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將30Ω的電阻接在一電源兩端,通過的電流為0.3A.若把30Ω的電阻拿走,將10Ω與60Ω的電阻分別接在這個電源兩端(電源內(nèi)阻不計),那么通過的電流分別為( 。
A.0.9A,0.15AB.0.15A,0.9AC.0.1A,0.6AD.0.6A,0.1A

分析 根據(jù)歐姆定律的變形公式U=IR計算出電源電壓的大小,再根據(jù)I=$\frac{U}{R}$分別計算出電流的大。

解答 解:電源電壓的大小為:U=IR=0.3×30=9V,
將10Ω的電阻結(jié)入電路時,電路中的電流是:I1=$\frac{U}{{R}_{1}}$=$\frac{9}{10}$=0.9A;
將60Ω的電阻結(jié)入電路時,電路中的電流是:I2=$\frac{U}{{R}_{2}}$=$\frac{9}{60}$=0.15A.
故選:A.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歐姆定律及變形公式的運用,知道電源電壓不變,是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4.把質(zhì)量為2.0g的帶負電的小球A,用絕緣細繩懸掛起,若將帶電量為Q=4.0×10-6C的帶電小球B靠近A,如圖所示.當兩個帶電小球在同一高度相距30cm時,繩與豎直方向恰成45o角.求:
(1)B球受的庫侖力;
(2)A球的帶電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在“探究共點力合成規(guī)律”的實驗中,某同學經(jīng)歷了以下實驗步驟:
A.在白紙上按比例做出兩個力F1和F2的圖示,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圖求出合力F;
B.只用一個測力計,通過細繩把橡皮筋拉同樣長度;
C.記下兩個測力計F1和F2的讀數(shù),并且記錄它們的方向;
D.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墊一張白紙,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P點,用兩條細繩連接在橡皮筋的另一端,通過細繩同時用兩個測力計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與細繩的連接點到達某一位置O,并記下此位置,如圖所示;
E.記下測力計的讀數(shù)F′和細繩方向,按同一比例作出這個力的圖示,比較這個實測合力F′和按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的合力F,看它們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近;
F.用刻度尺測量出P、O之間的距離并記錄;
G.改變兩測力計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多次重復實驗,從實驗得出結(jié)論.
(1)上述實驗步驟有明顯的錯誤,這個步驟是B(填選項前的字母);正確的操作應為只有一個測力計,通過細繩把橡皮筋拉到O點.
(2)上述實驗步驟中有一步驟是多余的,這個步驟是F(填選項前的字母);
(3)將以上實驗步驟按正確順序排列,應為DCABEG(填選項前的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有關(guān)等勢面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場線由電勢低的等勢面指向電勢高的等勢面
B.兩等勢面間距離越大,電場強度越大
C.等勢面與電場線一定垂直
D.相鄰等勢面間電勢的差值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7.在利用自由落體“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圖1),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頻率為50Hz,當?shù)刂亓铀俣鹊闹禐?.8m/s2,測得所用重物的質(zhì)量為1.00kg.若按實驗要求正確地選出紙帶進行測量,圖中各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間還有一個點沒有畫出來,測量得A、B、C三個計數(shù)點到第一個點O的距離如圖2所示,單位均是cm,那么(計算結(jié)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①紙帶的左端與重物相連(填左或右);
②打點計時器打下計數(shù)點B時,物體的速度vB=1.50m/s
③從起點D到打下計數(shù)點B的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少量是△Ep=1.18J,此過程中物體動能的增加量是△Ek=1.13J;
④通過計算,數(shù)值上△Ep>△Ek(填“>”“=”或“<”)
⑤實驗的結(jié)論是在誤差允許范圍內(nèi),物體的機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7.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某同學用打點計時器測重物自由下落的加速度,多次實驗后選擇一條較為理想的紙帶(圖2).已知打點計時器打點時間間隔為0.02s,紙帶上A、B、C、D、E為五個相鄰的打印點.則由紙帶記錄的數(shù)據(jù)可得知,重物下落至B點時的速度為0.19m/s;重物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為9.6m/s2.(保留二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4.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得到了一條如圖所示的紙帶,紙帶上的點記錄了物體在不同時刻的位置,物體的質(zhì)量為m,打點周期為T.當打點計時器打點4時,物體的動能增加的表達式為△Ek=$\frac{m({D}_{5}-{D}_{3})^{2}}{8{T}^{2}}$物體重力勢能減小的表達式為△EP=mgD4,實驗中是通過比較$\frac{m({D}_{5}-{D}_{3})^{2}}{8{T}^{2}}$與mgD4是否相等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如圖甲所示,彎曲部分AB和CD是兩個半徑都為0.3m的$\frac{1}{4}$圓弧軌道,中間的BC段是豎直的薄壁細圓管(細圓管內(nèi)徑略大于小球的直徑)軌道,分別與上下圓弧軌道相切連接,BC段的長度L為0.2m.下圓弧軌道與水平軌道相切,其中D、A分別是上下圓弧軌道的最高點與最低點,整個軌道固定在豎直平面內(nèi).有一質(zhì)量為0.3kg的小球以一定的速度沿水平軌道向右運動并從A點進入圓弧,不計小球運動中的一切阻力,求:
(1)如果小球從D點以5m/s的速度水平飛出,求落地點與D點的水平距離;
(2)如果小球從D點以5m/s的速度水平飛出,求小球過圓弧A點時對軌道的壓力;
(3)如果在D點右側(cè)平滑連接一半徑R=0.4m的半圓形光滑軌道DEF,如圖乙所示,要使小球不脫離軌道運動,求小球在水平軌道上向右運動的速度大小范圍(計算結(jié)果可以用根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以速度為v0=10m/s勻速行駛的汽車在第2s末關(guān)閉發(fā)動機,以后作勻減速直線運動,第3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9m/s,試求:
(1)汽車作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方向;
(2)汽車在10s內(nèi)的位移x.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