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在一次閃電形成過程中,流動的電荷量約為300c,持續(xù)時間約為0.005s,則這次閃電產生的電流大小約為6×104 A.

分析 根據(jù)電流的定義式I=$\frac{q}{t}$即可求解.

解答 解:根據(jù)電流的定義式I=$\frac{q}{t}$得:電流I=$\frac{300}{0.005}=6×1{0}^{4}A$
故答案為:6×104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電流定義式的直接應用,難度不大,屬于基礎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質量不同的兩個物體從同一高度靜止釋放后落到地面,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落地的時間不同B.下落過程中物體的加速度不相同
C.落地時的速度不同D.下落過程中物體的加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比薩斜塔的高度為54.5m,如果枷利略在塔的頂端讓一只鐵球自由下落,求鐵球下落的時間和小球落地時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某興趣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做探究物體動能實驗時,讓一物體在恒定合外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沿直線運動,通過傳感器記錄下速度、時間、位置等實驗數(shù)據(jù),然后分別作出動能Ek隨時間變化和動能Ek隨位置變化的兩個圖線如圖所示,但忘記標出橫坐標,已知圖1中虛線的斜率為p,圖2中直線的斜率為q,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動能隨位置變化的圖線是圖1
B.物體動能隨時間變化的圖線是圖2
C.物體所受合外力的大小為q
D.物體在A點所對應的瞬時速度的大小為$\frac{2p}{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起重機將一集裝箱勻速提升的過程中,集裝箱的( 。
A.動能不變,機械能不變B.動能不變,機械能減小
C.重力勢能增加,機械能不變D.重力勢能增加,機械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A球以速度v1與同樣質量且處于靜止地B球碰撞.已知碰撞后B球的速度如圖所示,請你大致畫出碰撞后A球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是恒定電流一章的重點知識,閉合電路中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E=IR+Ir適應于所有電路
B.I=$\frac{E}{R+r}$僅適應于外電路是純電阻電路
C.E=U+U適應于純電阻電路
D.電源的電動勢數(shù)值上等于電源兩極間的電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某同學設置一個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測量重力加速度.在水平放置的氣墊導軌上有一帶有方盒的滑塊,質量為M,氣墊導軌右端固定有一定滑輪,細線繞過滑輪,一端與滑塊相連,另一端掛有6個鉤碼,設每個鉤碼的質量為m,且M=4m,開始實驗后,每次釋放滑塊前都將1個鉤碼移放到滑塊上的方盒中.

(1)游標卡尺結構如圖乙所示,為了測出滑塊上的擋光片的寬度應用游標卡尺的外測量爪(填“外測量爪”或“內測量爪”)進行測量,讀數(shù)如圖所示,則寬度d=0.520cm;

(2)某同學打開氣閥,將滑塊由靜止釋放,滑塊上的擋光片通過光電門的時間為t,則滑塊通過光電門的速度為$\fractvhr9f9{t}$(用題后所給字母表示);
(3)若每次移動鉤碼后都從同一位置釋放滑塊,設擋光片距光電門的距離為L,細線下端鉤碼的個數(shù)為n,測出每次擋光片通過光電門的時間為t,測出多組數(shù)據(jù),并繪出n-$\frac{1}{{t}^{2}}$圖象,已知圖線斜率為k,則當?shù)刂亓铀俣葹?\frac{5bzlzhhf^{2}}{kL}$(用題中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把裝有遮光條的滑塊放在水平氣墊導軌上的A處,光電門安裝在B處,滑塊用細繩通過定滑輪與鉤碼相連.將滑塊從A位置釋放后,光電計時器記錄下遮光條通過光電門的時間為△t.測得滑塊(含遮光條)質量為M、鉤碼總質量為m、遮光條寬度為d,當?shù)氐闹亓铀俣葹間.
(1)實驗中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 (說明其物理意義并用符號表示)AB間的距離L;
(2)本實驗中驗證機械能守恒的表達式為mgL=$\frac{1}{2}$(M+m)($\fracp9bpdzr{△t}$)2(用以上對應物理量的符號表示);
(3)若實驗數(shù)據(jù)表明系統(tǒng)動能增加量明顯大于重力勢能減少量,可能的原因是③.
①鉤碼總質量m遠小于滑塊質量M    ②鉤碼總質量m與滑塊質量M相差不大
③氣墊導軌沒有調水平,且左高右低   ④氣墊導軌沒有調水平,且左低右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