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5.用水平力F將木塊壓在豎直墻上,如圖所示,已知木塊重G=6N,木塊與墻壁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5,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當F=25N時,木塊沒有動,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6.25N
B.當F=10N時,木塊沿墻面下滑,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2.5N
C.當F變大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也會一直變大
D.當F=0時,物體將向下做自由落體運動

分析 先根據木塊的重力和最大靜摩擦力的關系,分析出木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再由平衡條件求摩擦力.
當木塊的重力大于最大靜摩擦力,木塊將向下滑動,由摩擦力公式求解f=μN摩擦力.

解答 解:A、當F=25N時,木塊的最大靜摩擦力 fm1=μF1=0.25×25=6.25N>G
故物體靜止不動
根據平衡條件可得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 f1=G=6N;故A錯誤;
B、當F=10N時,木塊的最大靜摩擦力 fm2=μF2=0.25×10=2.5N<G
故物體將要下滑,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 f2=μF2=0.25×10=2.5N;故B正確;
C、F變大時,若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受到的摩擦力一直等于重力;大小保持不變;故C錯誤;
D、當壓力為零時,物體與墻之間沒有摩擦力,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故D正確;
故選:BD.

點評 本題考查摩擦力的臨界問題,要注意明確靜摩擦力與最大靜摩擦力之間的關系,能根據最大靜摩擦力判斷物體是否發(fā)生滑動,從而明確摩擦力的計算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物體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在第一個2s內,第二個2s內,第三個2s內,三段位移之比為( 。
A.1:2:3B.1:3:5C.2:4:8D.1: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如圖為測定滑塊在氣墊導軌上運動加速度的實驗裝置,滑塊上安裝寬度為d的遮光板,釋放重物后滑塊先后通過光電門A、B,配套的數字毫秒計記錄了遮光板通過光電門A、B的時間分別為△tA,和△tB,用米尺測得兩光電門之間的距離為s.則:
(1)滑塊通過光電門A、B的速度分別為$\fracjhuqkzf{△{t}_{A}}$和$\fracixcyvth{△{t}_{B}}$;
(2)物塊的加速度a用d、s、△tA,和△tB,表示為a=$\frac{(\fracltgrlxa{△{t}_{B}})^{2}-(\fracjr14a8h{△{t}_{A}})^{2}}{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如圖所示,某一直流電電動機提升重物的裝置內重物的質量是100kg,電源的電動勢為220V,不計電源的內阻及各處的摩擦,若電動機以0.2m/s2的恒定加速度向上提升重物.當重物的速度為1m/s,電路中的電流強度為5A,由此可知電動機此時的輸入功率為1100W,電動機線圈的電阻是3.2Ω.(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E=10V,內阻r=1Ω,R1=3Ω,R2=6Ω,C=30 μF.
(1)閉合開關S,求穩(wěn)定后通過R1的電流;
(2)然后將開關S斷開,求電容器兩端的電壓變化量和流過R1的總電荷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等離子氣流(由高溫、高壓的等電荷量的正、負離子組成)由左方連續(xù)不斷地以速度v0垂直射入P1和P2兩金屬板間的勻強磁場中,有一個與長直導線ab共面的通電金屬環(huán),金屬環(huán)電流方向如圖,則金屬環(huán)( 。
A.沿紙面向左運動
B.沿紙面向右運動
C.左半部分垂直紙面向外,右半部分垂直紙面向里運動
D.右半部分垂直紙面向里,左半部分垂直紙面向外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自由振動的彈簧振子的振幅越來越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機械能守恒
B.能量守恒,減小的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C.能量不斷減小
D.只有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質量是5t的汽車,在水平路面以加速度a=2m/s2起動,所受阻力是1.0×103N,汽車起動后第1s末的瞬時功率是( 。
A.2kWB.11kWC.20kWD.22k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2006年我國自行研制的“梟龍”戰(zhàn)機在四川某地試飛成功.假設該戰(zhàn)機起飛前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達到起飛速度v所需時間t,則起飛前的運動距離為(  )
A.vtB.$\frac{vt}{2}$C.2vtD.$\frac{v^2}{2t}$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