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黃岡市高三下學期第5次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假說—演繹法”是現(xiàn)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演繹推理→檢驗推理→得出結論”五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孟德爾利用該方法發(fā)現(xiàn)了兩大遺傳規(guī)律。下列對孟德爾的研究過程的分析中,正確的是
A.孟德爾為了驗證所作出的假設是否正確,設計并完成了正、反交實驗
B.孟德爾所作假設的核心內容是“性狀是由位于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
C.孟德爾在豌豆純合親本雜交和F1自交遺傳實驗基礎上提出研究問題
D.孟德爾發(fā)現(xiàn)的遺傳規(guī)律能夠解釋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遺傳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黃岡市高三下學期第5次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對實驗或方法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用低倍顯微觀察花生子葉中被蘇丹Ⅳ染成橘黃色的脂肪粒
B.提取分離綠葉中的色素分別用無水乙醇和93號汽油
C.用標志重捕法測種群密度時,部分標志物的脫落會使測量結果偏小
D.可以使用含35S的NH4SO4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并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黃岡市高三下學期第5次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S”型曲線k值的改變與事實不相符合的敘述是
A.x軸為外界蔗糖溶液濃度,y軸為葉肉細胞滲透失水量,在c點時去除細胞壁,k值將不變
B.x軸為光照強度,y軸為綠色植物實際光合作用量,在b點提高CO2的濃度,k值將改變
C.x軸為氧氣分壓,y軸為水稻根細胞對硅的吸收速率,在c點時中耕松土,k值將改變
D.x軸為時間,y軸為某種群個體數(shù),在b點改變環(huán)境條件或種群遺傳因素,k值將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黃岡市高三下學期第5次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研究者探究不同光強(即光照強度)條件下,兩種不同濃度CO2對某種藍藻生長的影響,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關于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和“”分別表示高濃度和低濃度CO2下的測量結果
B.若相同條件下測量O2釋放量,可得到相似的實驗結果
C.低光強時,不同的CO2濃度對干重增加的影響不顯著
D.高濃度CO2時,不同的光強對干重增加的影響不顯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黃岡市高三下學期第5次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果實在成熟之后發(fā)生的細胞呼吸突然升高的現(xiàn)象稱為呼吸躍變,是果實成熟達到可食程度的標志。下圖為香蕉成熟后細胞CO2釋放量和乙烯含量變化曲線,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呼吸躍變導致乙烯含量劇增
B.呼吸躍變是果實成熟的標志
C.乙烯含量增加可能誘導呼吸酶的合成
D.乙烯的增加促進了果實的發(fā)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黃岡市高三下學期第5次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8分)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需要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各種礦質元素,科學實驗發(fā)現(xiàn)土壤中缺磷,會導致植株矮小,葉色暗綠。依據葉色變化可能是缺少類胡蘿卜素,試設計實驗探究葉色暗綠是否是因為缺磷造成類胡蘿卜素缺乏所致。
實驗所需主要用具、試劑:燒杯、漏斗、試管、研缽、完全培養(yǎng)液、僅缺磷的完全培養(yǎng)液、無水乙醇、SiO2、CaCO3、、層析液等
實驗材料:正常生長的黃瓜幼苗
(1)實驗假設: 。
實驗步驟:
(2)第一步:取兩個燒杯編號為A、B,各放入 的黃瓜幼苗。
(3)第二步:向A燒杯中加入適量的 ;向B燒杯中加入 作為對照,置于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培養(yǎng)到兩組黃瓜苗葉片出現(xiàn)顏色差異。
(4)第三步:分別從A、B兩組中選取 ,然后進行提取和分離色素,觀察比較 。
(5)實驗結果及結論預測:
① ,說明缺磷導致的葉色暗綠,不是由于類胡蘿卜素缺乏所致;
② ,說明缺磷導致的葉色暗綠,是由于類胡蘿卜素缺乏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黃岡市高三下學期第5次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下圖是體育運動對學習記憶的促進作用與蛋白質類神經營養(yǎng)因子(BDNF)關系的部分圖解。請據圖回答問題:
(1)突觸小泡中的b物質是 ,該物質進入突觸間隙的方式需要依賴的理論支持是______________。
(2)運動應激能促進a過程,a過程是指BDNF基因的 。
(3)請在右圖畫出b物質與AMPA結合后興奮傳導至d處時,細胞膜內外電荷的分布情況, 與_____離子的___________(填“外流”/“內流”)相關
(4)據圖可知,BDNF具有 和激活突觸后膜上相應受體的作用,從而促進興奮在突觸處的傳遞。若向大鼠腦室內注射抗BDNF的抗體,將導致突觸間隙內b物質的含量 (填“增加”/“不變”/“減少”)。
