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一個質(zhì)點在三個共點力F1、F2、F3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圖所示,則它們的大小關系是( )
A.F1>F2>F3 | B.F1>F3>F2 | C.F3>F1>F2 | D.F2>F1>F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腳架上固定著一質(zhì)量為m的照相機,三腳架的三根輕質(zhì)支架等長,與豎直方向均成30°角,則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壓力大小為
A. | B. | C.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用輕質(zhì)細繩拴住用不同材料制成的A、B兩個物體,質(zhì)量分別為mA和mB。已知兩物體恰能沿傾角為θ的斜面(足夠長)向下做勻速運動,在勻速運動過程中,細繩的張力為T,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A受三個力作用,B受四個力作用
B.A、B都受四個力作用
C.A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D.若在勻速運動過程中,細繩突然斷開,則B將做勻減速運動,直到停止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兩個共點力F1與F2的合力大小為6 N,則F1與F2的大小可能是( 。
A.F1=2 N,F(xiàn)2=9 N | B.F1=4 N,F(xiàn)2=8 N |
C.F1=1 N,F(xiàn)2=8 N | D.F1=2 N,F(xiàn)2=1 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分)(1)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測量滑塊A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長木板水平固定,細線跨過定滑輪與滑塊A、重錘B相連。將細線拉直,測出B離地面的高度h,將重錘從h高處靜止釋放,B落地后,測出A在木板上滑動的距離x;改變B釋放高度重復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①若測得A的質(zhì)量=3kg,B的質(zhì)量=lkg,A和B間細線的長度L=112.0cm,木板的長度=98.0cm,要達實驗目的,以上四個量中沒有必要測量的是________(用四個物理量的符號表示);
②在答題卡坐標紙上作出x隨h變化的圖象;
③由圖象并結合①中所測數(shù)值求得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分)某同學研究小滑塊在水平長木板上運動所受摩擦力的大小,選用的實驗器材是:長木板、總質(zhì)量為m的小滑塊、光電門、數(shù)字毫秒計、弧形斜面、擋光片、游標卡尺、刻度尺。器材安裝如圖甲所示.
① 主要的實驗過程:
(ⅰ)用游標卡尺測量擋光片寬度d,讀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d = mm;
(ⅱ) 讓小滑塊車從斜面上某一位置釋放,讀出小滑塊通過光電門時數(shù)字毫秒計示數(shù)t;
(ⅲ) 用刻度尺量出小滑塊停止運動時擋光片與光電門間的距離L;
(ⅳ) 求出小滑塊車與木板間摩擦力f = (用物理量m、d、L、t表示);
② 若實驗中沒有現(xiàn)成的擋光片,某同學用一寬度為6cm的金屬片替代,這種做法是否合理? (選填“合理”或“不合理”)。
③實驗中,小滑塊釋放的高度要適當高一些,其目的是減少 誤差。(選填“系統(tǒng)”或“偶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0分)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質(zhì)量為2kg的物體,物體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10s后拉力大小減為F/3,該物體的運動速度隨時間t的變化規(guī)律如下圖所示.
求:(1)物體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2)物體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8分)如圖,置于圓形水平轉臺邊緣的小物塊隨轉臺加速轉動,當轉速達到某一數(shù)值時,物塊恰好滑離轉臺開始做平拋運動,F(xiàn)測得轉臺半徑R="0.5" m,離水平地面的高度H=0.8m,物塊平拋落地過程水平位移的大小s=0.4m。設物塊所受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塊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大小v0;
(2)物塊與轉臺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某同學用一個測力計(彈簧秤)、木塊和細線去粗略測定一木塊跟一個固定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設此斜面的傾角不大,不加拉力時,木塊放在斜面上將保持靜止。(1)他是否要用測力計稱出木塊所受的重力?(2)寫出他實驗的主要步驟。(3)推出求μ的計算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6分)如圖所示,質(zhì)量M = 4.0kg的長木板B靜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質(zhì)量m = 1.0kg的小滑塊A(可視為質(zhì)點)。初始時刻,A、B分別以v0 = 2.0m/s向左、向右運動,最后A恰好沒有滑離B板。已知A、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 0.40,取g =10m/s2。求:
⑴ A、B相對運動時的加速度aA和aB的大小與方向;
⑵ A相對地面速度為零時,B相對地面運動已發(fā)生的位移x;
⑶木板B的長度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