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
(1)(多選題)為了使測量誤差盡量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C
(A)須選用密度和直徑都較小的擺球
(B)須選用輕且不易伸長的細線
(C)實驗時須使擺球在同一豎直面內(nèi)擺動
(D)計時起終點都應(yīng)在擺球的最高點且不少于30次全振動的時間
(2)如圖所示,某同學在野外做“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時,由于沒有合適的擺球,他找到了一塊外形不規(guī)則的石塊代替擺球.操作時,他用刻度尺測量擺線OM的長度L作為擺長,測出n次全振動的總時間t,由T=$\frac{t}{n}$得到周期T,求出重力加速度g=($\frac{2π}{T}$)2L,這樣得到的重力加速度的測量值比真實值。ㄌ睢按蟆被颉靶 保
為了克服擺長無法準確測量的困難,該同學將擺線長度縮短為L',重復上面的實驗,得出周期T′,由此他得到了較精確的重力加速度的值g=$\frac{{4{π^2}(L-L')}}{{{T^2}-{{T'}^2}}}$.

分析 (1)為減小實驗誤差應(yīng)選擇密度大而體積小的球作為擺球,選用輕質(zhì)細線做擺線,當單擺擺角小于5°時單擺的運動是簡諧運動,在最低點速度最大,從最高點開始計時誤差最大,根據(jù)實驗注意事項分析答題;
(2)根據(jù)單擺的周期公式T=2π$\sqrt{\frac{L}{g}}$,得到g的表達式,再分析誤差的大。

解答 解:(1)A、為減小空氣阻力對實驗的影響,從而減小實驗誤差,組裝單擺須選用密度大而直徑都較小的擺球,故A錯誤;
B、為減小實驗誤差,組裝單擺須選用輕且不易伸長的細線,故B正確;
C、實驗時須使擺球在同一豎直面內(nèi)擺動,不能使單擺成為圓錐擺,故C正確;
D、測量時間應(yīng)從單擺擺到最低點開始,因為最低位置擺球速度最大,相同的視覺距離誤差,引起的時間誤差較小,則周期測量比較準確,故D錯誤;
(2)根據(jù)單擺的周期公式T=2π$\sqrt{\frac{L}{g}}$,得:g=$\frac{4{π}^{2}L}{{T}^{2}}$.
該同學用OM的長L作為擺長,擺長偏小,根據(jù)上述表達式得知,g的測量值偏。
設(shè)擺線的結(jié)點到大理石質(zhì)心的距離為r,則根據(jù)單擺的周期公式T=2π$\sqrt{\frac{L}{g}}$得:
  T=2π$\sqrt{\frac{L+r}{g}}$
而T′=2π$\sqrt{\frac{L′+r}{g}}$
聯(lián)立解得:g=$\frac{{4{π^2}(L-L')}}{{{T^2}-{{T'}^2}}}$;
故答案為:(1)BC;(2)小,$\frac{{4{π^2}(L-L')}}{{{T^2}-{{T'}^2}}}$.

