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6.一個物體從某一高度水平拋出,若落地時的動能是拋出時動能的兩倍.空氣阻力忽略不計,則其落地時的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45°.

分析 根據(jù)落地時的動能是拋出時動能的兩倍,得到落地時的速度與拋出時速度的關系,再結合速度的分解法求解.

解答 解:設物體落地時的速度與拋出時速度分別為v和v0.落地時的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α.
據(jù)題有:$\frac{1}{2}m{v}^{2}$=2×$\frac{1}{2}m{v}_{0}^{2}$
解得:$\frac{{v}_{0}}{v}$=$\frac{\sqrt{2}}{2}$
由速度的分解法知:cosα=$\frac{{v}_{0}}{v}$=$\frac{\sqrt{2}}{2}$
故α=45°
故答案為:45°.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要掌握平拋運動的研究方法:運動的分解,知道動能與速度的關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固定的光滑桿AOB,AO部分是水平的,BO部分是豎直的,用輕繩連接的環(huán)a、b分別套在AO、BO上,現(xiàn)同時由靜止釋放環(huán)a、b,當某瞬間輕繩與水平桿AO的夾角為α時,試判斷此時a、b的速度$\frac{{v}_{a}}{{v}_}$=( 。
A.tanαB.$\frac{1}{tanα}$C.sinαcosαD.sin2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甲、乙兩車在同一條直道上行駛,它們運動的位移s隨時間t 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己知乙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其圖線與t軸相切于10s 處,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車的初速度為零B.乙車的初位置在s0=60m 處
C.乙車的加速度大小為1.6m/s2D.5s時兩車相遇,此時甲車速度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蹦極”是一項非常刺激的體育運動.某人身系彈性繩自高空P點自由下落,圖中a點是彈性繩的原長位置,c是人所到達的最低點,b是人靜止地懸吊著時的平衡位置,空氣阻力不計,則人從P點落下到最低點c的過程中( 。
A.人從a點開始做減速運動,一直處于失重狀態(tài)
B.在ab段,繩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處于超重狀態(tài)
C.在bc段,繩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處于超重狀態(tài)
D.在c點,人的速度為零,其加速度卻不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最近幾十年,人們對探測火星十分感興趣,先后曾發(fā)射過許多探測器,稱為“火星探路者”的火星探測器曾于1997年登上火星,已知探測器在地球表面和火星表面所受引力的比值為2.6,則當“火星探路者”距火星表面100m高時自由下落一個物體,那么此物體經過多長時間到達火星表面?著陸時的速度多大?(地球表面處的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2018年左右我國將進行第一次火星探測,美國已發(fā)射了鳳凰號著陸器降落在火星北極勘察水的存在,如圖所示為鳳凰號著陸器經過多次變軌后登陸火星的軌跡圖,軌道上的P、S、Q二點與火星中心在同一直線上,P、Q點分別是橢圓軌道的遠火星點和近火星點,$\overrightarrow{PQ}$=2$\overrightarrow{QS}$,軌道Ⅱ是圓軌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著陸器由軌道I進人軌道Ⅱ做的是向心運動
B.著陸器在軌道Ⅱ上S點的速度小于在軌道Ⅲ上Q點的速度
C.著陸器在軌道Ⅱ上S點與在軌道Ⅲ上P點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D.著陸器在軌道Ⅱ上由P點運動到S點的時間是著陸器在軌道Ⅲ上由P點運動到Q點的時間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小組測量木塊與木板間動摩擦因數(shù),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測量木塊在水平木板上運動的加速度a.實驗中打出的一條紙帶如圖乙所示.從某個清晰的點O開始,每5個打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依次標出1、2、3…,量出1、2、3…點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s1、s2、s3…,從O點開始計時,1、2、3…點對應時刻分別為t1、t2、t3…,求得$\overline{{v}_{1}}$=$\frac{{s}_{1}}{{t}_{1}}$,$\overline{{v}_{2}}$=$\frac{{s}_{2}}{{t}_{2}}$,$\overline{{v}_{3}}$=$\frac{{s}_{3}}{{t}_{3}}$…. 作出$\overline{v}$-t圖象如圖丙所示.圖線的斜率為k,截距為b.則木塊的加速度a=2k;b的物理意義是O點的瞬時速度.
(2)實驗測得木塊的加速度為a,還測得鉤碼和木塊的質量分別為m和M,已知當?shù)刂亓铀俣葹間,則動摩擦因數(shù)μ=$\frac{mg-(m+M)a}{Mg}$.
(3)關于上述實驗,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C.
A.木板必須保持水平
B.調整滑輪高度,使細線與木板平行
C.鉤碼的質量應遠小于木塊的質量
D.紙帶與打點計時器間的阻力是產生誤差的一個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一質量為2kg的物體從高為1m的固定斜面頂端滑向底端,已知斜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斜面傾角為30°,g取10m/s2,求:
(1)物體下滑過程中受到的各個力所做的功?
(2)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