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個物體從空中A點做自由落體運動,經(jīng)過空中B點時速度為 ,物體落到地面C點時速度為v.已知B點離地面的高度h=15m,g取10m/s2 , 求:

(1)物體落到地面C點時的速度v的大小;
(2)物體在空中運動的時間t;
(3)A點與地面C點的高度H.

【答案】
(1)

解:由B點到C點,根據(jù)自由落體運動位移速度公式得:

v2﹣( 2=2gh

解得:v=20 m/s


(2)

解:根據(jù)v=gt,可得物體在空中運動的總時間為:

t= = =2s


(3)

解:根據(jù)v2=2gH,

可得H= = =20 m


【解析】(1)從B點到C點的運動過程,根據(jù)自由落體運動位移速度公式列式即可求解v;(2)根據(jù)v=gt,可得物體在空中運動的總時間;(3)根據(jù)v2=2gH即可求解A點與地面C點的高度.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物體的質(zhì)量m=4kg,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2,在傾角為37°,F(xiàn)=10N的恒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加速運動,當(dāng)t=5s時撤去F,(g=10m/s2 , sin37°=0.6,cos37°=0.8).求:

(1)物體做加速運動時的加速度a;
(2)撤去F后,物體還能滑行多長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將一根不能伸長、柔軟的輕繩兩端分別系于A、B兩點上,一物體用動滑輪懸掛在繩子上,達到平衡時,兩段繩子間的夾角為θ1,繩子張力為F1;將繩子B端移至C點,待整個系統(tǒng)達到平衡時,兩段繩子間的夾角為θ2,繩子張力為F2;將繩子B端移至D點,待整個系統(tǒng)達到平衡時,兩段繩子間的夾角為θ3,繩子張力F3,不計摩擦,則

A.θ123 B.θ1<θ2<θ3

C.F1<F2<F3 D.F1=F2<F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A、B兩球的質(zhì)量均為m,兩球之間用輕彈簧相連,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A球左側(cè)靠墻.彈簧原長為L0 , 用恒力F向左推B球使彈簧壓縮,如圖所示,整個系統(tǒng)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此時彈簧長為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
B.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
C.若突然將力F撤去,撤去瞬間,A、B兩球的加速度均為0
D.若突然將力F撤去,撤去瞬間,A球的加速度為0,B球的加速度大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列舉的四種器件中,在工作時利用了電磁感應(yīng)現(xiàn)象的是(  )

A.回旋加速器B.日光燈

C.質(zhì)譜儀D.示波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0分)如圖所示,與水平方向成37°角的傳送帶以恒定速度v=2 m/s沿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兩傳動輪間距L=5 m,F(xiàn)將質(zhì)量為1 kg且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塊以v0=4 m/s的速度沿傳送帶向上的方向自底端滑上傳送帶。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5,取g=10 m/s2,已知sin 37°=0.6,cos 37°=0.8,計算時,可認為滑動摩擦力近似等于最大靜摩擦力,求物塊在傳送帶上上升的最大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將質(zhì)量m=0.1 kg的圓環(huán)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桿上.環(huán)的直徑略大于桿的截面直徑.環(huán)與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8.對環(huán)施加一位于豎直平面內(nèi)斜向上且與桿夾角為θ=53°的拉力F,使圓環(huán)以a=4.4 m/s2的加速度沿桿運動,求F的大。(sin53°=0.8,cos53°=0.6,g=1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多用電表的同一擋位測量熱敏電阻和光敏電阻的阻值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測熱敏電阻時,溫度越高,多用電表指針偏角越大

B.測熱敏電阻時,溫度越高,多用電表指針偏角越小

C.測光敏電阻時,光照越弱,多用電表指針偏角越大

D.測光敏電阻時,光照越弱,多用電表指針偏角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探究平拋運動規(guī)律的實驗中,用小錘打擊彈性金屬片,金屬片把P球沿水平方向拋出,同時Q球被松開而自由下落,P、Q兩球同時開始運動,則:

(1)
A.P球先落地
B.Q球先落地
C.兩球同時落地
D.兩球落地先后由小錘打擊力的大小而定
(2)上述現(xiàn)象表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