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45240  45248  45254  45258  45264  45266  45270  45276  45278  45284  45290  45294  45296  45300  45306  45308  45314  45318  45320  45324  45326  45330  45332  45334  45335  45336  45338  45339  45340  45342  45344  45348  45350  45354  45356  45360  45366  45368  45374  45378  45380  45384  45390  45396  45398  45404  45408  45410  45416  45420  45426  45434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

測速儀安裝有超聲波發(fā)射和接收裝置,如圖所示,B為測速儀,A為汽車,兩者相距335 m,某時刻B發(fā)出超聲波,同時A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B接收到反射回來的超聲波信號時,A、B相距355 m,已知聲速為340 m/s,則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

A.20 m/s2                  B.10 m/s2

C.5 m/s2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右圖所示,小車上有一直立木板,木板上方有一槽,槽內(nèi)固定一定滑輪,跨過定滑輪的輕繩一端系一重球,另一端系在輕質(zhì)彈簧測力計上,彈簧測力計固定在小車上,開始時小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輕繩豎直且重球恰好緊挨直立木板,假設重球和小車始終保持相對靜止,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小車勻加速向右運動,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及小車對地面壓力均不變

B.若小車勻加速向左運動,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及小車對地面壓力均變大

C.若小車勻加速向右運動,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變大,小車對地面壓力不變

D.若小車勻加速向左運動,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變大,小車對地面壓力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為雜技“頂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質(zhì)量為M的豎直竹竿,當竿上一質(zhì)量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時,竿對“底人”的壓力大小為(  )

A.(M+m)g              B.(M+m)g-ma

C.(M+m)g+ma          D.(M-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4分)某同學用游標為20分度的卡尺測量一薄金屬圓板的直徑D,用螺旋測微器測量其厚度d,示數(shù)如圖所示。由圖可讀出D=________mm,d=________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3分)在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時,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確定的O點,以下操作正確的是(  )

A.同一次實驗過程中,O點位置允許變動

B.實驗中,彈簧測力計必須保持與木板平行,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對彈簧測力計的刻度

C.實驗中,先將其中一個彈簧測力計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調(diào)節(jié)另一個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條另一端拉到O點

D.實驗中,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O點時,兩個彈簧測力計之間的夾角應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6分)在“探究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實驗中,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記錄小車運動的紙帶如圖所示.某同學在紙帶上共選擇7個計數(shù)點A、B、C、D、E、F、G,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他量得各點到A點的距離如圖所示,根據(jù)紙帶算出小車的加速度為1 .0m/s2.則①本實驗中所使用的交流電源的頻率為     Hz;②打B點時小車的速度vB       m/s,BE間的平均速度       m/s. (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0分)一光滑圓環(huán)固定在豎直平面內(nèi),環(huán)上套著兩個小球A和B(中央有孔),A、B間由細繩連接著,它們處于如圖所示位置時恰好都能保持靜止狀態(tài)。此情況下,B球與環(huán)中心O處于同一水平面上,B間的細繩呈伸直狀態(tài),與水平線成300夾角。已知B球的質(zhì)量為m,求細繩對B球的拉力和A球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2分)水上滑梯可簡化成如圖所示的模型,斜槽AB和水平槽BC平滑連接,斜槽AB的豎直高度H=6.0m,傾角θ=37°。水平槽BC長d=2.0m,BC面與水面的距離h=0.80m,人與AB、BC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0.10。取重力加速度g=10m/s2,cos37°=0.8,sin37°=0.6。

一小朋友從滑梯頂端A點無初速地自由滑下,求:

(1)小朋友沿斜槽AB下滑時加速度的大小a;(2)小朋友滑到C點時速度的大小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2分)如圖所示,水平面上放有質(zhì)量均為m=1 kg的物塊A和B(均視為質(zhì)點),A、B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分別為μ1=0.4和μ2=0.1,相距L=0.75 m.現(xiàn)給物塊A一初速度v0使之向物塊B運動,與此同時給物塊B一個F=3 N水平向右的力使其由靜止開始運動,取g=10 m/s2

求:

(1)物塊B運動的加速度大。

(2)若要使A能追上B,v0應滿足什么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3分) 在2008年北京殘奧會開幕式上,運動員手拉繩索向上攀登,最終點燃了主火炬,體現(xiàn)了殘疾運動員堅韌不拔的意志和自強不息的精神.為了探求上升過程中運動員與繩索和吊椅間的作用,可將過程簡化.一根不可伸縮的輕繩跨過輕質(zhì)的定滑輪,一端掛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運動員拉住,如圖所示.

設運動員質(zhì)量為65 kg,吊椅的質(zhì)量為15 kg,不計定滑輪與繩子間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當運動員與吊椅一起以a=1 m/s2的加速度上升時,試求:

(1)運動員豎直向下拉繩的力;

(2)運動員對吊椅的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