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如圖所示,質(zhì)量M="1" kg的木板B靜止在水平面上,一質(zhì)量m=1kg的滑塊A以v0=10m/s的水平初速度從左端滑上木板B,最終停止在木板B上.滑塊A與木板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木板B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求:
(1)木板B至少有多長;
(2)滑塊A相對木板B滑行過程中系統(tǒng)消耗的機械能;
(3)木板B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
(1)
(2)=46J
(3)
(1)設木塊A滑到B上做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木板B做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A、B剛達到共同速度經(jīng)歷的時間為,共同速度為
(1分)
(1分)
由速度關系
(1分)………………①
(1分)……………………②
(2分)……③
由①②③得:(1分)
(2)(1分)
由①②③④式解出:=46J(1分)
(3)設A、B相對靜止后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加速度大小為,有(1分)
(1分)
由①②③⑤得(1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16分)如圖所示,質(zhì)量分別為m1="1kg" 和m2="2kg" 的A、B兩物塊并排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中間夾一根輕彈簧且輕彈簧和A物體相連.今對A、B分別施加大小隨時間變化的水平外力F1和F2,方向如圖所示.若F1=(10-2t)N,F(xiàn)2=(4-2t)N,要求:

(1)時輕彈簧上的彈力為多大;
(2)在同一坐標中畫出兩物塊的加速度a1和a2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3) 計算A、B兩物塊分離后,再經(jīng)過1s的各自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兩物體A和B,質(zhì)量分別為m1和m2,相互緊靠放在水平面上.對物體A施以水平的推力F,則物體A對B的作用力等于    (       )
A.B.
C.F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10分)如圖所示,質(zhì)量分別為mA、mB的兩個物體A和B用跨過定滑輪的細繩相連,用力把B壓在水平桌面上,使A離地面的高度為H,且桌面上方細繩與桌面平行,F(xiàn)撤去壓B的外力,使A、B從靜止開始運動。A著地后不反彈,在運動過程中B始終碰不到滑輪。B與水平桌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u,不計滑輪與軸間、繩子的摩擦,不計空氣阻力及細繩、滑輪的質(zhì)量。求:

(1)A下落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B在桌面上運動的位移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將一粉筆頭輕放在2m/s的恒定速度運動的水平傳送帶上后,傳送帶上留下一條長為4m的劃線;若使該傳送帶做勻減速運動(加速度為1.5m/s2)并且在傳送帶上做勻減速的同時,將另一個粉筆頭放在傳送帶上,該粉筆頭在傳送帶上留下多長劃痕?(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在研究摩擦力特點的實驗中,將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如圖17甲所示,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塊,拉力從0開始逐漸增大。分別用力傳感器采集拉力和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并用計算機繪制出摩擦力f隨拉力F的變化圖象,如圖17所示。已知木塊質(zhì)量為0.78kg.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º=0.60,cos37º=0.80.
(1)求木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2)若將實驗中的長木板與水平方向成37º角放置,將木塊置于其上,在平行于木板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以a=2.0m/s2的加速度從靜止開始向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如圖17丙所示.求拉力應為多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一物體在地球表面重16N,將它掛在以a=5m/s2的加速度豎直上升的火箭中的彈簧秤鉤上,彈簧秤示數(shù)F=9N,求此火箭離地球表面的距離為地球半徑的幾倍?(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長木板B長為1.2m,質(zhì)量為2kg,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0.2,一質(zhì)量為3Kg的小鉛塊A放在B的左端,A、B之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0.4。剛開始A、B均靜止,現(xiàn)使A以3m/s的初速度向右運動之后(g=10m/s2),求:
(1)通過計算說明,A最終是否滑出B;(2)B在地面上滑行的最大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物體A,通過繩子與物體B相連,假設繩子的質(zhì)量以及繩子與定滑輪之間的摩擦力都可以忽略不計,繩子不可伸長.如果mB=mA,則物體A的加速度大小等于 (    )
A.3g
B.g
C.3g/4
D.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