(5)圖中c是突觸蛋白,它在海馬區(qū)的密度和分布可間接反映突觸的數(shù)量和分布情況。有實驗表明,水迷宮訓練后大鼠海馬區(qū)突觸蛋白表達明顯增強,大鼠學習記憶受損后突觸蛋白表達水平下降。由此推測,長期記憶可能與 的建立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黃岡市高三下學期第5次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3分)果蠅的灰體(E)對黑檀體(e)為顯性;短剛毛和長剛毛是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這兩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獨立遺傳。用甲、乙、丙三只果蠅進行雜交實驗,雜交組合、F1表現(xiàn)型及比例如下:
(1)根據實驗一和實驗二的雜交結果,推斷乙果蠅的基因型可能為________或________。若實驗一的雜交結果能驗證兩對基因E、e和B、b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則丙果蠅的基因型應為________。
(2)實驗二的F1中與親本果蠅基因型不同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________。
(3)在沒有遷入遷出、突變和選擇等條件下,一個由純合果蠅組成的大種群個體間自由交配得到F1,F(xiàn)1中灰體果蠅8400只,黑檀體果蠅1600只。F1中e的基因頻率為________,Ee的基因型頻率為________。親代群體中灰體果蠅的百分比為________。
(4)灰體純合果蠅與黑檀體果蠅雜交,在后代群體中出現(xiàn)了一只黑檀體果蠅。出現(xiàn)該黑檀體果蠅的原因可能是親本果蠅在產生配子過程中發(fā)生了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片段缺失,F(xiàn)有基因型為EE、Ee和ee的果蠅可供選擇,請完成下列實驗步驟及結果預測,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對同源染色體都缺失相同片段時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實驗步驟:
①用該黑檀體果蠅與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的果蠅雜交,獲得F1;②F1自由交配,觀察、統(tǒng)計F2表現(xiàn)型及比例。
結果預測:Ⅰ.如果F2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________,則為基因突變;Ⅱ.如果F2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________,則為染色體片段缺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黃岡市高三下學期第5次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8分)下圖是某人工魚塘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過程中部分環(huán)節(jié)涉及的能量值(單位為103kJ/m2.y)。試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圖中①代表的生理過程是 ,圖中②代表的能量主要以 形式儲存。
(2)流經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是_____________固定的太陽能,總能量大小是 kJ/m2.y。
(3)能量從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第二營養(yǎng)級到第三營養(yǎng)級傳遞的效率為 。
(4)試分析圖中植食動物、小型肉食動物和大型肉食動物隨營養(yǎng)級的升高需要的有機物輸入越來越多的原因: 。
(5)為了提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人需要科學控制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干擾和利用程度,不應該超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___ ______,同時為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需要對生態(tài)系統(tǒng)實施相應的物質與能量投入,保證生態(tài)系統(tǒng)_________________的協(xié)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黃岡市高三下學期第5次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5分)[生物——選修3: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 Ⅰ.土壤農桿菌能將自身Ti質粒的T-DNA整合到植物染色體DNA上,誘發(fā)植物形成腫瘤。T-DNA中含有植物生長素合成酶基因(S)和細胞分裂素合成酶基因(R),如圖1所示,它們的表達與否能影響相應植物激素的含量,進而調節(jié)腫瘤組織的生長與分化。基因工程常用Ti質粒作為運載體,圖2表示抗蟲棉培育中使用的三種限制酶A、B、C的識別序列以及Ti質粒上限制酶切割位點的分布,抗蟲基因內部不含切割位點,兩側標明序列為切割區(qū)域。
(1)據圖2分析,切取抗蟲基因時,使用限制酶 ,切割Ti質粒時,使用限制酶 。
(2)成功建構的重組質粒含有限制酶A的識別位點0個,若用酶C處理該重組質粒,將得到 個DNA片段。
(3)若抗蟲基因插入的位置在R基因內部,篩選出 植株即是成功導入抗蟲基因的棉花植株。
Ⅱ.單克隆抗體技術在生物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請回答相關問題:
(4)科學家米爾斯坦和柯勒提出單克隆抗體制備技術的實驗方案:把一種 細胞與能在體外大量增殖的___________細胞進行誘導融合,使融合細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產生足夠數(shù)量的特定抗體。
(5)在技術操作中,需要將融合細胞用 培養(yǎng)基進行篩選,并進行克隆化培養(yǎng)和 檢測,以得到足夠數(shù)量的符合要求的 (填“單”、“雙”、“多”)核雜交瘤細胞。
(6)若將雜交瘤細胞在體外條件下做大規(guī)模培養(yǎng),可從 中提取出大量的單克隆抗體。
(7)研究人員應用 ,改造了鼠源性抗體分子的結構,降低了鼠源性抗體的人體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