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請完成下列填空
Ⅰ、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寫出下列微粒的化學符號.
①氟原子F;②五氧化二磷分子P2O5;③核電荷數(shù)為14的元素Si;④碳酸根離子CO32-;⑤氦氣分子He;⑥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Al.
Ⅱ、“見著知微,見微知著”是化學重要的思維方法.
(1)從宏觀知微觀.
①50ml水與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體積小于100ml,微觀解釋為分子間有間隔;
②氣體x在氧氣中燃燒生產氮氣和水,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N和H.
(2)從微觀到宏觀.

①微粒A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7,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填“得”或“失”)電子;
②微粒A、B、C、D、E中,對應單質化學性質最穩(wěn)當?shù)氖荁(填編號,下同),屬于同一種元素的是C和E.

分析 I、本題考查化學用語的意義及書寫,解題關鍵是分清化學用語所表達的對象是分子、原子、離子還是化合價,才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shù)挠嬃繑?shù)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并能根據(jù)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guī)則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才能熟練準確的解答此類題目.
Ⅱ、(1)①根據(jù)分子之間有間隔的特性分析解答,②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分析回答;
(2)根據(jù)原子結構示意圖的意義、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及元素的定義分析回答.

解答 解:I、①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所以氟原子,就可表示為:F;
②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如五氧化二磷分子是多原子分子,可表示為:P2O5,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所以五氧化二磷分子可表示為P2O5..
③核電荷數(shù)為14的元素是硅元素,其符號為:Si;
④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但碳酸根離子是由多個原子組成的離子,整體帶2個單元位的負電荷,表示為CO32-;
⑤氦氣屬于稀有氣體單質,直接用元素符號表示其化學式,其化學式為He;
⑥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其元素符號為:Al;
Ⅱ、(1)①由于分子之間有間隔,50mL水與50mL乙醇混合后,分子相互占據(jù)了間隔,所以混合后溶液體積小于100mL;
②氣體X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氮氣和水,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N和H.
(2)①由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微粒A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7,大于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電子;
②微粒A、B、C、D、E中,B的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8,達到了穩(wěn)定結構,對應單質化學性質最穩(wěn)定,C、E的質子數(shù)相同,屬于同一種元素.
故答案為:I.①F  ②P2O5   ③Si  ④CO32-⑤He   ⑥Al
II.(1)①分子間有間隔   ②N    H (或氮 氫)
(2)①7  得   ②B    C和E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化學用語的書寫和理解能力,題目設計既包含對化學符號意義的了解,又考查了學生對化學符號的書寫,考查全面,注重基礎,題目難度較易.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1)已知某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請回答:該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12,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選填“得到”或“失去”),其離子符號為Mg2+;

