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下列反應的符號表達式,在括號內(nèi)注明反應類型(選填“化合”、“分解”)或回答問題.
(1)鐵絲在氧氣中燃燒______.
(2)實驗室用雙氧水制取氧氣(二氧化錳粉末作催化劑)______,該反應是______(選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3)固體加熱后沒有固體殘留的反應______.

解:(1)由題意可知:反應物為鐵和氧氣,生成物為四氧化三鐵,反應條件為點燃,故Fe+O2Fe3O4,該反應為化合反應;
(2)由題意可知:反應物為雙氧水,生成物為氧氣和水,反應條件為常溫下用二氧化錳作為催化劑,故H2O2H2O+O2;該反應為分解反應,同時放出熱量;
(3)碳酸氫銨受熱分級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水和氨氣,故:NH4HCO3NH3+H2O+CO2,該反應為分解反應.
故答案為:
(1)Fe+O2Fe3O4;
(2)H2O2H2O+O2;放熱;
(3)NH4HCO3NH3+H2O+CO2
分析:(1)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反應物為鐵和氧氣,而生成物為四氧化三鐵,故可以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2)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反應物為雙氧水,生成物為水和氧氣,故可以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3)根據(jù)所學知識可以知道碳酸氫銨受熱分級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水和氨氣,故可以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點評:由題意找出反應物和生成物、反應條件,正確書寫符號表達式,為以后書寫化學方程式打下基礎;掌握判定反應類型的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類最寶貴的資源.用你學過的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純水,凈水時需加入明礬的目的是
吸附沉降
吸附沉降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雜質,需進行過濾操作,該操作過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引流
引流

(3)生活中為降低水的硬度并殺滅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
煮沸
煮沸
.新型自來水消毒劑ClO2可由下列反應制。篊l2+2X═2NaCl+2ClO2,則X的化學式為
NaClO2
NaClO2
;除去硬水中過多的
Ca2+
Ca2+
(填離子符號)和Mg2+就可得到軟水.
(4)某同學在完成電解水實驗時,發(fā)現(xiàn)正極產(chǎn)生了10mL氣體,則負極產(chǎn)生的氣體體積是
20mL
20mL
.該實驗能夠說明水是由氫元素與氧元素組成的理論依據(jù)是
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答案合理即可)
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答案合理即可)
.從分子、原子及元素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環(huán)”主要是由
水分子
水分子
的運動引起的,自然界“碳循環(huán)”中的“碳”是指
碳元素
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來制取氧氣:

(1)寫出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
酒精燈
酒精燈
、b
鐵架臺
鐵架臺
;
(2)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B
B
(填序號),收集好的氧氣
正放
正放
 (“正放”或“倒放”)實驗臺上,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3)檢驗氧氣是否集滿的方法是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于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說明收集滿了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于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說明收集滿了

(4)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粉末制取氧氣,但對老師提供的一瓶標簽模糊的“■■水”產(chǎn)生了爭議,小明認為是蒸餾水,小華認為是俗稱“雙氧水”的過氧化氫溶液.請你幫助他們檢驗該瓶試劑.
操作步驟 現(xiàn)象 結論
取少量的液體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
取少量的液體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
若反應產(chǎn)生氣泡
若無現(xiàn)象
若反應產(chǎn)生氣泡
若無現(xiàn)象
該液體為雙氧水
該液體為蒸餾水
該液體為雙氧水
該液體為蒸餾水
(5)小華同學從資料上看到“紅磚粉可作為過氧化氫溶液分解反應中的催化劑”,就這一命題,她設計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或總結
各步驟結論 總結
實驗一 在一支試管中倒入一定量的過氧化氫溶液,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有極少量的細小氣泡,木條不復燃 過氧化氫溶液常溫下能產(chǎn)生極少量的氧氣 紅磚粉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實驗二 加入少量紅磚粉,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木條復燃 過氧化氫溶液和紅磚粉混合能迅速產(chǎn)生氧氣.
①在小華的探究實驗中,實驗一和實驗二起的作用是
對比(或對照等)
對比(或對照等)
;
②小明同學認為僅由上述實驗還不能完全得出表內(nèi)“總結”,他補充設計了兩個方面的探究實驗,最終完成了對“命題”的實驗證明.
第一方面的實驗操作中包含了兩次稱量,其目的是:
比較紅磚粉在過氧化氫分解前后質量是否發(fā)生變化
比較紅磚粉在過氧化氫分解前后質量是否發(fā)生變化
;第二方面的實驗是需要證明
紅磚粉的化學性質是否改變
紅磚粉的化學性質是否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xiàn)有一包粉末,其中含有銅和另一種金屬R,已知R是銀、鋁、鐵中的一種.欲確定R的成分,請你一起完成:
(1)請將銀、鋁、鐵三種金屬的元素符號填寫在下列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的相應位置.
(2)取少量金屬粉末于試管中,逐滴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則R不可能是

