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A為紫黑色固體,B為無色溶液,C、D都是黑色粉末,將A、B分別加熱時都有F氣體產生,用B和C混合不加熱比只加熱B生成F的速率快,且反應前后C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沒改變,只加熱A時,還會有C產生,D在F中比在空氣中燃燒更旺,發(fā)白光,生成無色氣體E,E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根據(jù)以上事實回答:
B的化學式為H2O2;D在F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碳+氧氣$\stackrel{點燃}{→}$二氧化碳;C在反應中的作用催化作用.

分析 根據(jù)題干敘述進行分析,A為紫黑色固體,則A是高錳酸鉀,高錳酸鉀受熱能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A加熱能生成氣體F,則F是氧氣,B為無色溶液,受熱能生成氧氣,則F是過氧化氫,將B和C混合不加熱比只加熱B生成F的速率要快,且反應前后C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沒有變,只用A加熱時,還會有C產生,故C是二氧化錳,D在F中比空氣中燃燒更旺,發(fā)出白光,生成無色氣體E,E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E是二氧化碳,則D是碳.代入檢驗.

解答 解:根據(jù)A為紫黑色固體,則A是高錳酸鉀,高錳酸鉀受熱能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A加熱能生成氣體F,則F是氧氣,B為無色溶液,受熱能生成氧氣,則F是過氧化氫,將B和C混合不加熱比只加熱B生成F的速率要快,且反應前后C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沒有變,只用A加熱時,還會有C產生,故C是二氧化錳,D在F中比空氣中燃燒更旺,發(fā)出白光,生成無色氣體E,E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E是二氧化碳,則D是碳,帶入題干,推斷合理;
故答案為:
H2O2;  碳+氧氣$\stackrel{點燃}{→}$二氧化碳;催化作用.

點評 本題考查了常見物質的推斷完成此題,可以依據(jù)題干敘述的物質的性質和現(xiàn)象進行分析,要求同學們熟練掌握常見物質的性質,以便靈活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給如圖燃著的蠟燭火焰圖中,填寫各層名稱:
1外焰2內焰 3焰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科學理論的建立要有一個又一個的證據(jù).在研究原子結構的歷史進程中,盧瑟福揭開了原子世界一個又一個的奧秘.請回答:
(1)1911年,盧瑟福等人進行了α粒子(α粒子是帶兩個單位正電荷的氦原子核)散射實驗,用一些高速運動的α粒子轟擊金箔,發(fā)現(xiàn)多數(shù)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但有少數(shù)α粒子發(fā)生了較大角度的偏轉,而極少數(shù)α粒子發(fā)生反彈.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C.
A.多數(shù)α粒子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原子核的體積很小
B.少數(shù)α粒子發(fā)生較大角度偏轉,說明原子核帶負電
C.極少數(shù)α粒子發(fā)生反彈,說明原子核的質量很大
(2)1919年,盧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轟擊氮原子,結果有2種微粒從氮原子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變成了氧原子,從現(xiàn)代觀點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質子.
(3)從原子變化上看,上述核變化與化學變化的不同點是原子發(fā)生了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根據(jù)下列裝置圖(A-E)回答:
(1)①若用加熱固體氯酸鉀和二氧化錳來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氣,應選用圖中的發(fā)生裝置A,收集裝置C;文字表達式為氯酸鉀$→_{加熱}^{二氧化錳}$氯化鉀+氧氣;反應類型為分解反應.
②若用加熱固體高錳酸鉀來制取氧氣,文字表達式為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指出該圖的錯誤之處試管口沒有棉花.
(2)若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為B 文字表達式為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氧氣.
(3)如果用圖F所示裝置收集氧氣,氣體應從b(填“a”或“b”)端管口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物質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的是(  )
A.木炭B.蠟燭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教材中“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實驗進行了大膽改進,分別設計了以下兩種裝置,如圖I和圖Ⅱ,圖Ⅱ選用容積為30mL(規(guī)格為18mm×180mm)的試管作反應容器進行實驗,均取得了良好的實驗效果.請你對比分析下面圖I、圖Ⅱ的實驗,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圖Ⅰ實驗中觀察到的紅磷燃燒的現(xiàn)象是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充分反應并冷卻后水被倒吸入廣口瓶中,約占原瓶內空氣體積的$\frac{1}{5}$,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磷+氧氣$\stackrel{點燃}{→}$五氧化二磷;
(2)表是圖I實驗中記錄的數(shù)據(jù):
集氣瓶的容積(mL)實驗開始時量筒內水體積(mL)實驗結束時量筒內水體積(mL)
1506037.5
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15%;
(3)圖Ⅰ實驗中,下列操作過程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分析正確的是CD(填序號);
A.彈簧夾沒夾緊會導致實驗結果偏小
B.燃燒匙內盛放過量的紅磷會導致實驗結果偏大
C.沒等裝置冷卻就打開彈簧夾會導致實驗結果偏小
D.點燃紅磷伸入瓶中時,沒有立即塞緊瓶塞會導致實驗結果偏大
(4)圖Ⅱ實驗的操作步驟如下:①點燃酒精燈; ②撤去酒精燈,待試管冷卻后松開彈簧夾;③將少量紅磷平裝入試管中,將規(guī)格為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處,并按圖Ⅱ中所示的連接方式固定好,再將彈簧夾緊橡皮管; ④讀取注射器活塞的數(shù)據(jù);⑤連接儀器并檢查裝置氣密性;你認為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⑤③①②④(填序號)
(5)圖Ⅱ實驗中,若操作均正確,注射器活塞注最終停止在4mL刻度處.
(6)圖Ⅱ實驗中,若上述步驟③中,未用彈簧夾夾住橡皮管,其它步驟都不變,則實驗過程中注射器的活塞將先向右(填左或右,下同)移動,后向左移動,最終活塞會停留在2mL刻度處.
(7)對比圖Ⅰ和圖Ⅱ,下列分析正確的是BC(填序號).
A.圖Ⅰ和圖Ⅱ都能粗略的測出空氣中氧氣的質量分數(shù);
B.圖Ⅱ實驗中,沒有白煙逸出,更環(huán)保;
C.圖Ⅱ實驗中裝置始終密閉,避免紅磷放入瓶中時空氣逸出,實驗結果更準確;
D.實驗中紅磷的用量越多,實驗測量結果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寫出下列物質的名稱或化學符號:
(1)氧氣O2;(2)Fe3O4四氧化三鐵;  (3)KMnO4高錳酸鉀;
(4)水H2O;(5)CO2二氧化碳;(6)二氧化硫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在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反應中,加入的二氧化錳加快了反應速率,起催化作用
B.氧氣的化學性質很活潑,在常溫下能與所有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
C.工業(yè)上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氧氣的過程屬于物理變化
D.森林是個“大氧吧”,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氧氣,保持空氣中氧氣含量相對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
A.潔凈的空氣B.園林青酒C.冰水混合物D.百事可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