(2)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①從表中查出硅(Si)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8.09;
②6--11號元素中屬于金屬的有Na(填元素符號);
③表中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qū)別是B(填序號);
A.中子數(shù)不同       B.質子數(shù)不同        C.相對原子質量不同
④2000年,科學家宣布已人工合成了第116號元素,則此元素的核電荷數(shù)為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用化學用語填空.
(1)2 個氫原子2H;
(2)3 個鎂離子3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化學反應中既不屬于化合反應也不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
A.硫+氧氣$\stackrel{點燃}{→}$二氧化硫B.氧化汞$\stackrel{加熱}{→}$汞+氧氣
C.氫氣+氧氣$\stackrel{點燃}{→}$水D.乙炔+氧氣$\stackrel{點燃}{→}$二氧化碳+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關于氮氣、一氧化二氮、五氧化二氮這三種物質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都含有氮分子B.組成三種物質的元素種類相同
C.在一個分子中所含的氮原子數(shù)相同D.各物質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某;瘜W興趣小組就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進行實驗探究:
【集體討論】
(1)討論后同學們認為,選擇的藥品既要能消耗氧氣,又不會跟空氣中的其它成分反應,而且生成物為固體.他們應該選擇(填編號)B
A.蠟燭      B.紅磷      C.硫粉
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氣,藥品的用量應保證足量(或過量),寫出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紅磷+氧氣$\stackrel{點燃}{→}$五氧化二磷.
(2)小組同學共同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A、B兩套裝置.
你認為合理的是(填編號A或B)A.
為了確保實驗的成功,在裝藥品之前應該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分組實驗】在討論的基礎上,他們分組進行了實驗.
【數(shù)據(jù)分析】實驗結束后,整理數(shù)據(jù)如下:(注:集氣瓶容積為100mL)
組    別123456
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mL)202119202218
(3)通過對實驗結果的交流,大多數(shù)同學都驗證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frac{1}{5}$.通過實驗還可以推斷集氣瓶中剩余氣體的物理性質是難溶于水、化學性質是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
【實驗拓展】
(4)某同學對實驗進行反思后,提出了改進方法(如圖乙所示),你認為改進后的優(yōu)點是:環(huán)保或誤差。5)已知鎂在空氣中燃燒可分別與氧氣和氮氣反應,都生成固體物質,此實驗中鎂不能(填“能”或“不能”)代替紅磷,其原因是造成測得的氧氣含量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綠色化學”的核心是在化學反應過程或化工生產中,盡量減少使用或徹底消除有害物質.下列做法中,符合綠色化學的是( 。
A.生產和使用劇毒農藥B.用二氧化硫漂泊紙漿
C.化工廠產生的廢氣向高空排放D.利用雙氧水制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在探究過程中,很多因素都會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
(1)反應物的濃度不同,反應現(xiàn)象可能不同.請舉出實例說明硫在空氣里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在氧氣里燃燒產生藍紫色火焰等
(2)碳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在不足的氧氣中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對比這兩個反應可得到的結論是反應物的量不同,得到的生成物可能不同(或由量變可以引起質變等).
(3)H2在加熱條件下可以與CuO反應,生成Cu和H2O.
①亮亮同學利用如圖A裝置完成了該實驗.
實驗步驟:先通入H2,再加熱,實驗結束后,先撤酒精燈,繼續(xù)通入H2直至試管冷卻.可觀察到黑色CuO變成紅色.
②明明同學利用圖B裝置也完成了該實驗.
實驗步驟:將銅絲在酒精燈外焰上加熱變黑后,迅速伸入盛有H2的集氣瓶中,片刻可觀察到黑色CuO變?yōu)榧t色.
對比A、B兩套裝置,B裝置的優(yōu)點是裝置簡單(操作簡便、節(jié)約原料、節(jié)省時間等回答出一種即可).
③在明明同學的實驗中,當銅絲表面生成CuO后,若繼續(xù)在酒精燈外焰上加熱至熾熱狀態(tài)時,則與H2反應較快;若只加熱到紅熱狀態(tài)時,則反應較慢,甚至沒有明顯現(xiàn)象.
對比這兩種情況,可得到的結論是溫度越高,反應越快(或內因是變化的根據(jù),外因是變化的條件等).
(4)在用廢銅屑制取硫酸銅的實驗中,有下列兩種實驗方案可供選擇:
甲方案:Cu+2H2SO4(濃)$\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乙方案:2Cu+O2$\frac{\underline{\;\;△\;\;}}{\;}$2CuO      CuO+H2SO4═CuSO4+H2O
①分別用上述兩種方案制取80g硫酸銅,甲方案參加反應的硫酸的質量為98g,請計算乙方案中參加反應的硫酸的質量為多少?
②通過對比這兩種實驗方案及計算結果,你認為選用哪種方案更好?乙方案;請說明你的理由此方案既可節(jié)省原料又可避免產生SO2污染空氣.
(5)通過對上述實驗的對比與分析可知,探究某一化學問題時,除了應根據(jù)具體情況考慮恰當?shù)膶嶒炑b置外,還應考慮反應條件或反應物的用量或操作步驟等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有關實驗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濃厚的白煙,生成白色固體
B.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要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C.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可將尾氣用排水法收集起來以防污染空氣
D.比較吸入的空氣和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大小時可向兩集氣瓶中分別伸入燃著的木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