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兩小球發(fā)生正碰,小球的質(zhì)量分別為m1m2。圖乙為它們碰撞前后的st圖象。已知m=0.1kg,由此可以判斷(  )

A.碰前m2靜止,m1向右運動

B.碰后m2m1都向右運動

C.m2=0.3kg

D.碰撞過程中系統(tǒng)損失了0.4J的機械能


AC

[解析] 由圖乙可以看出,碰前m1的位移隨時間均勻增加,m2的位移不變,可知m2靜止,m1向右運動,故A是正確的。碰后一個位移增大,一個位移減小,說明運動方向不一致,即B錯誤。由圖乙可以算出碰前m1的速度v1=4m/s,碰后的速度v1′=-2m/s,碰前m2的速度v2=0,碰后的速度v2′=2m/s,由動量守恒m1v1m2v2m1v1′+m2v2′,計算得m2=0.3kg,故C是正確的。碰撞過程中系統(tǒng)損失的機械能ΔEm1vm1v12m2v22=0。因此D是錯誤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圖中B為理想變壓器,接在交變電壓有效值保持不變的電源上。指示燈L1和L2完全相同(其阻值均恒定不變),R是一個定值電阻,電壓表、電流表都為理想電表。開始時開關(guān)S是閉合的,當S斷開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流表A2的示數(shù)變大                 B.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大

C.電流表A1的示數(shù)變小                 D.燈L1的亮度變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溫度降低,其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增大

B.物體溫度升高,其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增大

C.物體溫度降低,其內(nèi)能一定增大

D.物體溫度不變,其內(nèi)能一定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關(guān)于機械波和光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泊松亮斑是一種光的衍射現(xiàn)象,機械波也可能發(fā)生

B.用白光做楊氏雙縫干涉和薄膜干涉原理相近,均可看到間距相等的彩色條紋

C.聲波傳播過程中,介質(zhì)中質(zhì)點的運動速度等于聲波的傳播速度

D.地震波中同時含有橫波和縱波,縱波具有更大的破壞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為盧瑟福和他的助手做α粒子散射實驗的裝置示意圖,熒光屏和顯微鏡一起分別放在圖中的A、BC三個位置時,關(guān)于觀察到的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相同時間內(nèi)放在A位置時觀察到屏上的閃光次數(shù)最多

B.相同時間內(nèi)放在B位置時觀察到屏上的閃光次數(shù)最少

C.相同時間內(nèi)放在C位置時觀察到屏上的閃光次數(shù)最少

D.放在C位置時觀察不到屏上有閃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在水平地面上有兩物塊甲和乙,它們的質(zhì)量分別為2mm,甲與地面間無摩擦,乙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F(xiàn)讓甲物塊以速度v0向著靜止的乙運動并發(fā)生正碰,試求:

(1)甲與乙第一次碰撞過程中系統(tǒng)的最小動能;

(2)若甲在乙剛停下來時恰好與乙發(fā)生第二次碰撞,則在第一次碰撞中系統(tǒng)損失了多少機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不考慮溫度對電阻的影響,把兩個“220V,40W”的燈泡串聯(lián)接在220 V的電路中,則兩燈泡的總功率為:(     )

A.10W        B.20W       C. 40 W       D. 80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電流的定義式,適用于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的電流。

B.電的負載增加,輸出功率一定增大

C.電動勢在數(shù)值上等于電將單位正電荷從負極移送到正極時,靜電力所做的功

D.從可知,導(dǎo)體的電阻跟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dǎo)體的電流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真空中建立一坐標系,以水平向右為軸正方向,豎直向下為軸正方向,軸垂直紙面向里(圖復(fù)17-5).在的區(qū)域內(nèi)有勻強磁場,,磁場的磁感強度的方向沿軸的正方向,其大小.今把一荷質(zhì)比的帶正電質(zhì)點在,,處靜止釋放,將帶電質(zhì)點過原點的時刻定為時刻,求帶電質(zhì)點在磁場中任一時刻的位置坐標.并求它剛離開磁場時的位置和速度.取重力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