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能引起人的視覺的光的最小強度是每秒鐘單位面積上獲得n個光子的能量,一點光源以功率P向外發(fā)出波長λ的單色光.以h表示普朗克恒量,c表示光速,則 : ( )
A.光源每秒鐘發(fā)出Pλ/hc個光子 C.當人距光源以外就看不到光源
B.光源每秒鐘發(fā)出hc/Pλ光子 D.當人距光源以外就看不到光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放射性同位素的樣品經(jīng)過6小時后還剩下
沒有衰變,則它的半衰期是2小時
B、已經(jīng)氫原子的能級公式是,能輻射10.8eV的光子從n=2的能級躍遷到基態(tài)
C、+( )+ν,括號中的粒子是正電子
D、+
,此方程是核聚變反應(yīng)方程,目前被廣泛應(yīng)用于核電站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不可見光照射金屬不一定比用可見光照射同種金屬產(chǎn)生的光電子的初動能要大
B.核力是強相互作用的一種表現(xiàn),任意兩個核子之間都存在核力作用
C.β衰變說明了β粒子(電子)是原子核的組成部分
D.發(fā)現(xiàn)中子的核反應(yīng)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是原子核的核子平均質(zhì)量與原子序數(shù)Z的關(guān)系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如D和E結(jié)合成F,結(jié)合過程一定會吸收核能
B、如D和E結(jié)合成F,結(jié)合過程一定會釋放核能
C、如A分裂成B和C,分裂過程一定會吸收核能
D、如A分裂成B和C,分裂過程一定會釋放核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動能相同的A、B兩球,它們的質(zhì)量分別為mA、mB,且mA>mB,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相向運動,當兩球相碰后,其中一球停止運動,則可判定: ( )
A.碰撞前A球的速度大于B球的速度
B.碰撞前A球的動量大于B球的動量
C.碰撞后A球的動量變化大于B球的動量變化
D.碰撞后A球的速度為零,B球朝反方向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0分).碰撞的恢復系數(shù)的定義為 ,其中V10和V20分別是碰撞前兩物體的速度,v1和v2分別是碰撞后兩物體的速度。彈性碰撞的恢復系數(shù)e=1.非彈性碰撞的e<1,某同學借用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驗證彈性碰撞的恢復系數(shù)是否為1,實驗中使用半徑相等的鋼質(zhì)小球1和2,(他們之間的碰撞可近似視為彈性碰撞),且小球1的質(zhì)量大于小球2的質(zhì)量.
實驗步驟如下:
安裝實驗裝置,做好測量前的準備,并記下重垂線所指的位置O。
第一步, 不放小球2,讓小球1從斜槽上A點由靜止?jié)L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復多次,用盡可能小的圓把小球的所有落點圈在里面,其圓心就是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 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邊緣處的C點,讓小球1從A點由靜止?jié)L下,使它們碰撞,重復多次,并使用與第一步同樣的方法分別標出碰撞后兩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 用刻度尺分別測量三個落地點的平均位置離O點的距離,即線段OM、OP、ON的長度.
在上述實驗中,
(1)P點是 的平均位置.
M點是 的平均位置.
N點是 的平均位置.
(2)寫出用測量量表示的的恢復系數(shù)的表達式
(3)三個落地點距O點的距離OM、OP、ON與實驗所用的小球質(zhì)量是否有關(guā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8分)在“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實驗中,將4mL的純油酸溶液滴入20L無水酒精溶液中充分混合.注射器中1mL的上述混合溶液可分50滴均勻滴出,將其中的1滴滴入盛水的淺盤里,待水面穩(wěn)定后,將玻璃板放在淺盤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輪廓,隨后把玻璃板放在坐標紙上,其形狀如圖所示,坐標紙上
正方形小方格的邊長為10mm.試解
答下列問題,結(jié)果均取一位有效數(shù)字。
(1)油酸膜的面積約是____________m2
(2)油酸分子的直徑為____________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2分)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原子核X,進行α衰變后變成質(zhì)量為M的原子核Y。被放出的α粒子垂直進入磁感應(yīng)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時,測得它做圓周運動的軌道半徑為r。已知α粒子的質(zhì)量為m,基元電荷電量為e。假如衰變釋放的能量全部轉(zhuǎn)化為Y核和α粒子的動能。求:衰變前的原子核X的質(zhì)量M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2分)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平板車P高h,質(zhì)量為m的小物塊Q的大小不計,位于平板車的左端,系統(tǒng)原來靜止在光滑水平面地面上.一不可伸長的輕質(zhì)細繩長為R,一端懸于Q正上方高為R處,另一端系一質(zhì)量也為m的小球(大小不計).今將小球拉至懸線與豎直位置成60°角,由靜止釋放,小球到達最低點時與Q的碰撞時間極短,且無能量損失,已知Q離開平板車時速度大小是平板車速度的兩倍,Q與P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M:m=4:1,重力加速度為g.求:
(1)小物塊Q離開平板車時速度為多大?
(2)平板車P的長度為多少?
(3)小物塊Q落地時距小球的水平距離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2分)如圖,足夠長的水平傳送帶始終以大小為v=3m/s的速度向左運動,傳送帶上有一質(zhì)量為M=2kg的小木盒A,A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3,開始時,A與傳送帶之間保持相對靜止。先后相隔△t=3s有兩個光滑的質(zhì)量為m=1kg的小球B自傳送帶的左端出發(fā),以v0=15m/s的速度在傳送帶上向右運動。第1個球與木盒相遇后,球立即進入盒中與盒保持相對靜止,第2個球出發(fā)后歷時△t1=s而與木盒相遇。求(取g=10m/s2)
(1)第1個球與木盒相遇后瞬間,兩者共同運動的速度多大?
(2)第1個球出發(fā)后經(jīng)過多長時間與木盒相遇?
(3)自木盒與第1個球相遇至與第2個球相遇的過程中,由于木盒與傳送帶間的摩擦而產(chǎn)生的熱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