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氫氧化鉀是我國古代紡織業(yè)常用的洗滌劑,古人將貝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灼燒后的固體,與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鉀)在水中相互作用,生成氫氧化鉀.在上述反應過程中沒有涉及的化學反應基本類型是(  )
A.置換反應B.分解反應C.化合反應D.復分解反應

分析 化學反應的類型有四個: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化合反應是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化學反應,特征是:多變一.分解反應是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的反應,特征是:一變多;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化學反應.復分解反應是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古人將貝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灼燒后的固體,碳酸鈣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屬于分解反應;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屬于化合反應;氫氧化鈣和碳酸鉀反應生成氫氧化鉀和碳酸鈣白色沉淀,屬于復分解反應.

解答 解:A、在上述反應過程中沒有涉及的化學反應基本類型置換反應,故選項正確;
B、古人將貝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灼燒后的固體,碳酸鈣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屬于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
C、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屬于化合反應;故選項錯誤;
D、氫氧化鈣和碳酸鉀反應生成氫氧化鉀和碳酸鈣白色沉淀,屬于復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考點考查了基本反應類型的判斷,要牢記四個基本反應類型的概念,并會理解應用.本考點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xiàn)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現(xiàn)有銀、銅、鐵三種金屬,某研究小組的同學為探究銀、銅、鐵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設計了三個實驗:I.將鐵片浸入稀硫酸中,II.將銀片浸入稀硫酸中,III.將鐵片浸入硫酸銅溶液中.
(1)實驗I的現(xiàn)象是,有氣泡產(chǎn)生,溶液由無色逐漸變?yōu)闇\綠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H2SO4=FeSO4+H2↑;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可用點燃的方法檢驗.
(2)上述三個實驗還不能完全證明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請你補充一個實驗來達到實驗目的(寫出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把銅片伸入硝酸銀溶液中,銅片表面附著一層銀白色固體.根據(jù)以上探究,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鐵、銅、銀.
(3)將銀、銅、鐵的兩種金屬分別放入硫酸銅溶液中,即可驗證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
(4)將銅片加熱,銅片表面變黑.同學們設計如下實驗證明此黑色物質是氧化銅.
①實驗操作②實驗現(xiàn)象
剪下一片變黑的銅片,放入試管中,
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氣體
銅片表面的黑色物質全部消失,露出紅色的銅,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
寫出該氣體還原氧化銅的方程式CuO+CO$\frac{\underline{\;\;△\;\;}}{\;}$Cu+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甲酸(HCOOH)與濃硫酸共熱到60-80℃可發(fā)生脫水型的分解反應,并由此而制得CO氣體.實驗室用甲酸和濃硫酸混合后制取CO時,常不需加熱,其具體操作方法如下:在試管內倒入一定體積的甲酸,然后再小心、緩慢地沿試管壁倒入等體積的濃硫酸,這時可見試管內液體分上、下兩層,在兩層液體的界面處有少量氣泡,輕輕振動試管,可見液體交界面氣泡增多,改變振動的力度可控制氣泡產(chǎn)生的速率.試回答下列問題:
(1)用上述方法制取CO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HCOOH$\frac{\underline{\;60-80℃\;}}{濃硫酸}$CO↑+H2O;
(2)用該法制CO不需加熱的原因甲酸和濃硫酸混合時,可產(chǎn)生大量的熱,使反應液溫度達到反應所需的溫度;
(3)以上操作方法可以控制反應速率,其原因是由于甲酸和濃硫酸密度不同所以甲酸在上層,濃硫酸在下層,反應在兩液體的界面發(fā)生,振動試管可使兩反應物相互混合、溶解,增大反應物相互間的接觸面而加快反應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離子能在pH=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Cl、SO42-、Fe3+B.SO42-、NO3-、K+、H+
C.Ba2+、Cl-、CO32-、K+D.Cl-、CO32-、K+、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甲、乙、丙三種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見下表:
0℃30℃60℃90℃
13.3克45.8克110克202克
35.5克36.0克37.1克38.1克
0.18克0.16克0.12克0.08克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降低溫度可使丙的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td>
B.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順序是甲>乙>丙
C.0℃時,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甲>乙>丙
D.使乙物質從一定溫度下的飽和溶液中析出,一般采用蒸發(fā)溶劑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去年五月份我市舉行了初中科學知識應用暨探究技能比賽,其中的葉脈標簽制作項目是由選手在規(guī)定時間內,根據(jù)自己的創(chuàng)意設計,對葉脈進行染色、繪畫、裁割、拼接等藝術加工.比賽時某組選手配制了200克10%的氫氧化鈉溶液,比賽結束后他們對剩余的氫氧化鈉廢液用鹽酸進行了中和處理.
(1)配制上述溶液時需要氫氧化鈉固體20克;
(2)完全中和廢液時用去14.6%的鹽酸100克,則剩余廢液中含氫氧化鈉溶質多少克?(假設廢液中的其他物質均不與鹽酸發(fā)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在制取CO2的實驗中,小科發(fā)現(xiàn)質量相同而粗細不同的大理石與鹽酸反應,CO2的產(chǎn)生速度細的比粗的快得多.經(jīng)思考后,小科設計了如下實驗(每次實驗均用1g大理石,20mL鹽酸)
實驗序號溫度(℃)大理石顆粒鹽酸質量分數(shù)(%)實驗目的
1205探究大理石和鹽酸的反應速度與石灰石顆粒大小的關系
2205
(1)為了比較反應速度,設計如圖一所示裝置,其中量筒的作用是通過觀察單位時間內排入量筒中水的體積來判斷反應速率;
(2)實驗中CO2體積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二所示,請將實驗2中CO2體積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畫在圖二中.

(3)已知20℃該氣壓下CO2氣體密度約1.98g/L,求大理石中CaCO3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推測、推斷或解釋、歸納正確的是( 。
A.食鹽溶液、蔗糖溶液是$\stackrel{推斷}{→}$無色的無色的液體都是溶液
B.在室溫下的硝酸鉀飽和溶液$\stackrel{推測}{→}$此時該溶液不能再溶解其它任何物質了
C.粉末狀食鹽比粗的顆粒狀食鹽溶解快$\stackrel{解釋}{→}$由于物質的溶解性與顆粒大小有關
D.氫氧化鈉溶于水時溫度會升高$\stackrel{歸納}{→}$有些物質溶解時會放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有關氧氣的“自述”,正確的是( 。
A.在100g空氣中我有21gB.我能供給呼吸
C.我具有可燃性D.通常情況下,我是淡藍色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