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53421  153429  153435  153439  153445  153447  153451  153457  153459  153465  153471  153475  153477  153481  153487  153489  153495  153499  153501  153505  153507  153511  153513  153515  153516  153517  153519  153520  153521  153523  153525  153529  153531  153535  153537  153541  153547  153549  153555  153559  153561  153565  153571  153577  153579  153585  153589  153591  153597  153601  153607  153615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質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質點是一個理想化模型,實際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這個概念沒有多大意義

B.只有體積很小的物體才能看做質點

C.凡輕小的物體,皆可看做質點

D.如果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對所研究的問題屬于無關或次要因素時,即可把物體看做質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丹麥的物理學家發(fā)現了電流的磁效應.用安培定則判定直線電流的磁感線方握住直導線 (選填“左手”、“右手”),使伸直的大拇指指向 方向(選填“電流”、“磁感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質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質點是一個理想化模型,實際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這個概念沒有多大意義
B.體積很小、質量很小的物體都可看成質點
C.不論物體的體積、質量多大,只要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對所研究的問題沒有影響或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就可以看成質點
D.只有低速運動的物體才可看成質點,高速運動的物體不可看作質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x軸的上方有沿y軸負方向的勻強電場,電場強度為E,在x軸的下方等腰三角形CDM區(qū)域內有垂直于xOy平面由內向外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為B,其中C、Dx軸上,它們到原點O的距離均為a,,F將一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帶正電粒子,從y軸上的P點由靜止釋放,設P點到O點的距離為h,不計重力作用與空氣阻力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則粒子垂直CM射出磁場

B. ,則粒子平行于x軸射出磁場

C. ,則粒子垂直CM射出磁場

D. ,則粒子平行于x軸射出磁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理想變壓器的輸出端有三組次級線圈,分別接有電阻元件R、電感元件L和電容元件C。若用IRIL、Ic分別表示通過R、LC的電流,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M、N接正弦式交流電,則IR≠0、IL≠0IC=0

B. M、N接正弦式交流電,則IR≠0、IL≠0、IC≠0

C. M、N接恒定電流,則IR≠0IL≠0IC=0

D. M、N接恒定電流,則IR=0、IL=0、IC=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裝置。是橡皮條,、是細繩。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測量同一組數據、和實際合力過程中,橡皮條結點的位置不能變化

B.彈簧測力計拉細線時,拉力方向必須豎直向下

C、和合力的大小都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D.細線不可以用橡皮條代替

2)彈簧測力計的指針如圖乙所示,由圖可知拉力的大小為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油膜法”估測分子大小的實驗中,認為油酸分子在水面上形成的單分子層,這體現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

A.等效替代法B.控制變量法C.理想模型法D.累積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牛頓第二定律在任何條件下都成立

B.卡文迪許通過理論計算得到引力常量G的大小

C.亞里士多德認為輕的物體與重的物體下落一樣快,伽利略通過實驗證實了這一觀點

D.月地檢驗表明地面物體所受地球引力與月球所受地球引力遵循相同的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四組單位中,都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基本單位的是( )
A.m、N、s
B.m、kg、s
C.kg、J、s
D.m、kg、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左手定則中規(guī)定大拇指伸直方向代表以下哪個物理量的方向( 。

A.磁感強度B.電流強度C.速度D.安培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