酶與CTH反應后,再與CU反應速率較低,說明空間結構固定不變,只能與CTH結合,與CU結合不好。

②支持“誘導契合”假說:由操作②可以看出,酶可以分別與CTHCU反應,說明空間結構發(fā)生相應改變,適應與不同底物的結合。

③不支持現(xiàn)有假說:由操作①的結果分析,可能有另一種情況,即第一種底物與酶結合時,誘導酶空間結構發(fā)生相應改變,之后再與第二、第三種底物結合時,空間結構保持不變。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對剛收獲的種子所做的一系列處理,據(jù)圖分析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①和②都能萌發(fā)形成幼苗

B.③在生物體內(nèi)主要以離子形式存在

C.④和⑤是同一種物質(zhì),但是在細胞中存在形式和含量不同

D.點燃后產(chǎn)生CO2 中的 C 來自于種子的糖類、脂肪、蛋白質(zhì)等有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是動物細胞內(nèi)、細胞間某些信息傳遞過程的模式圖,圖中箭頭表示信息傳遞方向。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若該圖表示細胞內(nèi)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則d過程主要發(fā)生于細胞核中

B.若該圖表示反射弧,則當d被切斷時,刺激b,c處仍然能夠產(chǎn)生反應

C.若該圖表示甲狀腺激素調(diào)節(jié)過程,則a為下丘腦,b為垂體,c為甲狀腺

D.若該圖表示體液免疫過程,則aB細胞,b為漿細胞,c為靶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紫外線對DNA分子的主要損傷方式是形成胸腺嘧啶二聚體,下圖表示細胞中DNA分子發(fā)生這種損傷后的自動修復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胸腺嘧啶二聚體形成后可能會影響DNA的復制和轉(zhuǎn)錄

B. 圖示DNA分子損傷后的修復過程可能需要多種酶參與

C. DNA修復功能缺陷可能會引發(fā)基因突變導致惡性腫瘤

D. DNA損傷引起的生物變異不能成為生物進化的原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適宜條件下,用不同濃度的某除草劑分別處理甲和乙兩種雜草的葉片,并加入氧化還原指示劑,根據(jù)指示劑顏色變化顯示放氧速率,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需要先建立指示劑顏色變化與放氧速率關系的數(shù)學模型

B.相同濃度時顏色變化快的品種受除草劑抑制效果更顯著

C.與品種乙相比,除草劑對品種甲光合速率的抑制較強

D.除草劑濃度為K時,品種甲的葉綠體仍可發(fā)生CO2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細胞內(nèi)染色體上某個基因遺傳信息傳遞的過程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過程a在不同時間段進行時會選擇不同的模板鏈

B.過程b可能剪切掉了RNA1中的部分脫氧核苷酸

C.過程c中轉(zhuǎn)運氨基酸的工具不能與終止密碼配對

D.基因表達時a過程和c過程進行的場所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細胞內(nèi)的生物大分子是由單體相互結合形成的多聚體。圖中甲、乙、丙為細胞內(nèi)重要的三種多聚體,ab為其單體。請結合此圖,判斷以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在人體細胞內(nèi),a共有4

B. ATP是由a連接兩個高能磷酸鍵形成的

C. b可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反應

D. 在某人的神經(jīng)細胞和肝細胞中,甲一般相同,乙、丙一般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示某些生物學概念間的關系,其中代表整個大圓包含

下列各項不符合關系的是

A.體液 細胞外液 細胞內(nèi)液 組織液

B. Ⅰ突觸 突觸前膜 突觸后膜 突觸小泡

. Ⅰ核酸    核糖核酸 脫氧核糖核酸 信使RNA

. Ⅰ免疫   特異性免疫 非特異性免疫 細胞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同學在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觀察到的實驗結果,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在整個分裂過程中,①所處時期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最多

B.秋水仙素誘導多倍體的形成主要發(fā)生在細胞②所處時期

C.細胞③處于觀察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shù)目的最佳時期

D.③④所處時期細胞中染色體與DNA數(shù)量之比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