(3)待不再產(chǎn)生氣泡時,再進行
過濾
過濾
(填寫一種實驗操作方法),得到銅和溶液.然后往所得溶液中加入潔凈的鋅片,鋅片表面有金屬析出,則R是

(4)寫出金屬R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Fe+2HCl=FeCl2+H2
Fe+2HCl=FeCl2+H2
.該反應的基本類型屬于
置換
置換
(選填“化合”、“分解”、“置換”或“復分解”)反應.
(5)聯(lián)想:農(nóng)業(yè)上一般不用鐵制容器來盛裝波爾多液(含有CuSO4的農(nóng)藥).原因:
由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所以鐵可以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所以不能用鐵質容器盛裝波爾多液
由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所以鐵可以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所以不能用鐵質容器盛裝波爾多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小明將家中清洗傷口用的消毒液--“雙氧水”拿到學校的實驗室,在老師的指導下和同學們一起做了如下實驗.精英家教網(wǎng)
【第一組實驗】檢驗該雙氧水是否失效.
(1)實驗過程
①在試管中加入5mL的“雙氧水”,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發(fā)現(xiàn)木條未復燃;
②用酒精燈給上述試管加熱,液體中有氣泡產(chǎn)生,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發(fā)現(xiàn)木條仍未復燃;
③如圖1裝置進行操作,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
 

(2)實驗結論:
 

【第二組實驗】探究:氧化銅(CuO)能否催化“雙氧水”分解.
【猜想】
Ⅰ.CuO不是催化劑、也不參與反應,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Ⅱ.CuO參與反應產(chǎn)生O2,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發(fā)生了改變;
Ⅲ.CuO是反應催化劑,反應前后
 

【實驗】
用天平稱量0.2gCuO,取5mL的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進行如下實驗(如圖2):
(3)完成下表:
步驟③現(xiàn)象 步驟⑥結果 步驟⑦現(xiàn)象 結論
溶液中
 
,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溶液中有氣泡放出,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4)步驟③結束后,用手接觸試管底部,感覺燙手.說明“雙氧水”分解的化學反應
 
(選填“放熱”或“吸熱”).
(5)步驟④需用到的實驗儀器有:鐵架臺(帶鐵圈)、漏斗(帶濾紙)、燒杯、
 

(6)操作④中需要將圓形濾紙折疊處理,下列圖示中不該出現(xiàn)的情形是
 
(填序號).精英家教網(wǎng)
(7)步驟⑦的目的
 

(8)過氧化氫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來制取氧氣:

(1)寫出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        、b        ;

(2)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序號),收集好的氧氣

        (“正放”或“倒放”)實驗臺上,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

(3)檢驗氧氣是否集滿的方法是                                         。

(4)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粉末制取氧氣,但對老師提供的一瓶標簽模糊的“■■水”產(chǎn)生了爭議,小明認為是蒸餾水,小華認為是俗稱“雙氧水”的過氧化氫溶液.請你幫助他們檢驗該瓶試劑。

操作步驟

現(xiàn)象

結論

(5) 小華同學從資料上看到“紅磚粉可作為過氧化氫溶液分解反應中的催化劑”,就這一命題,她設計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或總結

各步驟結論

總結

實驗一

在一支試管中倒入一定量的過氧化氫溶液,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有極少量的細小氣泡,木條不復燃

過氧化氫溶液常溫下能產(chǎn)生極少量的氧氣

紅磚粉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實驗二

加入少量紅磚粉,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木條復燃

過氧化氫溶液和紅磚粉混合能迅速產(chǎn)生氧氣。

 ① 在小華的探究實驗中,實驗一和實驗二起的作用是           ;

② 小明同學認為僅由上述實驗還不能完全得出表內(nèi)“總結”,他補充設計了兩個方面的

探究實驗,最終完成了對“命題”的實驗證明。

第一方面的實驗操作中包含了兩次稱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實驗是需要證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