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明撐一雨傘站在水平地面上,傘面邊緣點所圍圓形的半徑為R,邊緣到水平地面的距離為h,現(xiàn)將雨傘繞豎直傘桿勻速旋轉,傘邊緣上的水滴落到地面,落點形成一半徑為r的圓形,當?shù)刂亓铀俣葹間,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可椎知傘旋轉的角速度大小為(  )
A.$\sqrt{\frac{g({r}^{2}-{R}^{2})}{2h{R}^{2}}}$B.$\sqrt{\frac{g({r}^{2}-{R}^{2})}{2h{r}^{2}}}$C.$\sqrt{\frac{g({r}^{2}-{R}^{2})}{h{R}^{2}}}$D.$\sqrt{\frac{g({r}^{2}-{R}^{2})}{h{r}^{2}}}$

分析 水滴隨傘做勻速圓周運動,v=ωr;水滴離開傘后做平拋運動,由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可得出傘旋轉的角速度.

解答 解:水滴離開傘邊緣時的速度v=Rω,此后水滴由于只受重力的作用而做平拋運動;俯視圖如圖所示:
由圖可知,水滴平拋的水平距離為:s=$\sqrt{{r}^{2}-{R}^{2}}$
小球平拋運動的時間為:t=$\frac{s}{v}$=$\frac{\sqrt{{r}^{2}-{R}^{2}}{\;}^{\;}}{Rω}$;
則由平拋運動的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可知:h=$\frac{1}{2}$gt2
聯(lián)立可得:ω=$\sqrt{\frac{g({r}^{2}-{R}^{2})}{2h{R}^{2}}}$
選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結合生活實際考查平拋運動的知識,通過畫圖找出水滴的水平位移為解題的關鍵;由水平位移可求得時間,由時間即可求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關于近代物理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光電效應實驗中,用同種頻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屬表面,從金屬表面逸出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Ek越大,則這種金屬的逸出功W0越小
B.一群處于n=5能級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時能輻射出10種不同頻率的光
C.α射線、β射線和γ射線是三種波長不同的電磁波
D.14個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經(jīng)過一個半衰期后,一定有7個原子核發(fā)生衰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9.某實驗小組利用小車、一端帶有滑輪的導軌、打點計時器和幾個已知質量的小鉤碼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圖乙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圖中打相鄰兩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0.1s,由圖中的數(shù)據(jù)可得小車的加速度a為0.195m/s2(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2)該實驗小組以測得的加速度a為縱軸,所掛鉤碼的總重力F為橫軸,作出的圖象如丙圖中圖線1所示,發(fā)現(xiàn)圖象不過原點,懷疑在測量力時不準確,他們將實驗進行了改裝,將一個力傳感器安裝在小車上,直接測量細線拉小車的力F′,作a-F′圖如丙圖中圖線2所示,則圖象不過原點的原因是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不足,對于圖象上相同的力,用傳感器測得的加速度偏大,其原因是鉤碼的質量未遠小于小車的質量,導致鉤碼的重力比細線的拉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汽車發(fā)動機的額定功率為60kW,汽車質量為5t.汽車在水平面上行駛時,阻力與車重成正比,g=10m/s2,當汽車以額定功率勻速行駛時速度為12m/s.突然減小油門,使發(fā)動機功率減小到40kW,對接下去汽車的運動情況的描述正確的有( 。
A.先做勻減速運動再做勻加速運動
B.先做加速度增大的減速運動再做勻速運動
C.先做加速度減小的減速運動再做勻速運動
D.最后的速度大小是1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設r0為分子引力和斥力平衡時分子間的距離,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隨分子間距離r的增大而減小
B.當分子間距離r>r0時,分子間沒有斥力作用、只有引力作用
C.當分子間距離r=r0時,分子間既沒有引力、也沒有斥力
D.當分子間距離r<r0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xiàn)為斥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兩帶電小球分別帶Q1,Q2電荷,當他們接觸后再放到原來的位置,它們之間的庫侖力如何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4.現(xiàn)準備通過以下實驗驗證動能定理,物體A放在帶滑輪的固定水平粗糙長板上,用跨過滑輪(滑輪的大小可不計)的細線將A與另一個物體B相連.開始時B離地面高度為h,A離長板右端距離也為h,從靜止釋放B后,B會帶動A做加速運動,當B落地時A正好離開長木板,最后A也落地(A在空中運動時細線始終處于松弛狀態(tài),A、B落地后均不會反彈).A與木板間摩擦因素為μ,重力加速度為g,測量工具僅有刻度尺和天平.
(1)欲通過該實驗驗證A、B兩物塊組成系統(tǒng)滿足動能定理.需要測量物體A質量mA,物體B質量mB,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為射程x、長板離地高度H.
(2)該系統(tǒng)動能定理表達式為mBgh-μmAgh=$\frac{{x}^{2}g({m}_{A}+{m}_{B})}{4H}$.
(3)為了實現(xiàn)上述運動過程,應該滿足條件為$μ<\frac{{m}_{B}}{{m}_{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某同學利用如圖1所示的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該同學在實驗中得到一條紙帶,如圖2所示,在紙帶的中間部分上取6個計數(shù)點,兩個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0.02s.其中1、2、3點相鄰,4、5、6點相鄰,在3點和4點之間還有若干個點.s1是l、3兩點的距離,s3是4、6兩點的距離,s2是2、5兩點的距離.

(1)實驗中,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有B.
A.打點計時器應接在交流電源上
B.實驗時應先松開紙帶,然后迅速打開打點計時器
C.紙帶應理順,穿過限位孔并保持豎直
D.實驗時所選重物不能太輕
(2)測sl、s2、s3后,點2速度的表達式為v2=$\frac{{s}_{1}}{2T}$.
(3)該同學測得的數(shù)據(jù)是s1=4.00cm,s2=16.00cm,s3=8.00cm,重物(已知質量為1kg)從點2運動到點5過程中,動能增加量為1.50J,重力勢能減少量為1.57J.(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重力加速度g=9.8m/s2
(4)形成第(3)問計算結果中誤差的主要來源是存在阻力,克服阻力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如圖,足夠長傳送帶與水平方向的傾角為θ,物塊a通過平行于傳送帶的輕繩跨過光滑輕滑輪與物塊b相連,b的質量為m,開始時,a、b及傳送帶均靜止且a不受傳送帶摩擦力作用,現(xiàn)讓傳送帶逆時針勻速轉動,則在b上升h高度(未與滑輪相碰)過程中( 。
A.物塊a的重力勢能減少mghsinθ
B.摩擦力對a做的功大于a機械能的增加
C.摩擦力對a做的功等于物塊a、b動能增加之和
D.任意時刻,重力對a、b做功的瞬時功率大小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