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在做“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中,某實驗小組采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實驗步驟如下:
a.把紙帶的一端固定在小車上,另一端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
b.調(diào)整木板的傾角,以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小車及紙帶受到的摩擦力;
c.用細線將木板上的小車通過定滑輪與砂桶相連;
d.接通電源,放開小車,讓小車拖著紙帶運動,打點計時器就在紙帶上打下一系列的點;
e.換上新的紙帶,在砂桶中依次加入適量的砂子,重復d步驟多次,得到幾條點跡清晰的紙帶.

現(xiàn)測出了其中一條紙帶上的距離,如圖2所示,已知打點周期為0.02s.則這條紙帶上C點速度的大小vC=1.74m/s,形成加速度的大小a=3.20m/s2(取三位有效數(shù)字).根據(jù)所測紙帶數(shù)據(jù),把砂與砂桶的重力作為合外力F,擬作出加速度a-F圖象,發(fā)現(xiàn)當a比較大時圖線明顯向F軸偏移,這是由于實驗原理的不完善導致的,請你在這個實驗的基礎上,稍加改進實驗原理,得到一條a-F成正比的圖線,寫出你的改進方法:在拉小車的繩子上安裝力傳感器,直接測出小車受到的繩子拉力.

分析 利用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來求D的速度大小,利用逐差法根據(jù)△x=aT2可求物體的加速度.只有滿足砂桶和沙子的質量遠遠小于小車的質量時,才能用砂桶和沙子的重力代替小車受到的合力,隨著加速度增大,已經(jīng)不能滿足這個條件,所以圖象會偏轉,據(jù)此得出改進的方法即可.

解答 解:每打2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相鄰的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是T=0.04s,
根據(jù)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得C點的速度為:
vC=$\frac{{x}_{BD}}{2T}$=$\frac{6.70+7.22}{2×0.04}×1{0}^{-2}$=1.74m/s,
根據(jù)作差法得:a=$\frac{{x}_{CE}-{x}_{AC}}{4{T}^{2}}$=$\frac{7.22+7.72-(6.70+6.19)}{4×0.0{4}^{2}}×1{0}^{-2}$=3.20m/s2
當砂桶和沙子的質量較大時,加速度較大,不滿足砂桶和沙子的質量遠遠小于小車的質量,所以不能用砂桶和沙子的重力代替小車受到的合力,此時圖線明顯向F軸偏移,
可以在拉小車的繩子上安裝力傳感器,直接測出小車受到的繩子拉力,就不需要滿足砂桶和沙子的質量遠遠小于小車的質量,圖象就不會彎曲.
故答案為:1.74;3.20;在拉小車的繩子上安裝力傳感器,直接測出小車受到的繩子拉力.

點評 要提高應用勻變速直線的規(guī)律以及推論解答實驗問題的能力,在平時練習中要加強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應用,特別注意若要用沙桶和沙子的重力代替小車的合力,則必須要滿足m<<M.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1所示.砂和砂桶的總質量為m,小車和砝碼的總質量為M.實驗中用砂和砂桶總重力的大小作為細線對小車拉力的大。

(1)為了使細線對小車的拉力等于小車所受的合外力,需要將帶有定滑輪的木板B(選填
“A”或“B”)端適當墊高,使小車在不掛(選填“掛”或“不掛”)砂桶時做勻速直線運動.
(2)實驗中要進行質量m和M的選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組是C.
A.M=200g,m=10g、15g、20g、25g、30g、40g
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C.M=400g,m=10g、15g、20g、25g、30g、40g
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3)圖2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A、B、C、D、E、F、G為7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量出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分別為:xAB=4.22cm、xBC=4.65cm、xCD=5.08cm、xDE=5.49cm.已知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50Hz,則打C點時小車的速度v=0.49m/s.(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6.一斜面AB長為5m,傾角為30°,一質量為2kg的小物體(大小不計)從斜面頂端A點由靜止釋放,如圖所示.斜面與物體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frac{\sqrt{3}}{6}$,求
(1)小物體下滑到斜面底端B時的速度
(2)小物體從頂端A下滑到斜面底端B所用時間.(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3.質量m=1kg的物體在F=2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從足夠長的粗糙斜面的底端A點由靜止開始沿斜面運動,物體與斜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25,斜面固定不動,與水平地面的夾角θ=37°,力F作用4s后撤去,撤去力F后5s物體正好通過斜面上的B點.(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m/s2).求:
(1)撤去力F時的速度;
(2)力F作用下物體發(fā)生的位移;
(3)AB之間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0.質量為m=20kg的物體,在大小恒定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線運動.0~2.0s內(nèi)F與運動方向相反,2.0~4.0s內(nèi)F與運動方向相同,物體的速度一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已知g取10m/s2.求物體在前4秒內(nèi)的位移多少?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為測量一個定值電阻的阻值,備用器材如下:
待測電阻Rx
電流表A1(量程100 μA,內(nèi)阻約2kΩ)  
電流表A2(量程500 μA,內(nèi)阻約300Ω)
電壓表V1(量程15V,內(nèi)阻約150  kΩ)  
電壓表V2(量程50V,內(nèi)阻約500  kΩ)
電源E(電動勢15V)  
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1kΩ),多用電表,開關S,導線若干
(1)先用多用電表歐姆擋對Rx進行粗測.若選擇×100Ω擋用正確的測量方法進行測量,發(fā)現(xiàn)指針幾乎 不偏轉,為較準確測量應選用×1k擋(×10,×1k),重新選擋測量,刻度盤上的指針位置如圖1所示,測量結果是30kΩ.
(2)現(xiàn)用伏安法測量Rx阻值.為了盡量減小實驗誤差,要求測多組數(shù)據(jù).
①電流表應選A2,電壓表應選V1
②在圖2虛線框內(nèi)畫出實驗電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在圖所示電路中,已知Uac=3V,Uab=2v,試分別以a點和c點作為參考點,求b點的電位和b,c兩點間的電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4.我國將于2022年舉辦冬季奧運會,跳臺滑雪是其中最具觀賞性的項目之一,滑雪運動中當滑雪板壓在雪地時會把雪內(nèi)的空氣逼出來,在滑雪板與雪地間形成一個暫時的“氣墊”,從而大大減小雪地對滑雪板的摩擦.然而當滑雪板相對雪地速度較小時,與雪地接觸時間超過某一值就會陷下去,使得它們間的摩擦力增大.假設滑雪者的速度超過4m/s時,滑雪板與雪地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就會由μ1=0.25變?yōu)棣?SUB>2=0.125.一滑雪者從傾角θ=37°的坡頂A處由靜止開始自由下滑,滑至坡底B(B處為一光滑小圓。┖笥只弦欢嗡窖┑,最后停在C處,如圖所示,不計空氣阻力,坡長L=26m,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滑雪者從靜止開始到動摩擦因數(shù)發(fā)生變化所經(jīng)歷的時間;
(2)滑雪者到達B處的速度;
(3)滑雪者在水平雪地上運動的最大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一實驗興趣小組做了一次實驗,實驗時讓某同學從桌子上跳下,自由下落H后雙腳觸地,他順勢彎曲雙腿,他的重心又下降了h后停住,利用傳感器和計算機顯示該同學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根據(jù)圖象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t2時刻該同學的腳剛接觸地面
B.t3時刻該同學的加速度為零
C.在t2至t3時間內(nèi)該同學處于下落階段
D.在t3至t4時間內(nèi)該同學處于加速下落階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