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如圖所示的圖解表示構成細胞的元素、化合物,a、b、e、d代表不同不同的小分子物質,A、B、E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質,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物質a是葡萄糖,在動物細胞內,在動物細胞中與物質A作用最相近的物質是糖原.若物質A在動物、植物細胞中均可含有,并且作為細胞內最理想的儲能物質,不僅含能量多而且體積較小,則A是脂肪.
(2)圖甲中與圖乙結構相同的是e,其種類的不同由堿基的不同決定的,在植物的葉肉細胞中圖乙物質有8種.
(3)物質d是雄性激素,d和膽固醇、維生素D都屬于固醇類物質,構成生物膜成分的脂質有磷脂和膽固醇.

分析 由圖可知,A是淀粉,a是葡萄糖,d是雄性激素,染色體由蛋白質和DNA組成,b是氨基酸,B是蛋白質,e是脫氧核苷酸,E是DNA.

解答 解:(1)植物細胞內的儲能物質是淀粉,其基本組成單位a是葡萄糖,動物細胞中儲能物質是糖原,細胞中最理想的儲能物質是脂肪.
(2)圖甲中e為脫氧核苷酸,結構與圖乙相同;脫氧核苷酸的種類由堿基決定;植物體中的核苷酸有8種,即4種脫氧核苷酸+4種核糖核苷酸.
(3)物質d能維持雄性動物第二性征,所以是雄性激素,固醇包括膽固醇、性激素和維生素D,磷脂和膽固醇都是構成生物膜的脂質.
故答案為:
(1)葡萄糖   糖原    脂肪       
(2)e   堿基    8
(3)雄性激素   膽固醇、維生素D    磷脂和膽固醇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細胞中各種化合物的分類和功能,對于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和區(qū)分記憶并把握知識點間的內在聯(lián)系是本題考查的重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下面是某一生物個體細胞分裂的示意圖及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的曲線:

(1)該生物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為4條,圖中不含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是D(填字母).
(2)與圖F對應的細胞分裂方式是減數(shù)分裂,與圖F這種分裂方式相同的細胞有BDE(填字母).
(3)圖B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該細胞的名稱是初級精母細胞.其分裂產生的子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0對,含有姐妹染色單體4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在實驗室培養(yǎng)蛙受精卵時,在培養(yǎng)液中加入一種含3H的化合物.一段時間后.用放射自顯影技術檢測發(fā)現(xiàn)放射性物質集中于蛙胚細胞的細胞核和線粒體中.你認為3H標記的化合物可能是(  )
A.DNAB.RNA
C.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D.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能正確表示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DNA或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的曲線圖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必需氨基酸是指(  )
A.蛋白質合成中可有可無的氨基酸B.在人體內可以合成的氨基酸
C.在人體內不能合成的氨基酸D.蛋白質合成所必須的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關于健那綠染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是一種專一性的活細胞染料
B.有0.5g健那綠溶解于酒精配制而成
C.可使活細胞中的線粒體呈藍綠色
D.健那綠染色后的線粒體可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自然保護區(qū)地震后,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植被毀損達到30%以上.圖1為該地區(qū)人為干預下恢復過程的能量流動圖(圖中單位為KJ/(m2•a)),圖2表示恢復過程中某種群的種群密度對種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響.請回答:

(1)如圖1所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產者固定的光能為110 KJ/(m2•a),第一營養(yǎng)級到第二營養(yǎng)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2.7%(保留一位小數(shù)),“有機物輸入”流入第三營養(yǎng)級的能量為5 KJ/(m2•a)(注:圖中“有機物輸入”流入“植食性動物”的能量為2,“肉食性動物”流向“分解者”的能量為0.05).
(2)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動的特點為單向流動,逐級遞減;圖2中,在E點時,表示該種群已達到環(huán)境容納量(K值).
(3)隨著時間的推移,地震毀損的自然保護區(qū)內生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不斷恢復的過程屬于次生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目前,我國正在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要實現(xiàn)西部地區(qū)經濟的快速、持續(xù)發(fā)展,就要切實搞好生態(tài)建設.請就此回答下列問題:
(1)從生態(tài)學分析,改善西部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首先要解決的非生物因素是水.
(2)“退耕還林還草”的演替過程在生態(tài)學上屬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3)我國北方地區(qū)頻繁出現(xiàn)的“沙塵暴”主要與內蒙古地區(qū)的森林等植被遭破壞有關,這說明森林等植被在防風固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4)西北地區(qū)的種群數(shù)量少、營養(yǎng)結構簡單,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較差.
(5)西部的耕地應做好除草、治蟲工作,為保護環(huán)境,治蟲時不應大量使用農藥,請說出一種理想的治蟲方法:生物防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遼寧省高三上二模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的是在最適溫度下,反應物濃度對胃蛋白酶所催化的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若在A點時溫度升高10℃,則反應速率加快

B.若在A點時溫度升高10℃,則反應速率不變

C.若在B點時往混合物內加入少量胃蛋白酶,則反應速率會加快

D.若在B點時往混合物內加入少量胃蛋白酶,則反應速率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