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如圖所示,質量為m=1kg的小滑塊,從光滑、固定的圓弧軌道的最高點A由靜止滑下,經最低點B后滑到位于水平面的木板上.已知木板質量M=2kg,其上表面與圓弧軌道相切于B點,且長度足夠長.整個過程中木板的圖像如圖所示,g=l0m/s2

求:(1)滑塊經過B點時對圓弧軌道的壓力.
(2)滑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
(3)滑塊在木板上滑過的距離.

(1)30 N,豎直向下(2)0.5 (3)3m.

解析試題分析:(1)滑塊下滑過程,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mgR=mv2
由向心力公式得N′-mg=m
解得N′=mg+m="30" N
根據牛頓第三定律,滑塊對軌道的壓力是30 N,方向豎直向下.
(2)由v-t圖象得:木板的加速度是a1=1m/s2
滑塊與木板共同減速的加速度大小a2=1m/s2
設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是μ1
滑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是μ2
在1-2s內,對滑塊和木板:μ1(M+m)g=(M+m)a2
在0-1s內,對木板:μ2mg-μ1(M+m)g=Ma1
解得:μ1=0.1,μ2=0.5
(3)滑塊在木板上滑動的過程中,v1是它們的共同速度,t1是它們達到共同速度所用的時間
對滑塊:μ2mg=ma    v1=v-at1   木板的位移x1=
滑塊的位移x2=
滑塊在木板上滑動的距離△x=x2-x1=3m
考點:本題考查牛頓運動定律、動能定理、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甲、乙兩物體在同一地點同時開始做直線運動的圖象如圖所示。根據圖象提供的信息可知

A.6s末乙追上甲
B.在乙追上甲之前,甲乙相距最遠為10m
C.末甲乙兩物體相遇,且離出發(fā)點有32m
D.在0~4s內與4~6s內甲的平均速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右圖所示,質量為m的小物塊以初速度沿足夠長的固定斜面上滑,斜面傾角為θ,物塊與該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下圖表示該物塊的速度v和所受摩擦力Ff隨時間t變化的圖線(以初速度v0的方向為正方向)中可能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6分)傾斜的傳送帶以恒定的速率沿逆時針方向運行,如圖甲所示,在t=0時,將質量m=2.0kg的小物塊輕放在傳送帶上A點處,2s時物塊從B點離開傳送帶,物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設沿傳送帶向下為運動的正方向,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⑴0~1s內物塊所受的合外力大。
⑵小物塊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
⑶在0~2s內由于小物塊與皮帶間的摩擦所產生的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0分)如圖甲所示,水平光滑的桌面上靜止放置一條長為的紙帶,紙帶上正中間位置放置有一質量為的小鐵塊,紙帶的左邊恰好在桌面的左邊緣,小鐵塊與紙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為.現讓紙帶從時刻開始一直保持的速度向左勻速運動.已知桌面高度為,小鐵塊在運動過程中不翻滾,不計空氣阻力.求:

(1)小鐵塊從開始運動到桌面邊緣過程所經歷的時間并在乙圖畫出此過程中小鐵塊的圖象;
(2)小鐵塊拋出后落地點到拋出點的水平距離;
(3)小鐵塊從開始運動到桌面邊緣過程中產生的內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木塊,質量為m=10kg,受水平恒力F作用一段時間后撤去該恒力,物體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求:

(1)物體6秒的位移和兩段加速度分別是多少
(2)F的大小
(3)木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素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8分)) 質量為m=lkg的物體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 F的作用下從斜面底端由靜止開始沿斜面向上運動,一段時間后撤去拉力F,其向上運動的v-t圖象如圖所示,斜面固定不動,與水平地面的夾角)。求:

(1)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2)拉力F的大小;
(3)物體沿斜面向上運動的最大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汽車甲沿著平直的公路以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當它路過某處的同時,該處有一輛汽車乙開始做初速為0的勻加速運動去追趕甲車.根據上述的已知條件: (    )

A.可求出乙車從開始起動到追上甲車時所用的時間.
B.可求出乙車追上甲車時乙車所走的路程.
C.可求出乙車追上甲車時乙車的速度.
D.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任何一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總是成對出現的
B.只有固體之間才能發(fā)生相互作用
C.重力就是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
D.重心就是物體上最重的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