點評 對于單擺實驗,關(guān)鍵要掌握實驗原理:單擺的周期公式T=2π$\sqrt{\frac{L}{g}}$,準確理解L的含義和實驗條件、操作方法.對秒表進行讀數(shù)時,要先確定秒表的分度值,秒表示數(shù)是分針與秒針示數(shù)之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nèi),粗糙的斜面AB長為2.4m,其下端與光滑的圓弧軌道BCD相切于B,C是最低點,圓心角∠BOC=37°,D與圓心O等高,圓弧軌道半徑R=1.0m,現(xiàn)有一個質(zhì)量為m=0.2kg可視為質(zhì)點的滑塊,從D點的正上方h=1.6m的E點處自由下落,滑塊恰好能運動到A點.(sin37°=0.6,cos37°=0.8,g取10m/s2,計算結(jié)果可保留根號.求:
(1)滑塊第一次到達B點的速度;
(2)滑塊與斜面A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3)滑塊在斜面上運動的總路程及總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咸寧市某高中物理研究性學習小組為了測量當?shù)氐闹亓铀俣却笮。屢恍∏蜇Q直上拋,測量上升一段高度h所用的時間為t1,緊接著繼續(xù)上升一段高度h所用時間為t2.則當?shù)氐闹亓铀俣却笮椋ā 。?table class="qanwser">A.$\frac{2h({t}_{1}+{t}_{2})}{{t}_{1}{t}_{2}({t}_{2}-{t}_{1})}$B.$\frac{h({t}_{1}+{t}_{2})}{{t}_{1}{t}_{2}({t}_{1}-{t}_{2})}$C.$\frac{2h({t}_{2}-{t}_{1})}{{t}_{1}{t}_{2}({t}_{1}+{t}_{2})}$D.$\frac{2h({t}_{1}-{t}_{2})}{{t}_{1}{t}_{2}({t}_{1}+{t}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9.某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在研究彈簧彈力的時候,測得彈力的大小F和彈簧長度l的關(guān)系如圖1所示,則由圖線可知:

(1)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300N/m.
(2)為了用彈簧測定兩木塊A和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兩位同學分別設(shè)計了如圖2所示的甲、乙兩種方案.
①為了用某一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表示A和B之間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你認為方案甲更合理.
②若A和B的重力分別為10.0N和20.0N.當A被拉動時,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shù)為6.0N,b的示數(shù)為11.0N,c的示數(shù)為4.0N,則A和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所示,一圓球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為O.直細棒AB 的B端擱在地面上,棒身靠在球面上并和球心在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切點為P,細棒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θ.若移動棒的B端沿水平地面靠近圓球,使切點P恰好以O(shè)點為圓心做勻速圓周運動,則(  )
A.B端向右勻速運動B.θ角隨時間均勻增大
C.PB長度隨時間均勻減小D.以上說法都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神舟十號”飛船在預定軌道上做勻速圓周運動,在該飛船的密封艙內(nèi),如圖的實驗?zāi)軌蜻M行的是( 。
A.
宇航員生活廢水過濾處理實驗
B.
研究自由落體運動
C.
用彈簧拉力器比較力的大小
D.
血漿與血細胞自然分層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據(jù)媒體報道,科學家在太陽系發(fā)現(xiàn)一顆為未人知綽號“第9大行星”的巨型行星,《天文學雜質(zhì)》研究員巴蒂金(Batygin)和布朗(Brown)表示,雖然沒有直接觀察到,但他們通過數(shù)學模型和電腦模擬發(fā)現(xiàn)了這顆行星.該行星質(zhì)量是地球質(zhì)量的10倍,公轉(zhuǎn)軌道半徑是地球公轉(zhuǎn)軌道半徑的600倍,其半徑為地球的3.5倍.科學家認為這顆行星屬氣態(tài),類似天王星和海王星,將是真正的第9大行星.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9.8m/s2,地球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為1年,則“第9大行星”(  )
A.繞太陽運行一周約需1.5萬年B.繞太陽運行一周約需1.8年
C.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8.0 m/s2D.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10.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說法中符合物理史實的是( 。
A.開普勒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
B.伽利略發(fā)現(xiàn)了行星的運動規(guī)律
C.牛頓首次在實驗室里較準確地測出了萬有引力常量
D.牛頓將行星與太陽、地球與月球、地球與地面物體之間的引力規(guī)律推廣到宇宙中的一切物體,得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一個質(zhì)量為0.5kg的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以4m/s的速度勻速運動,則其動量大小為2kg/m/s;動能大小為4J;若物體在碰到豎直的墻壁后以2m/s的速度返回,則動量的變化量為-3kg/m/s(以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動能變化大小為3 J;碰撞時間為0.1s,則墻壁的平均作用力為3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