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實驗數(shù)據(jù)(mL)/滴定次數(shù) | 1 | 2 | 3 | 4 |
V(樣品) | 20.00 | 20.00 | 20.00 | 20.00 |
V(NaOH)(消耗) | 15.95 | 15.00 | 15.05 | 14.95 |
實驗數(shù)據(jù)(mL)/滴定次數(shù) | 1 | 2 | 3 | 4 |
V(樣品) | 20.00 | 20.00 | 20.00 | 20.00 |
V(NaOH)(消耗) | 15.95 | 15.00 | 15.05 | 14.95 |
(本體14分)鉛是一種重金屬,相對原子量為207。鉛和鉛的化合物有很多用途,如蓄電池等,但鉛類化合物大多有毒,燃煤廠、金屬冶煉廠等都有主要的鉛污染源。鉛一旦進入人體會累積,對人腦、腎臟和造血功能有損害。為了了解環(huán)境中的鉛污染問題,小紅他同學進行了如下的研究。
48.小紅查閱到右圖資料,圖中記錄了離某公路不同距離處種植的卷心菜中鉛的含量。由改圖推測:卷心菜內(nèi)里葉片的鉛可能直接來于 ,造成卷心菜外圍葉片含鉛量不同的重要原因 。
49.在閱讀資料時,小紅又發(fā)現(xiàn),兒童從空氣中吸入的鉛量是成人吸入量的1.6~1.7倍。為了探討這個現(xiàn)象,她展開了如下的研究。利用所學知識完成以下填空。
(1)課題名稱為:
(2)通過取樣分析,得到了一下實驗數(shù)據(jù):
離地面高度(m) | 0.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鉛的濃度() | 1.10 | 0.98 | 0.91 | 0.72 | 0.66 | 0.54 | 0.50 |
分析以上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果是
造成此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50.在走訪調查中,小紅觀察到某鄉(xiāng)鎮(zhèn)顏料廠排出的廢水帶有顏色,經(jīng)鑒定含有鉛。為了測定廢水中鉛的濃度,他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
(1)步驟中過濾需要的玻璃儀器是 、 和玻璃棒。
(2)步驟中a操作稱為 ,缺少此操作,測得結果 (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51.通過研究,小紅提出了一系列降低鉛對環(huán)境污染的建議,下列建議中不恰當?shù)氖拢ǎ?/p>
A.使用無鉛汽油
B.開發(fā)新的無鉛燃料
C.倡導使用鉛蓄電池作動力的電動車
D.燃煤電廠、金屬冶煉廠的廢氣經(jīng)除塵后排放。
(14分)某興趣小組同學為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從不同角度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
方案一:先用pH試紙測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鹽酸,并不斷振蕩溶液,同時測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測得的pH逐漸變小且小于7,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1)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是: 。
(2)簡述強調“測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然后再滴加鹽酸,可觀察到紅色逐漸消失,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外現(xiàn)象: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成了紅色,過了一會兒紅色就消失了。該小組對這種意外現(xiàn)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
②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使紅色消失。
(1)為驗證猜想①,該組同學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卻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實驗中“加熱”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實驗結果表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氧氣無關。
(2)為驗證猜想②,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發(fā)現(xiàn)溶液也呈現(xiàn)紅色。請用離子方程式解釋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
。
由此說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無關。
(3)該小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當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大于2mol/L時,就會出現(xiàn)上述意外現(xiàn)象。請設計實驗證明該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濃度過大:
。
方案三:化學反應中通常伴隨有能量的變化,可借助反應前后的溫度變化來判斷反應的發(fā)生。如果NaOH溶液與稀鹽酸混合前后溫度有變化,則證明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將不同濃度的鹽酸和NaOH溶液各10 mL混合,用溫度計測定室溫下混合前后溫度的變化,并記錄了每次混合前后溫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編號 | 鹽酸 | NaOH溶液 | △t/℃ |
1 | 3.65 | 2.00 | 3.5 |
2 | 3.65 | 4.00 | x |
3 | 7.30 | 8.00 | 14 |
(1)表中x = 。
(2)某同學在沒使用溫度計的情況下,通過右圖所示裝置完成了實驗。則該同學根據(jù) (填實驗現(xiàn)象)判斷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
編號 | 鹽酸 | NaOH溶液 | △t/℃ |
1 | 3.65% | 2.00% | 3.5 |
2 | 3.65% | 4.00% | x |
3 | 7.30% | 8.00% | 14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